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9619发布日期:2019-08-23 22:35阅读:49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电容放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制造企业中,凡是使用超过300V以上直流电压和直径超过10mm电解电容的线路板,在装配前需要进行通电测试的,线路板上的电解电容都会残留电荷。在进行装配时,需要通过人为对电解电容释放残留电荷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目前行业内采用最多的方式是,用电阻器短路电解电容正负极进行放电。现有现有电阻器直接短路电解电容正负极放电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包括:

1.人工依靠电阻器短路电解电容放电,会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危险,

2.人工放电时,会有电击电伤的风险,

3.电阻器短路电解电容放电,不能确定是否完全放电干净,存在残留电荷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部分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解电容正极的正端、用于连接所述电解电容负极的负端、整流桥和消耗负载,所述正端和负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交流管脚,所述消耗负载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直流管脚。

优选地,所述消耗负载包括电阻R1,所述整流桥的直流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消耗负载还包括电阻R2,以及与所述电阻R2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经所述电阻R2与所述整流桥的直流管脚的正极管脚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直流管脚的负极管脚。

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1.8V-24V发光二极管。

另,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包括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腔体、与所述正端连接和负端对应连接的一对探针,所述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设于所述腔体内侧,所述探针露出所述腔体外侧,所述腔体包括一透明正面,所述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正对所述透明正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探针为收缩探针。

优选地,所述收缩探针穿过所述腔体一侧面并通过所述腔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腔体包括透明塑胶亚克力制成的透明腔体。

优选地,包括多个所述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全有效且提升测试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一实施例中,包括用于连接电解电容正极的正端、用于连接电解电容负极的负端、整流桥10 和消耗负载20,正端和负端分别连接整流桥10的交流管脚,消耗负载20连接整流桥10的直流管脚。具体的,将电解电容的正负极与整流桥10的交流管脚连接,通过整流桥10的直流管脚输出将残留的电荷通过与整流桥10连接的消耗负载20进行消耗。电解电容残留电荷流入连接整流桥10内部的D2和 D4导通(正周时D2和D4导通,负周时D1和D3导通),通过整流整流桥10,将交流变直流,再通过R1分压限流,

进一步的,消耗负载20包括电阻R1,整流桥10的直流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两端。具体的,通过电阻R1对电解电容的残余电量进行消耗,这里消耗负载20还可以包括并联或者串联方式连接多个电阻。

进一步的,消耗负载20还包括电阻R2,以及与电阻R2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经电阻R2与整流桥10的直流管脚的正极管脚相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整流桥10的直流管脚的负极管脚。具体的,通过电路R2将整流桥10直流输出的电流降低满足发光二极管LED,该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LED时,将发光二极管LED灯点亮,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LED 查看电解电容正在放电,同时随着电解电容的残余电荷的减少,发光二极管 LED的亮度会逐渐降低,当电解电容的残余电荷全部放完,及电解电容放电结束,发光二极管LED会熄灭,这样就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LED的熄灭来判断电解电容的放电过程完全结束。

进一步的,发光二极管包括1.8V-24V发光二极管。具体的,考虑到电解电容的通用规格和通常的剩余电量,发光二极管LED优先采用1.8V-24V发光二极管。

另,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包括上面任意一项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具体的,可以通过上面描述的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制作各种适用的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还包括腔体、与正端连接和负端对应连接的一对探针,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设于腔体内侧,探针露出腔体外侧,腔体包括一透明正面,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正对透明正面设置。具体的,可以将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包含透明侧的腔体,并且通过露出腔体的探针连接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的正端和负端,这样就可以通过手持腔体,并通过探针接触电解电容的正负极进行放电,这里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正对腔体的透明面设置,可以通过通过透明面观察发光二极管LED的点亮情况。

进一步的,探针为收缩探针。具体的,这里可以采用收缩探针对电解电容正负极进行接触,方便快捷,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探针。

进一步的,收缩探针穿过腔体一侧面并通过腔体固定。具体的,收缩探针可以固定在腔体上,形成探针的固定位置,还有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导线将探针设置为活动的方式,以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

进一步的,腔体包括透明塑胶亚克力制成的透明腔体。这里,腔体可以采用透明塑胶亚克力制成的透明腔体,成本低,制作方便。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解电容快速放电装置的包括多个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具体的,可以利用多个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对多个电解电容同时放电,提高放电效率,例如,可以在一个腔体中放置多个电解电容快速放电电路,每个放电电路的正端和负端均采用一对探针,该多对探针在腔体上呈现一定规律排布,这样,在一个电路上有多个电解电容需要放电时,可以同时对该多个电解电容同时放电。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