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329发布日期:2019-04-20 02:2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分支箱广泛应用于电缆系统的节点连接,是电缆从开关柜出线后进行汇集与分接的主要电气设备。高压电缆分支箱广泛应用于城市工业小区、住宅小区、商业中心、矿区和钢铁、石油、化工等大型企业以及其他场合的配电网,特别适合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可大大节省电器设备和电缆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现有的高压电缆分支箱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箱体内的通风效果不佳,电缆线路和元器件任意布局,相互之间易产生干扰,电缆分支箱对接套管上,在插拔时电缆附件容易断裂,存在安全隐患。现有高压电缆分支箱在使用时,散热性能低,操作复杂,若高压电缆分支箱长期使用,造成散热性能差,影响箱内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高压电缆分支箱一般用于户外,当分支箱出现故障起火时,无法及时进行灭火,导致分支箱内部元器件以及周边环境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通过进线筒、出线筒和母线排的设置,使得电缆箱中的线路结构更加简单,布局合理且通风效果好,加强了分支箱的散热效果,延长分支箱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配置温度传感器和远程报警器,当箱内温度过高时,远程报警器可及时向监控部门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维修;通过配置火焰传感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可在分支箱出现故障起火时及时灭火,以免周边环境以及分支箱内部元器件遭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电缆分支箱本体,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上设有箱门,电缆分支箱本体内设有母线排,所述母线排中间位置设有电缆接头,在母线排下方设有电缆进线筒,所述电缆进线筒一侧设有电缆出线筒,所述电缆进线筒和电缆出线筒均通过电缆与母线排连接,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内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远程报警器、散热风扇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散热风扇和远程报警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顶端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二氧化碳灭火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通过灭火管与电缆分支箱本体连通,且灭火管位于电缆分支箱本体内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另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有喷嘴,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内侧面上设有防静电网,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内底部设有防静电板,所述防静电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内设有吸潮盒,所述吸潮盒通过托架固定在电缆分支箱本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潮盒螺钉固定在托架上,所述托架螺接于电缆分支箱本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管上设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上设有防盗锁。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在电缆分支箱本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且散热孔内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进线筒和电缆出线筒以电缆分支箱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与母线排的连接方式为可触摸式端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的顶部设有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线筒、出线筒和母线排的设置,使得电缆分支箱中的线路结构更加简单,布局合理且通风效果好,加强了分支箱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温度传感器和远程报警器,当箱内温度过高时,远程报警器可及时向监控部门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维修。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火焰传感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可在分支箱出现故障起火时及时灭火,以免周边环境以及分支箱内部元器件遭到破坏。

(4)本实用新型在电缆分支箱的内侧面设有防静电网,在电缆分支箱的内底部设有防静电板,防止静电对操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5)本实用新型在分支箱内设有吸潮盒,防止分支箱内部湿气过重对箱内的元器件产生影响。

(6)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箱上设有防盗锁,防止不法分子窃取二氧化碳灭火器。

(7)本实用新型电缆与母线排的连接方式为可触摸式端头连接,在对接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能。

(8)本实用新型在电缆分支箱顶部设有避雷器,可防止分支箱被雷电攻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缆分支箱本体;11、箱门;12、散热孔;13、防静电网;14、防静电板;15、通风孔;16、避雷器;2、母线排;21、电缆接头;22、电缆进线筒;23、电缆出线筒;24、电缆;3、温度传感器;4、火焰传感器;5、远程报警器;6、散热风扇;7、控制器;8、安装箱;81、二氧化碳灭火器;82、灭火管;83、万向轴;84、喷嘴;85、电控阀;86、防盗锁;9、吸潮盒;91、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通过进线筒、出线筒和母线排的设置,使得电缆箱中的线路结构更加简单,布局合理且通风效果好,加强了分支箱的散热效果,延长分支箱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配置温度传感器和远程报警器,当箱内温度过高时,远程报警器可及时向监控部门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维修;通过配置火焰传感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可在分支箱出现故障起火时及时灭火,以免周边环境以及分支箱内部元器件遭到破坏。

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电缆分支箱本体1,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1上设有箱门11,电缆分支箱本体1内设有母线排2,所述母线排2中间位置设有电缆接头21,在母线排2下方设有电缆进线筒22,所述电缆进线筒22一侧设有电缆出线筒23,所述电缆进线筒22和电缆出线筒23均通过电缆24与母线排2连接,所述电缆进线筒22和电缆出线筒23以电缆分支箱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电缆分支箱内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火焰传感器4、远程报警器5、散热风扇6和控制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3、火焰传感器4、散热风扇6和远程报警器5均与控制器7连接,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1顶端设有安装箱8,所述安装箱8内设有二氧化碳灭火器81,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81通过灭火管82与电缆分支箱本体1连通,且灭火管82位于电缆分支箱内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轴83,所述万向轴83另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有喷嘴84,所述灭火管82上设有电控阀85,所述电控阀85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电缆分支箱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缆24从电缆进线筒22进入,从电缆出线筒23流出,母线排2与电缆24通过电缆接头21连接,通过电缆进线筒22、电缆出线筒23和母线排2的设置,使得电缆分支箱中的线路结构更加简单,布局合理且通风效果好,加强了分支箱的散热效果,延长分支箱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温度传感器3感应分支箱内的温度,并将温度值传输至控制器7,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控制器7控制散热风扇6对分支箱内进行散热,当温度传感器3感应到的温度值过高时,则控制器7控制远程报警器5向监控部门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维修。火焰传感器4检测分支箱内是否有火焰产生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7,若火焰传感器4检测到分支箱内有火焰产生,则控制器7控制灭火管82上的电控阀85开启,二氧化碳灭火器81内的二氧化碳经灭火管82从喷嘴84喷出,对分支箱进行灭火,在灭火管82上设有万向轴83,万向轴83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可控制万向轴83转动,进而万向轴83带动喷嘴84转动,提高灭火效率。二氧化碳灭火器81成本低廉,且灭火效率高,二氧化碳从灭火器内喷出时,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从周围吸收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电缆分支箱内侧面和内顶部设有防静电网13,所述电缆分支箱内底部设有防静电板14,所述防静电板1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口。在电缆分支箱本体1内配置防静电网13和防静电板14,可有效防止静电对操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电缆分支箱内设有吸潮盒9,所述吸潮盒9通过托架91固定在电缆分支箱侧壁上。其中,吸潮盒9螺钉固定在托架91上,所述托架91螺接于电缆箱本体的内侧壁上。吸潮盒9内装有阻燃氯化钙,有效吸附箱体内的凝露,解决电缆分支箱凝水结露、生锈、霉变、受潮等问题。阻燃氯化钙可吸收达自身重量150%的水分,干燥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分支箱内部湿气过重对箱内的元器件产生影响,且阻燃氯化钙绿色无污染,使用后可完全降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箱8上设有防盗锁86,防止不法分子窃取二氧化碳灭火器8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孔12在电缆分支箱本体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且散热孔12内设有防尘网。散热孔12在电缆分支箱本体1的四个侧壁上对称设置,可加强箱体与外部环境的空气对流,加强散热效果,配置防尘网,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细小杂质进入电缆分支箱本体1内。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电缆24与母线排2的连接方式为可触摸式端头连接,在对接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能。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分支箱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电缆分支箱本体1的顶部设有避雷器16,可防止电缆分支箱被雷电攻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