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电缆终端头及干式电缆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7927发布日期:2019-10-09 06:15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电缆终端头及干式电缆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式电缆终端头及干式电缆终端。



背景技术:

电缆终端作用是装配到电缆线路的末端,用以完成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装置。根据使用的位置不同分为户外终端和户内终端。电缆终端可以均化电缆末端电场分布,实现电应力的有效控制,使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电缆运行的可靠性更好。

现有的户外终端集防水、应力控制、屏蔽、绝缘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电缆终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铁路港口和建筑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现有的户外终端的伞裙的外形上的缺陷,使其抗大风性能较差,尤其是风雨交加的天气,伞裙容易被风吹变形,导致其遮雨效果变差,容易出现尖峰电压,电缆终端容易被击穿,安全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风型干式电缆终端头及干式电缆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方面提供一种干式电缆终端头,包括绝缘管以及设置于该绝缘管外部的多个伞裙,所述多个伞裙位于所述绝缘管的中部,该干式电缆终端头的两端分别为导体连接端和应力锥端,所述应力锥端的内部设置有应力锥,所述多个伞裙间隔分布,所述伞裙自其与绝缘管连接的一侧至其边缘逐渐变薄。

优选地,所述伞裙靠近绝缘管的一侧与其边缘的厚度比为1.5-5:1。

优选地,所述伞裙靠近所述导体连接端的一面为接雨面,另一面为干燥面,所述接雨面和干燥面与所述绝缘管连接的一端皆呈弧形过渡。

优选地,所述弧形的弧度为2-20°。

优选地,所述伞裙靠近所述导体连接端的一面为接雨面,另一面为干燥面,所述接雨面与干燥面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接雨面与干燥面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接雨面与所述绝缘管朝向所述应力锥端方向的轴向的夹角为锐角;和/或,

所述干燥面与所述绝缘管朝向所述应力锥端方向的轴向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接雨面与所述干燥面镜像设置;所述接雨面和所述干燥面的镜像面与所述绝缘管相垂直,或者,所述接雨面和所述干燥面的镜像面与所述绝缘管朝向所述应力锥端方向的轴向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伞裙的边缘呈弧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多个伞裙的边缘到所述绝缘管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

所述多个伞裙的边缘到所述绝缘管之间的距离呈渐变式排列;或者,

其边缘到所述绝缘管之间的距离不同的伞裙相间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式电缆终端,包括用于与电缆连接的导体连接件和上述任一项的干式电缆终端头,所述导体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干式电缆终端头的导体连接端,所述干式电缆终端头与所述导体连接件的连接处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层和第一绝缘层,该第一密封层和第一绝缘层固定于所述导体连接件和所述终端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伞裙的形态,使伞裙与绝缘管连接的一侧至其边缘逐渐变薄,相对现有技术,该伞裙抗风能力更好,使该干式电缆终端的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干式电缆终端头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干式电缆终端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终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干式电缆终端头,包括绝缘管11以及设置于该绝缘管11外部的多个伞裙12,多个伞裙12位于绝缘管11的中部。该干式电缆终端头的两端分别为导体连接端和应力锥端,应力锥端的内部设置有应力锥3,没有设置应力锥3的一端为导体连接端。应力锥3与电缆10的半导电层相接触,应力锥3主要起到均化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使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电缆10运行的可靠性更好。多个伞裙12间隔分布,伞裙12起到遮雨的作用,使绝缘管11保持干燥状态。伞裙12自其与绝缘管11连接的一侧至其边缘逐渐变薄。现有技术中,伞裙12一般为边缘向应力锥3方向倾斜、且厚度均匀的伞状橡胶环,风较大时,容易将伞裙12吹变形,导致其遮雨效果变差。而本申请的伞裙12越靠近绝缘管11其厚度越大,不易变形,遮雨效果更好。

参考图4,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伞裙靠近绝缘管的一侧与其边缘的厚度比为1.5-5:1,优选2-4:1。伞裙12靠近导体连接端的一面为接雨面M1,另一面为干燥面M2。接雨面M1和干燥面M2与绝缘管11连接的一端皆呈弧形过渡,弧形的弧度为2-20°。接雨面M1与干燥面M2之间的夹角a为1-30°(此处指接雨面M1和干燥面M2的平面部分的夹角),优选5-10°。伞裙的边缘为呈弧形设置,即接雨面M1与干燥面M2之间的过渡面M3的切面呈弧形,过渡面M3的切面可以为弧形,也可以为椭圆弧形或者平滑的曲线,使该电缆10终端整体外形美观。接雨面M1与绝缘管11(L2的方向与绝缘管11的方向相同)朝向应力锥端方向的轴向的夹角b为锐角,即伞裙12靠近导体连接头的一面的边缘向应力锥端的方向倾斜,使雨水能够顺畅的从伞裙12上流下来。干燥面M与绝缘管11(L2的方向与绝缘管11的方向相同)朝向应力锥端的方向的轴向的夹角c为钝角,使伞裙12上下都能得到支撑,相对现有技术,伞裙12的抗风能力增强。

在优选实施例中,接雨面M1与干燥面M2镜像设置,接雨面M1与干燥面M2的镜像面M4与绝缘管11相垂直,伞裙12的稳定性更好,抗风能力更强。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接雨面M1与干燥面M2镜像设置,接雨面M1与干燥面M2的镜像面M4与绝缘管11(即L2)朝向应力锥端方向的轴向的夹角d为锐角,雨水更容易从伞裙12上滑落。

在优选实施例中,伞裙12边缘为平滑的过渡面M3,且该平滑过渡面M3与绝缘管11的垂直距离最大的点位于过渡面M3的中部或者靠近应力锥端。使雨水能全部从伞裙12的边缘滑落,避免雨水沿伞裙12的干燥面M2向靠近绝缘管11的方向流动。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多个伞裙12的边缘到绝缘管11之间的距离相同;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伞裙12的边缘到绝缘管11之间的距离呈渐变式排列;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其边缘到绝缘管11之间的距离不同的伞裙12相间排列,进一步的,伞裙12的排列方式可以为大小大小式排列,可以是大小小大小小式排列,还可以是其他排列形式。

在优选实施例中,绝缘管11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由于绝缘管的两端相对更容易出现被撕裂的情况,加强筋的设置,有效减少了该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能使绝缘管与电缆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在优选实施例中,绝缘管11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绝缘管11的内径小于电缆10的绝缘层的外径,将电缆10的绝缘层贯穿在绝缘管11内时,绝缘管11能够与电缆10的绝缘层紧密接触。

在优选实施例中,应力锥3、绝缘管11和伞裙12一体成型,使其稳定性、密封性和防水性都得到保障。

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本体1的长度为H,宽度为L,绝缘管11的直径为L1。终端本体1的长度H、宽度L以及绝缘管11直径L1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伞裙12的数量可以根据终端本体1的长度H确定。一般情况下,电压等级越高,终端本体1的长度H、宽度L以及绝缘管11直径L1也就越大,同时伞裙12的数量也越多。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式电缆终端头100,包括用于与电缆连接的导体连接件2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干式电缆终端头100,导体连接件2固定于干式电缆终端头100的导体连接端,干式电缆终端头100与导体连接件2的连接处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层21和第一绝缘层22,该第一密封层21和第一绝缘层22固定于导体连接件2和终端本体1上。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层21为由密封胶或者其他可以防水的材料制成,第一绝缘层22为绝缘带缠绕而成。

使用时,将电缆10的绝缘层伸入至绝缘管11内,使电缆10与绝缘管11过盈配合,电缆10的导电芯与导体连接件2连接,应力锥3与电缆10的半导电层(即屏蔽层)接触。电缆10的半导体层上还连接有接地线7,接地线7通过固定件4固定在半导体层上,固定件4为恒力弹簧或者铜扎线。固定件4也位于绝缘管11的内部,电缆10从绝缘管11伸出的位置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二密封层5、第二绝缘层6和第二保护层7。第二密封层5、第二绝缘层6和第二保护层7将绝缘管11与电缆10的连接口密封。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层5为由密封胶或者其他可以防水的材料制成,第二绝缘层6为绝缘带缠绕形成,第二保护层7为具有防水绝缘性能的整体材料套设于第二绝缘层6上所形成的。使该干式电缆终端的密封性和抗老化性能更好。该电缆终端抗风性能、密封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良好,能够适应30KV以上电压等级,也能够适应轨道交通和高污染地区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伞裙的形态,使伞裙与绝缘管连接的一侧至其边缘逐渐变薄,相对现有技术,该伞裙抗风能力更好,使该干式电缆终端的安全性能更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