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伏组件热斑耐久测试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447发布日期:2019-05-21 21:0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用于光伏组件热斑耐久测试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热斑耐久测试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与发展,近几年愈来愈多的光伏电站发生火灾事故,直接造成光伏电站严重的经济损失,故光伏组件(图2)的质量愈来愈被重视。针对光伏组件可靠性及安全性试验也愈来愈严格,其中热斑耐久测试为最主要的测试项目之一。热斑耐久试验主要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选片:待测光伏组件在无遮挡的条件下开展STC条件下的功率测试,待测组件每一块电池件(图2中的A)依次遮挡在STC条件下开展功率测试,测试的过程中,记录每一次遮挡测试时曲线拐点处拐点电流。选出待测组件遮挡条件下测试值中最大拐点电流、待测组件外围一圈最大拐点电流和第二大拐点电流、整块组件最小拐点电流分别对应的电池件,最终选出待测组件中的4处电池件。

步骤2、调节遮挡面积:针对选取出来的4处电池件,分别遮挡在STC条件下开展功率测试,通过调节遮挡面积的大小,使遮挡时测试拐点电流无限接近未遮挡时测试的工作电流,保存遮挡物;3.待测组件依次遮挡放置于热斑试验箱中在(50±10)℃、(1000±10%)W/m2的条件下放置(1-5)h,然后取出测试遮挡处的温度。

此测试方法开展步骤1选片试验时,每测试一处遮挡的电池件之后需要将光伏组件从组件功率测试仪上取下来,之后再更换遮挡处。如果是72片电池组件,需要将组件重复抬动72次,测试过程比较繁琐,测试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热斑耐久测试的辅助装置,包括遮挡板、第一行走部、第二行走部、驱动单元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行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行走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行走部和第二行走部内各设有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遮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之间,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第二行走部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同步移动,且用于驱动所述遮挡板在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之间往返运动,所述遮挡板用于遮挡光伏组件的电池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行走部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行走部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设有钢丝,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遮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钢丝上,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同步转动,从而驱动所述遮挡板在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之间往返运动。

优选地,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令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且将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单元,从而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驱动控制信号进行驱动。

优选地,所述输入单元为触摸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为伸缩轨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二轨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臂。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钢丝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所述遮挡板的第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钢丝上,所述遮挡板的第二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钢丝上,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优选地,所述遮挡板的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电池件的第一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自动控制遮挡片的遮挡位置的方式,从而不必每次测试一处电池件之后把光伏组件从组件取下来再更换遮挡位置,节约了人工成本与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进行热斑耐久测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热斑耐久测试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遮挡板1、第一行走部2a、第二行走部2b、驱动单元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3a和第二轨道3b。

其中,所述第一行走部2a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3a上,所述第二行走部2b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3b上。所述第一行走部2a和第二行走部2b内各设有所述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作用下所述第一行走部2a和所述第二行走部2b沿着所述第一轨道3a和所述第二轨道3b同步移动。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行走部2a和所述第二行走部2b同步移动时,两者始终保持正对。所述第一轨道3a和所述第二轨道3b的长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走部2a内设有第一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行走部2b内设有第二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设有钢丝4,所述钢丝4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遮挡板1固定连接于所述钢丝4上。结合图1和图4可知,所述钢丝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钢丝4a和第二钢丝4b。所述遮挡板1的第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钢丝4a上,所述遮挡板1的第二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钢丝4b上。所述遮挡板1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彼此相对。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1的第一方向(即图1中平行于第一轨道3a和第二轨道3b的方向)的宽度大于电池件A的第一方向的宽度,从而在光伏组件的热斑耐久测试中(如图3),当所述遮挡板1遮住某一电池件A时,所述第一钢丝4a和第二钢丝4b不会遮挡其他电池件A。

所述驱动单元还可以给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提供转动作用力,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同步转动。当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同步转动时,所述钢丝4带动所述遮挡板1,使所述遮挡板1在所述第一行走部2a和所述第二行走部2b之间做往返运动。结合图1至图3可知,所述遮挡板1用于遮挡光伏组件的电池件A,利用本实施例的辅助装置进行热斑耐久测试时,不必每次测试一处电池件之后把光伏组件从组件取下来再更换遮挡位置,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与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如图1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辅助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例如:电池件A的位置坐标)的输入单元5以及接收所述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的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且将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驱动控制信号后使所述第一行走部2a和所述第二行走部2b沿着所述第一轨道3a和所述第二轨道3b同步移动,或使所述遮挡板1在所述第一行走部2a和所述第二行走部2b之间做往返运动,从而使所述遮挡板1遮挡与所述指令相应的电池件A。其中,所述输入单元5可以是一种触摸显示屏,从而使工作人员方便操作和观察结果。本实施例采用了自动化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测试效率。

如图1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例,为了对应不同尺寸的光伏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3a和所述第二轨道3b为可伸缩的轨道。而且,所述第一轨道3a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部6,所述第二轨道3b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部6,所述支撑部6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臂7。从而使所述辅助装置能够根据待测试的光伏组件调整自身尺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