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组件和电子设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013发布日期:2019-05-15 23:0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组件和电子设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组件和一种包括该充电组件的电子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行业的迅猛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电源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充电的便捷性的要求也在日益攀升,为此,电子设备行业的研究人员创造了快充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等多种快速便捷的充电方法和设备。

然而,现有的充电设备的使用方式,通常是由用户手工将充电设备与待充电的电子设备连接。当电子设备尺寸较小时,用户可以容易地对其进行充电。

但是,当充电设备尺寸较大、充电线尺寸也较大时,手工将充电线与供电设备相连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并且在不使用充电设备时,充电设备和充电线通常被随意放置在显示设备旁,影响显示设备的整体美感。

因此,如何方便地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提高充电设备的美观性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组件和一种包括该充电组件的电子设备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传输线,所述充电传输线包括导线部、用于与待充电的电子设备匹配的输出部和用于与供电设备相匹配的输入部,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分别电连接在所述导线部的两端。

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输出部固定在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所述输入部固定在所述伸缩件的第二端。所述导线部能够随所述伸缩件的伸缩变形。

所述伸缩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交叉,且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在二者的交叉处铰接。

在相邻两个所述活动单元中,前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的第一端与后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的第二端铰接,前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的第一端与后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铰接,以使得其中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靠近或远离该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的第二端时,其余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能够同步地靠近或远离该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的第二端,并使得所述伸缩件相应地伸长或缩短。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的表面形成有滑槽,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滑槽中,且能够在所述滑槽中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连接单元,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在该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铰接处与所述固定件铰接。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铰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均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旋转杆和电机,所述旋转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活动单元都包括导线通孔,所述导线通孔形成在该导线通孔所在的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或第二活动杆中。当所述导线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活动杆中时,所述导线通孔的轴线方形与该第一活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所述导线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活动杆中时,所述导线通孔的轴线方形与该第二活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充电传输线的导线部依次穿过各个活动单元的导线通孔。

优选地,所述输入部包括第一输入连接杆、第二输入连接杆、输入固定件和多个弹性导电件。所述第一输入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伸缩件上最后一级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输入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入固定件铰接。所述第二输入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伸缩件上最后一级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输入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入固定件铰接。所述第一输入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入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弹性导电件设置在所述输入固定件上,且与所述导线部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件还用于与供电设备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充电组件,充电组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充电组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电子设备固定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端与所述充电传输线的输出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画屏。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电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伸缩件处于伸长状态;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充电组件的伸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电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伸缩件处于缩短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中伸缩件处于伸长状态、且与供电装置匹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伸缩件处于伸长状态;

图6是图5中的充电组件的伸缩件处于缩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中,伸缩件处于伸长状态、且与供电装置匹配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组件中的第一活动杆与充电传输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第一活动杆的截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组件实现充电功能的一种方案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充电组件 111:输入部

111a:第一输入连接杆 111b:第二输入连接杆

111c:输入固定件 111d:弹性导电件

112:导线部 120:固定件

121:滑槽 130:伸缩件

131:活动单元 131a:第一活动杆

131b:第二活动杆 140:连接单元

141:第一连接杆 142:第二连接杆

143:第三连接杆 150:电机

160:旋转杆 170:控制模块

180:电源管理单元 200:电子设备

300:供电设备 310:接电座

320:适配器 330:电源

340:短路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如图1、图2、图5、图8和图9所示,提供一种用于为电子设备200充电的充电组件100,充电组件100包括充电传输线。所述充电传输线包括导线部112、用于与待充电的电子设备200匹配的输出部和用于与供电设备相匹配的输入部111,输入部111和所述输出部分别电连接在导线部112的两端。

充电组件100还包括固定件120和伸缩件130,伸缩件130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件120上,所述输出部固定在伸缩件130的第一端,输入部111固定在伸缩件130的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组件100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伸缩件130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输入部111与供电装置之间具有距离D,无法通过充电组件100对电子设备200进行充电;另一种是伸缩件130处于伸长状态,此时,输入部111与供电装置接触,通过充电组件100对电子设备200进行充电。

当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驱动伸缩件130伸长,带动输入部111移动至如图4和图7中所示的与供电设备300接触的状态,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充电传输线与供电设备电连接。

充电结束后,驱动伸缩件130缩短,带动输入部111缩回至图3和图6中所示的与供电设备分离并相距距离D的状态,从而断开所述充电传输线与供电设备300的连接。

利用充电组件100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只需要控制伸缩件130的伸缩即可方便地实现所述充电传输线的输入部111与供电设备300相匹配,不需要人为地将充电传输线的输入部111与供电设备300相匹配,提高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充电组件100的伸缩件130在非使用状态下向固定件120收缩,减小了充电组件100暴露在用户视线内的面积,从而避免了充电组件100在非使用状态下对电子设备外观的影响,使设备整体更加美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如何驱动伸缩件130的伸长和收缩不做特殊的限定,可以根据伸缩件130的具体结构采用对应的驱动方法来实现对伸缩件130伸长和收缩的控制。

例如,当伸缩件130为伸缩气缸时,可以通过通入和抽出气缸中的气体的方式来驱动伸缩件130的伸长和收缩;当伸缩件130为丝杠配合螺纹孔的结构时,可以通过丝杠转动的方式来驱动伸缩件130的伸长和收缩。

为简化充电组件的总体结构,优选地,如图2所示,伸缩件13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活动单元131,活动单元131包括第一活动杆131a和第二活动杆131b,第一活动杆131a与第二活动杆131b交叉,且在交叉处铰接。

具体地,在相邻两个活动单元131中,前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一端与后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铰接,前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一端与后一个活动单元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铰接。以使得其中一个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靠近或远离该活动单元131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时,其余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也能够同步地靠近或远离该活动单元131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并使得伸缩件130相应地伸长或缩短。

由于伸缩件130具有上述结构,只需控制一个活动单元131的变化即可控制所有的活动单元131做出相同的动作,从而仅通过对伸缩件130的一端进行操作就可以实现对伸缩件130整体伸缩的控制,不需要设置与伸缩件130配套的其他辅助设备,从而简化了充电组件100的总体结构。

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前一个“活动单元131”指的是更靠近伸缩件130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131,对应地,后一个“活动单元131”指的是更靠近伸缩件130的第二端的活动单元1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固定件120的表面形成有滑槽121。伸缩件130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与固定件120铰接(图中A点位置)。伸缩件130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131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位于滑槽121中,且能够在滑槽121中滑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滑槽121控制同一个活动单元131中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平稳地远离或靠近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A点位置),提高了伸缩件130运动的平稳性和精确性,进而提高了输入部111与供电装置的对接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5至图7所示,充电组件100还包括连接单元140。伸缩件130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131在该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与第二活动杆131b的铰接处(图中B点位置)与固定件120铰接。连接单元140与伸缩件130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131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上提或下推第一级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可实现伸缩件130的伸长或收缩。

为便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伸缩件130,优选地,如图5所示,连接单元140包括第一连接杆141、第二连接杆142和第三连接杆143。第一连接杆141、第二连接杆142和第三连接杆143的第一端均铰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与伸缩件130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131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二端与伸缩件130的第一端的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单元140可以同时对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二端和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二端进行上提或下推操作,从而可以使伸缩件130的第一活动杆131a和第二活动杆131b受力均匀,以避免伸缩件130在伸长或收缩时发生摆动。

本实用新型对伸缩件130的驱动机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如图5所示,充电组件100还可以包括旋转杆160和电机150。旋转杆160的第一端与电机15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杆160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杆143的第二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150和旋转杆160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接单元140的直线运动,从而为伸缩件130的运动提供了一种易于实现的传动方法。

优选地,为提高对旋转杆160角度控制的精确性,电机150可以是舵机。舵机可以精确控制其输出轴的转动角度,并且具有传动可靠、维修方便、结构简单等多种优点,在本实用新型中选择舵机作为电机150,可以更简单高效地控制伸缩件130的伸缩,精确控制伸缩件130伸长和收缩的长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输入部111与供电装置的对接精度。

为避免导线部112在伸缩件130的伸缩过程中缠绕在伸缩件130上的同时简化充电组件100的结构,优选地,每个活动单元131都包括导线通孔,所述导线通孔形成在该导线通孔所在的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或第二活动杆131b中,当所述导线通孔形成在第一活动杆131a中时,所述导线通孔的轴线方形与该第一活动杆131a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所述导线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活动杆131b中时,所述导线通孔的轴线方形与该第二活动杆131b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充电传输线的导线部112依次穿过各个活动单元131的导线通孔。

为降低伸缩件130的重量,增强伸缩件130的传动效率,优选地,可采用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第一活动杆131a和第二活动杆131b。

本实用新型对输入部111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如图1所示,输入部111包括第一输入连接杆111a、第二输入连接杆111b、输入固定件111c和多个弹性导电件111d。其中第一输入连接杆111a的第一端与伸缩件130上最后一级活动单元131的第一活动杆131a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输入连接杆111a的第二端与输入固定件111c铰接,第二输入连接杆111b的第一端与伸缩件130上最后一级活动单元131的第二活动杆131b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输入连接杆111b的第二端与输入固定件铰接,且第一输入连接杆111a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入连接杆111b的第二端铰接。弹性导电件111d设置在输入固定件111c上,且与导线部112电连接,弹性导电件111d还用于与供电设备相匹配。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最后一级活动单元131是指位于伸缩件130第二端的活动单元131。

本实用新型对弹性导电件111d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弹性导电件111d可以是导电弹簧、导电弹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电子设备200和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充电组件100,固定件120与电子设备200固定连接,电子设备200的充电端与所述充电传输线的输出部电连接。

当需要对电子设备200进行充电时,驱动伸缩件130伸长,带动输入部111移动至如图4和图7中所示的与供电设备300接触的状态,并使得电子设备200能够通过所述充电传输线与供电设备电连接。

充电结束后,驱动伸缩件130缩短,带动输入部111缩回至图3和图6中所示的与供电设备分离并相距距离D的状态,从而断开电子设备200与供电设备300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设备200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电子设备200可以是画屏。

可以利用供电设备300通过充电组件100对电子设备200进行充电,如图10所示,供电设备300可以包括接电座310、适配器320。接电座310的输入端通过适配器320与电源330相连,接电座310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充电传输线的输入部111接触的接电触点。其中,电源330可以是220V交流电。

当电子设备200需要充电时,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组件100中的伸缩件130伸长,使得所述充电传输线的输入部111与接电座310的输出端接触,为电子设备200充电;当电子设备200不需要充电时,控制伸缩件130收缩,将所述充电传输线的输入部111收回。

供电设备300还可以包括短路检测模块340,所述短路检测模块340用于在检测到短路故障时切断接电座310与外接电源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伸缩件130伸长和收缩的控制方法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由电子设备系统自动控制伸缩件130的伸长和收缩。如图10所示,充电组件100还包括控制模块170和电源管理单元180。所述电源管理单元180与电子设备200电连接,用于判断电子设备200是否需要充电,并向所述控制模块170发送充电信号和停止充电信号。控制模块17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180发出的充电信号时,控制电机150等执行机构驱动伸缩件130伸长;在接收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180发出的停止充电信号时,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伸缩件130收缩。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