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路用悬挂式引流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921发布日期:2019-05-24 20:5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线路用悬挂式引流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线路用悬挂式引流线夹。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用户分支接入10kV线路时,通常是通过并沟线夹或异型线夹将引流线固定连接到主导线上。现有线夹在安装过程中由于两端均是压缩结构,需要同时将导线、分支引流线固定好之后方可紧固螺栓,单人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加大了作业人员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性;紧固过程中由于需要将引流线折叠近90度,易发引流线脱落的现象,增加了作业时间;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配电线路用悬挂式引流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其结构为:线夹体(4)的一侧上部通过螺栓A(1)和螺栓B(2)连接主导线压块(3),主导线压块(3)的下部设置凹槽,线夹体(4)与主导线压块(3)的凹槽对应的位置也设置凹槽,主导线(12)位于线夹体(4)凹槽和主导线压块(3)凹槽的中间;线夹体(4)的另一侧下部设置有引流压板(8),2个引流压板(8)和线夹体(4)之间采用螺栓C(5)和螺栓D(6)连接,引流压板(8)也设有凹槽,线夹体(4)与引流压板(8)的凹槽对应的位置也设置凹槽,引流线(7)位于两个引流压板(8)凹槽和线夹体(4)凹槽之间;螺栓B(2)和螺栓C(5)和螺栓D(6)均设置螺母(9)和弹性垫圈(10)和平垫圈(11);

所述的螺栓A(1)和螺栓B(2)均设置3组;

所述的螺栓C(5)和螺栓D(6)均设置2组;

所述的线夹体(4)采用具有导电性能材料制成。

所述的螺栓A(1)未穿透线夹体(4);

所述的螺栓B(2)的长度为70mm;

优选的,所述的线夹体(4)和主导线压块(3)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铝合金,所述的引流压板(8)采用不锈钢或者具有导电性能的铝合金。

所述的弹性垫圈(10)具有压紧支撑和平衡主导线的作用;

所述的螺栓A(1)具有平衡主导线(12)夹入部分两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在带电作业过程中,电工先将引流线通过弹簧垫圈、螺母和螺栓压紧引流压板固定在线夹体凹槽内,然后将螺栓B(2)松开,使主导线压块与线夹体之间的缝隙大于主导线的直径,再将引流线夹的主导线压块与线夹体之间的缝隙处悬挂在主导线上,最后旋紧螺母通过弹簧垫圈和螺栓将主导线固定在线夹体凹槽内,达到引流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引流线不需折叠,不易发生引流线脱落现象;2、通过主导线压块压紧主导线,使主导线固定可靠,不易松动;3、将引流线提前固定好后,可将引流线夹挂至主导线上,单人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EE视图;

图中:1、螺栓A,2、螺栓B,3、主导线压块,4、线夹体,5、螺栓C,6、螺栓D,7、引流线,8、引流压块,9、螺母,10、弹性垫圈,11、平垫圈,12、主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3,线夹体(4)的一侧上部通过螺栓A(1)和螺栓B(2)连接主导线压块(3),主导线压块(3)的下部设置凹槽,线夹体(4)与主导线压块(3)的凹槽对应的位置也设置凹槽,主导线(12)位于线夹体(4)凹槽和主导线压块(3)凹槽的中间;线夹体(4)的另一侧下部设置有引流压板(8),2个引流压板(8)和线夹体(4)之间采用螺栓C(5)和螺栓D(6)连接,引流压板(8)也设有凹槽,线夹体(4)与引流压板(8)的凹槽对应的位置也设置凹槽,引流线(7)位于两个引流压板(8)凹槽和线夹体(4)凹槽之间;螺栓B(2)和螺栓C(5)和螺栓D(6)均设置螺母(9)和弹性垫圈(10)和平垫圈(11);

所述的螺栓A(1)和螺栓B(2)均设置3组;

所述的螺栓C(5)和螺栓D(6)均设置2组;

所述的螺栓A(1)未穿透线夹体(4);

所述的螺栓B(2)的长度为70mm;

所述的线夹体(4)和主导线压块(3)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铝合金制成,所述的引流压板(8)采用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弹性垫圈(10)具有压紧支撑和平衡主导线的作用;

所述的螺栓A(1)具有平衡主导线(12)夹入部分两端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