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2221发布日期:2019-08-20 23:51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工作中,乘坐地线飞车修补或补强架空地线是输电专业一项重要工作,而且绝大部分是采取带电作业方式开展,为有效保证乘坐地线飞车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乘坐地线飞车过程中必须使用后背保护绳,且由塔头配合人员控制保护绳,从而也起到帮助乘坐地线飞车人员能够顺利返回塔头的作用。

但是,目前存在后背保护绳随着地线飞车出线的距离增加,使后背保护绳弧垂增大,使其与带电导线距离过近,导致出现放电现象烧毁后背保护绳,从而使乘坐地线飞车人员失去安全后背保护的风险;另外,随着后背保护绳弧垂增大,乘坐地线飞车人员向下拉力增大、塔头配合人员控制后背保护绳时费力较大,从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在飞车出线过程中,通过保护器将后背保护绳与地线连接,即可有效控制因后背保护绳弧垂过大所引起的诸多问题,从而达到保护高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包括本体、上盖、限位销和夹爪,上盖的后端与本体的后端铰接,上盖的前端通过限位销与本体的前端可拆卸连接,上盖的底面和本体的顶面均设有弧形槽,形成供地线穿过的通孔,夹爪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本体底部,其上端分别通过扭簧与本体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下端相抵触,中间形成供后背绳穿过的通道。

使用时,打开上盖,将本体上的弧形槽套在地线上,关闭上盖后用限位销将上盖和本体固定,实现保护器的安装,然后扳开夹爪,套入后背绳,最后将夹爪锁住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为了更好的沿地线滑动,还包括两个滚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本体和上盖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每当飞车出线3-4米时,便在地线与后背保护绳之间安装一个保护器,便可以有效控制因后背保护绳弧垂过大所引起的诸多问题,从而起到保护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上盖;3-限位销;4-夹爪;5-滚轮;6-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主要由本体1、上盖2、限位销3、夹爪4和滚轮5组成。

上盖2的后端与本体1的后端铰接,上盖2的前端通过限位销3与本体1的前端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上盖2能够相对本体1打开和闭合,在上盖2的底面和本体1的顶面均设有弧形槽,当上盖2盖在本体1上时,两个弧形槽构成供地线6穿过的通孔。为了使保护器能够沿地线6更好的运动,在本体1和上盖2上分别转动安装一个滚轮5,滚轮5中部设有V型槽,地线6从两个V型槽之间通过,起到导向作用。

夹爪4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本体1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爪4的上端分别与本体1的前后两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下端则在扭簧的作用下闭合,从而在两个夹爪4之间形成供后背绳穿过的通道。更好的,可以将后端夹爪4设置为固定的,前端夹爪4的上端与本体1铰接,下端则通过定位销与后端夹爪4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即跟上盖2与本体1的连接方式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因后背绳太重,而将弹性设置的夹爪4撑开。

本实用新型的架空地线飞车后背绳保护器,将后背保护绳与地线连接,达到降低作业人员乘坐地线飞车出线时,因后背保护绳弧垂过大与交叉跨越线路或是与本线路导线距离过近,导致出现放电现象烧毁后背保护绳,使作业人员失去安全后背保护的风险,为乘坐地线飞车人员和塔头配合人员均提供了安全保障。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