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线盒及其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207发布日期:2019-07-19 21:5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线盒及其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家用电器行业的接线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线盒及其电机。



背景技术:

出线盒是电机结构部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出线盒对引线具有机械保护作用,从电机引出的引线(电线或线缆)经过出线盒内腔再从出线结构引出。电线从电机内部(如定子绕组)引出,当需要在出线盒内部与外部电线联接时,通常通过焊锡或端子冷压等方式联接,为将联接部位绝缘,需在联接部位包热缩管或绝缘套管等绝缘材料。

但当电机带载运行时,电机本体因受到电磁力反复作用,会有不断的振动,电机本体会带动电线联接部振动,包裹在联接部的套管可能会因长期的振动而移动甚至脱落,套管脱落后联接部的金属部分会裸露出来,裸露的联接部之间相互接触,产生安全隐患。为防止联接部发生移动,目前一般是通过对定子注塑,注塑料固化后,联接部将被完全固定,安全性大为增强。

但出线盒注塑过程中,注塑料从电机内部流入出线盒,当注塑料流速较快时,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注塑料冲击电线联接部,联接部移动范围较大、距离较远,从而拉扯电机内部电线;(2)注塑料冲击电线联接部,联接部被挤到一处,相互之间紧密接触,电机运行时,不同联接部之间导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达到减轻定子注塑时对电机内部电线的拉扯,提高注塑工艺性,提高电机运行安全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出线盒,包括出线盒本体,其出线盒本体内部设置有主腔体,所述主腔体内设置有附腔体,所述附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入线口和第二入线口,电线一从第一入线口伸入附腔体中,电线二从第二入线口伸入附腔体中,电线一和电线二在附腔体中形成联结部。

所述主腔体一侧壁具出线口。

进一步的,所述附腔体至少2个。

所述第二入线口的开口小于联结部。

所述电线一为电机内部线,电线二为电机外电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线口为敞口型或半敞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入线口为在附腔体的侧壁设置的缺口或位于附腔体侧面的通孔。

所述附腔体的侧壁设有注塑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盒还包括密封垫结构。所述密封垫结构设有通孔,位置与第一入线口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结构设有回流孔,所述电线一和电线二联接后,依次通过通孔、第一入线口、注塑孔、回流孔进行注塑。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结构为垂直的两面组成,其一面为与主腔体的出线口的配合面,配合面上具有外电线出线口,外电线出线口的位置与第二入线口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面的外周为褶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盒本体上具有定位凸台,所述密封垫结构上具有定位凸台孔,定位凸台与定位凸台孔的位置对应,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以上任一所述出线盒。

当电机的内部电线穿过出线盒密封垫结构(即密封垫结构)的出线孔,进入出线盒附腔体,外部电线穿入出线盒密封垫结构的出线盒配合面的出线孔,进入附腔体。内部电线与外部电线联结,将其联结部水平放入附腔体中,将出线盒的本体和密封垫结构按对应位置组合后,通过注塑孔对附腔体进行注塑,注塑料固化后,联接部将被完全固定,安全性大为增强。然后将出线盒固定于电机主体上。

由于不同的联结部置于不同的附腔体中,各联结部间分离相互不接触,可防止联接部的金属部分裸露出来,裸露的联接部之间相互接触,产生安全隐患。由于附腔体,联接部四周有附壁,联接部受到注塑料冲击后,联接部顶在四周的附壁上,不能再继续移动,减轻对电机内部电线的拉扯。且联接部被限制在四周的附壁形成的封闭区域内,受注塑料冲击也不能离开所在的封闭区域,联接部之间不会接触。

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出线盒的具体步骤为:

(1)将电机内部电源线穿过电机上的出线口后,穿过密封垫结构的出线口,再通过附腔体的第一入线口进入附腔体;外部电线穿过密封结构上的出线口后,穿过出线盒本体上的出线口后,再通过附腔体的第一入线口进入附腔体,内外电线在附腔体内联结。

(2)将出线盒本体上的定位凸台穿过密封结构上的定位凸台孔后,与电机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对应。

(3)通过螺钉穿过出线盒本体上的螺钉孔、密封垫结构上的螺孔与电机上的螺钉安装孔固定连接。

(4)注塑时,注塑料从定子绕组(在定子主体内部)通过机壳出线孔、密封垫通孔、进入附腔体,再通过注塑孔进入主腔体,再经过密封垫回流孔、机壳回流孔,回流至定子绕组。且注塑时,电机侧放,注塑料从水平方向进入附腔体,后,再从下往上流动,工艺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联接部可移动范围小,减轻对电机内部电线的拉扯;

2、联接部被限制在封闭区域内,联接部之间不会接触,提高电机运行时安

全性。

3、联接部四周设置有附壁,联接部受到注塑料冲击后,联接部会顶在四周的附壁上,不能再继续移动,减轻对电机内部电线的拉扯(从联接部到定子绕组的电线长度要合理设置,如果太短则效果降低;

4、将联接部移动范围限制在附壁形成的附腔体内,联接部之间被隔离开来,不会相互接触,提高了电机运行时安全性;

5、附壁上设置有注塑孔,便于注塑料在主腔体与附腔体之间流动,减低注塑所需的压力,提高注塑工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出线盒本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出线盒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密封垫结构;

图4是电机安装出线盒结构;

图5是出线盒与电机的安装结构图;

图6是出线盒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注塑料流向图。

注:1.螺钉孔;2.附腔体;3.附壁;4.主腔体;5.定位凸台;6.与密封垫结构配合结构;7.入线口;71.电源线入线孔;72.外部电线入线孔;8.注塑孔;9. 主壁;10.定位凸台孔;11.螺钉孔;12出线孔;121.密封垫上外电源线出线口; 122.密封垫上电机内部电源线出线口;13与出线盒配合面;14密封垫回流孔; 15.主体回流孔;16.定位孔;17.出线孔;18.螺钉安装孔;19.密封垫结构;20. 外部电线;21.内部电线;22.电机主体;23.联结部;24.出线盒本体;25.螺钉; 26.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出线盒包括出线盒本体24和密封垫结构19两部分组成,其中出线盒本体24主要包含螺钉孔1、附腔体2、附壁3、主腔体4、定位凸台5、与出线护套配合面6、第一入线口71、第二入线口72、注塑孔8、主壁9、出线口26,其中与出线护套配合面6结构为具褶皱形状,为出线口26的开口边缘结构,如图1图2图5所示。

如图3所示,密封垫结构19主要包含定位凸台孔10、螺钉孔11、出线孔 12、注塑料回流孔14、出线盒配合面13,其中配合面13外周具褶皱形状,且能与出线护套配合面6相互嵌合。如图4所示,电机主体22结构主要包含注塑料回流孔15、定位孔16、出线孔17、螺钉安装孔18。

电机主体22结构包含塑料回流孔15、定位孔16、出线孔17、螺钉安装孔18,塑料回流孔15与密封垫结构19的塑回流孔14的位置对应,大小相同;定位16与定位凸台孔10,定位凸台5的位置对应,大小相同;螺钉安装孔18与出线盒本体24上的螺钉孔1、密封垫结构19上的螺孔11位置对应,大小相同;出线孔17与密封垫结构19的出线口122、出线盒本体24附腔体的第一入线口 71位置对应。

出线盒本体24有外围的主壁9,主壁9形成主腔体4,附壁3和主壁9之间形成敞口的附腔体2,附腔体(2)至少2个,附腔体2占有的空间小于主腔体4。附腔体2敞口型(如图6所示)或半敞口型(如图2所示),附腔体2上表面的敞口为第一入线口71,用于电机电源线通过。附腔体2的侧壁具有外电线入线的第二入线口72,第二入线口72大小小于两电线的联结部。第二入线口72为在附腔体2的侧壁设置的缺口或位于附腔体2侧面的通孔。外电线入线口72的周围具有注塑孔8,便于注塑料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出线盒与电机的连接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电机内部电源线穿过电机上的出线口17后,穿过密封垫结构19 的出线口122,进入附腔体2的第一入线口71;外部电线穿过密封结构上的出线口(121)后,穿过出线盒本体24上的出线口26及附腔2上的第二入线口72,内外电线在附腔体2内联结。

步骤二:将出线盒本体24上的定位凸台5穿过密封结构上的定位凸台孔10 后,与电机上的定位孔16的位置对应,此时,密封垫结构19上的与出线盒配合面13与出线盒本体24上的与密封垫结构19配合结构6嵌合,使密封垫结构19 的出线盒配合面13稳定位于出线盒本体24上的出线口26内。

步骤三:通过螺钉25穿过出线盒本体24上的螺钉孔1、密封垫结构19上的螺孔11与电机上的螺钉安装孔18固定连接。

步骤四:注塑时,注塑料从定子绕组(在定子主体内部)通过机壳出线孔孔 17、密封垫孔122,进入附腔体2,再通过注塑孔8进入主腔体4,再经过密封垫回流孔14、机壳回流孔15,回流至定子绕组,如图7所示。

当内部电线21与外部电线20联接时,通过焊锡或端子冷压等方式联接,电机带载运行时,电机主体22受到电磁力反复作用而振动,电线联接部23跟随振动,包裹在联接部23的套管可能会因长期的不断振动而移动,套管移动后联接部23的金属部分会裸露出来,联接部23裸露后会互相接触,有安全隐患。

为防止联接部23发生移动,对定子注塑,注塑料固化后,联接部23将被完全固定,安全性增强。为增强绝缘性能,出线盒24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以上所述任一电机出线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