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机的自动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6200发布日期:2019-08-03 15:5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机的自动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的自动充电器。



背景技术:

移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它的依赖也与日俱增。蜂窝式移动通信 设备既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上的灵活方便,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电池充 电是每一款手机在设计过程中都要面临的一个技术问题,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多,显示屏的逐渐增大,使得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耗电量迅速增大。

随着电池的充电频率增加,电池的寿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电池充电时更应该有一种安全的充电方式,以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充电器无法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断开电源与后级电路的连通,增加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的自动充电器,通过恒流电流为电池充电,且通过负载传感器检测交流电源与电池是否接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机的自动充电器,包括与电池连接的自充电路,自充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负载传感器、变压器、整流桥、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位器、第一击穿管、整流二极管、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第三NPN三极管及第一发光管;

交流电源正端与负载传感器1脚连接,负载传感器2脚连接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一端,交流电源负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另一端,负载传感器3脚通过第五电阻与整流二极管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正极与电池正极连接,负载传感器4脚与第一发光管正极连接,第一发光管负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负载传感器5脚接地;

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一端通过整流桥一输入端与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另一端通过整流桥另一输入端与电池负极连接,电容并联至整流桥两输出端之间,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分别与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电池正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还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基极分别与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第三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第三电阻另一端与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的第二端与电池负极连接,电位器滑动端与第一击穿管负极连接,第一击穿管正极与第三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发射极与电池负极连接。

优选地,自充电路还包括第二击穿管,第二击穿管负极与负载传感器3脚连接,第二击穿管正极接地。

优选地,负载传感器的型号为ZA-1N。

优选地,自充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及第二发光管,第二发光管正极与第三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发光管负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电池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元器件少,通过检测电池电量控制交流电源与电池的连通,使电池不会一直处于充电模式,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恒流电流为电池充电,且通过负载传感器检测交流电源与电池是否接通,当交流电源与电池接通时,为电池供电用以充电,相反,电池取消后自动切断供电,不存在空耗,省去电源开关,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E-电池,LSE-负载传感器,LED1-第一发光管,LED2-第二发光管,T-变压器,D1-整流二极管,ZD1-第一击穿管,ZD2-第二击穿管,C-电容,Q1-第一NPN三极管,Q2-第二NPN三极管,Q3-第三NPN三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P-电位器,A1-第一端,A2-第二端,A3-滑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手机的自动充电器,包括与电池E连接的自充电路,自充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负载传感器LSE、变压器T、整流桥、电容C、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电位器RP、第一击穿管ZD1、整流二极管D1、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第三NPN三极管Q3及第一发光管LED1;

交流电源正端与负载传感器LSE1脚连接,负载传感器LSE2脚连接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一端,交流电源负端连接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另一端,负载传感器LSE3脚通过第五电阻R5与整流二极管D1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1正极与电池E正极连接,负载传感器LSE4脚与第一发光管LED1正极连接,第一发光管LED1负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负载传感器LSE5脚接地;

变压器T的辅助绕组一端通过整流桥一输入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变压器T的辅助绕组另一端通过整流桥另一输入端与电池E负极连接,电容C并联至整流桥两输出端之间,第一NPN三极管Q1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NPN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分别与第二NPN三极管Q2发射极、电池E正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还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NPN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第二NPN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三NPN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与电池E正极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A1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A2与电池E负极连接,电位RP滑动端A3与第一击穿管ZD1负极连接,第一击穿管ZD1正极与第三NPN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池E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电池E电量控制交流电源与电池E的连通,使电池E不会一直处于充电模式,提高电池E的使用寿命;通过恒流电流为电池E充电,且通过负载传感器LSE检测交流电源与电池E是否接通,不存在空耗,省去电源开关,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具体的,负载传感器LSE是一种专门用于监测电源设备输出端与负载接通与否的传感器件,它直接串联在电源设备的输出回路中,对负载实施监测,当有负载时能自动接通回路,向负载供电,负载取消后能自动切断供电,且不存在空耗,因而可省去电源开关,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电池E即为负载。其中,负载传感器LSE的型号为ZA-1N,共有五个连接引脚,1脚和2脚串入电源回路中,3脚为检测脚,3脚有电压时即当有负载时,1脚和2脚自动连通,同时4脚有正电压输出;当3脚有无电压时即无负载时,1脚和2脚自动断开,同时4脚无正电压输出。

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T降压,再通过整流桥电路整流为直流电源,其中,整流桥电路为现有技术,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为电池E提供恒流充电电流,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电流在第一电阻R1上产生压降,该压降为第一NPN三极管Q1的偏置电压,当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电流增大时,第一电阻R1两端的压降增大,导致第二NPN三极管Q2的导通角增大,从而使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偏置电压下降,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电流随之减小;相反,当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电流减小时,第一电阻R1两端的压降减小,导致第二NPN三极管Q2的导通角减小,从而使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偏置电压上升,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电流随之增加,实现恒流目的,改变第一电阻R1的阻值,即可更改充电电流值。

第三NPN三极管Q3、第一击穿管ZD1、电位器RP及第三电阻R3形成充满断电保护功能,具体的,第三电阻R3及电位器RP对电池E电压进行分压,当电池E电压达到第一击穿管ZD1的耐压值时,第一击穿管ZD1导通,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第三NPN三极管Q3集电极电平被拉低,致使第一NPN三极管Q1截止,交流电源与电池E断开,停止充电。

当电池E与自充电路连接时,负载传感器LSE通过整流二极管D1及第五电阻R5获得电压,负载传感器LSE1脚和2脚连通,即交流电源和电池E连通,负载传感器4脚输出正电压使第一发光管LED1点亮,第六电阻R6为限流电阻;当电池E不与自充电路连接时,负载传感器LSE无法通过整流二极管D1及第五电阻R5获得电压,负载传感器LSE1脚和2脚断开,即交流电源与后级电路断开,该充电器可长时期接在交流电源上,且空载几乎为零。

优选地,自充电路还包括第二击穿管ZD2,第二击穿管ZD2负极与负载传感器LSE3脚连接,第二击穿管ZD2正极接地。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二击穿管ZD2作为保护器件,当电池E电压过高时,第二击穿管ZD2导通,保护负载传感器LSE。

优选地,自充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R7及第二发光管LED2,第二发光管LED2正极与第三NPN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第二发光管LED2负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电池E负极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二发光管LED2作为电池E充满状态的显示器件,在电池E充满后,第一击穿管ZD1导通,致使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第三NPN三极管Q3集电极被拉低至低电平,与第三NPN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的第二发光管LED2正极被拉低,使的第二发光管LED2熄灭,此时,可根据第二发光管LED2熄灭后断开电池E与充电器的连接,其中,第七电阻R7为第二发光管LED2的限流电阻,保护第二发光管LED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