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智能锁用防水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2714发布日期:2019-07-03 03:1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智能锁用防水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智能锁用防水马达。



背景技术:

公共自行车特别是共享单车越来越受欢迎,共享单车能够随用随停,不像公共自行车那样需要特定的停车地点和车桩,所以更受欢迎,而能够实现共享单车的随用随停功能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智能锁的设计,智能锁是通过马达自动驱动锁舌实现开锁和关锁的,由于共享单车一般停在户外,经常遭受风雨,所以马达需要具有防水功能。

而目前的自行车智能锁马达并未做精细防水设计,就是直接将电机减速箱总成安装于智能锁内,而锁体的外壳一般有缝隙,容易进水,因而当水滴渗入时,马达容易进水短路,马达的防水性差,影响马达寿命。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防水马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智能锁用防水马达,对其进行精密防水设计,防水性能佳,防水等级可达IP67级,使用寿命长;且体积小,结构精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智能锁用防水马达,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外壳的两端皆具有开口,且定义减速机的输出轴穿过的那个开口为第一开口,另一开口为第二开口,与电机连接的电源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之间安装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截面为工字型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一体连接的密封部、外限位部和内限位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外限位部和所述内限位部之间,所述密封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且所述密封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贴合,所述外限位部的内端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内限位部的外端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贴合也形成密封;

所述密封圈的邵氏硬度为50-60HA;

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电源线之间通过聚氨酯胶密封连接,所述聚氨酯胶的厚度为5.8-6.1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圈。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壳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壳体。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壳的长度为29.20±0.2mm,宽度为14.60-14.80mm,且高度为12.60-12.80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机是电源电压为3.4V下扭力输出≥2.5kg的电机。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壳的长度为29.20mm,宽度为14.60mm,且高度为12.60mm。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壳的壁厚为2.25-2.35mm。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开口为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为12.15-12.25mm。

进一步地说,未安装时,所述密封部的外径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大0.08-0.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和减速机的外面套有外壳,且外壳的一开口与电机的电源线之间通过聚氨酯胶密封,另一端的开口与减速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通过上述精密防水设计,本实用新型的马达防水性能佳,防水等级可达IP67级,使用寿命长;

再者,外壳的一开口与电机的电源线之间通过聚氨酯胶密封,由于聚氨酯胶在固化后为软胶,一是固化时间短,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能起到密封作用;三是,由于为软胶,密封后,若马达不良,只需用刀等利器,将聚氨酯胶割开即可对马达内部电路以及电源线与电机的焊接点排查、检修,十分方便,而采用硬胶时,无该优点;

再者,密封圈包括三部分,安装时,从第二开口处将密封圈放入,并按压密封圈,使外限位部位于外壳的外面,之后将电机和减速机组件装入,由于密封部的外周面与外壳的第一开口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且密封部的内周面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贴合,内限位部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贴合也形成密封,因此能实现第一开口处的密封,且密封效果佳;

再者,密封圈是截面为工字型的密封圈,通过外限位部和内限位部进行轴向限位,避免密封圈在轴向晃动,影响密封效果;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长度为29.20±0.2mm,宽度为25.20-25.35mm,且高度为14.60-14.80mm,体积小,节约安装空间,且结构精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各部分的附图标记如下:

外壳1、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电机2、减速机3、减速机的输出轴31、电源线4、密封圈5、密封部51、外限位部52、内限位部53、聚氨酯胶6、所述外壳的长度L、宽度W和高度H、外壳的壁厚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自行车智能锁用防水马达,如图1到图5所示,包括外壳1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机2和减速机3,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外壳的两端皆具有开口,且定义减速机的输出轴31穿过的那个开口为第一开口11,另一开口为第二开口12,与电机连接的电源线4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之间安装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是截面为工字型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一体连接的密封部51、外限位部52和内限位部53,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外限位部和所述内限位部之间,所述密封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且所述密封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贴合,所述外限位部的内端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内限位部的外端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贴合也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限位部和所述内限位部皆是靠近外壳的一侧为内;

所述密封圈的邵氏硬度为50-60HA;

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电源线之间通过聚氨酯胶6密封连接,所述聚氨酯胶的厚度为5.8-6.1mm。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是,所述聚氨酯胶的厚度为6.0mm。

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圈。

所述外壳为ABS壳体。

所述外壳的长度L为29.20±0.2mm,宽度W为14.60-14.80mm,且高度H为12.60-12.80mm。体积小,节约安装空间,且结构精简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长度为29.20mm,宽度为14.60mm,且高度为12.60mm。

所述电机是电源电压为3.4V下扭力输出≥2.5kg的电机。

所述外壳的壁厚D为2.25-2.35mm。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壁厚为2.30mm。

所述第一开口为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为12.15-12.25mm。

未安装时,所述密封部的外径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大0.08-0.12mm。较佳的为0.1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

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和减速机的外面套有外壳,且外壳的一开口与电机的电源线之间通过聚氨酯胶密封,另一端的开口与减速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通过上述精密防水设计,本实用新型的马达防水性能佳,防水等级可达IP67级,使用寿命长;

外壳的一开口与电机的电源线之间通过聚氨酯胶密封,由于聚氨酯胶在固化后为软胶,一是固化时间短,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能起到密封作用;三是,由于为软胶,密封后,若马达不良,只需用刀等利器,将聚氨酯胶割开即可对马达内部电路以及电源线与电机的焊接点排查、检修,十分方便,而采用硬胶时,无该优点;

安装时,从第二开口处将密封圈放入,并按压密封圈,使外限位部位于外壳的外面,之后将电机和减速机组件装入,再之后将第二开口于电源线之间填充聚氨酯胶并固化即可,由于密封部的外周面与外壳的第一开口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且密封部的内周面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贴合,内限位部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贴合也形成密封,因此能实现第一开口处的密封,且密封效果佳;

密封圈是截面为工字型的密封圈,通过外限位部和内限位部进行轴向限位,避免密封圈在轴向晃动,影响密封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