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3424发布日期:2019-06-19 00:1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开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普及,无线充电技术已经逐渐运用于车载配件产品中,如无线车载充电座,对于无线车载充电座来说,为方便手机固定于充电座上,通常会设置有夹板,并通过马达驱动夹板夹固手机。

目前,现有的夹板的控制原理,则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动按下开关,开启马达来驱动夹板;另一种则是检测手机是否安安放在充电座上,一旦检测到,则马达驱动夹板夹固手机,对比前一种,这种方案更为智能化,也深受用户喜欢,但是检测手机是否放入,一般都要加入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的加入虽然可以实现对手机的检测,但是通过转配了传感器,普遍加大了结构体积、并且容易出现传感器与其他部件之间兼容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增加任何传感器便可以对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是否放入进行检测的车载无线充电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开关,包括控制芯片、马达、驱动识别电路、电源插接口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驱动识别电路和电源插接口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驱动器与马达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于驱动识别电路上,所述驱动识别电路通过反馈电路与控制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识别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通过第十九电阻和第二十三电阻与控制芯片的PWM端脚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端通过第三十二电阻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另一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五十五电容和第三十四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五十五电容与反馈电路连接,所述第五十五电容依次并联有第五十七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三电容,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三十二电阻之间通过依次串联的第十五电容和第三十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三十四电阻两端分别通过第六十四电容和第三十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三十三电阻与第三十四电阻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十二电容,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通过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四电阻与控制芯片的PWM端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与驱动识别电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三十七电阻和第七十三电容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七十三电容与控制芯片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十电阻和第三十五电阻,所述第三十七电阻和第七十三电容之间分别通过第八电容和第九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连接有热敏电阻和LED指示电路。

优选地,所述LED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十四电阻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连接,所述第一LED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十二电阻和第四十八电阻接入电源,所述第二LED灯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于第十二电阻和第四十八电阻之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连接有触控按键。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充电线圈与具备无线充电手机之间进行相互感应,来检测未放入手机和放入手机后的电路中电流变化,进而来判断是否放入具备无线充电的手机,一旦发现放入手机,便驱动马达运作,最终实现手机的自动夹合控制;同时,热敏电阻实时工作温度的时间监控,可根据温度实时控制无线充电工作;并且,为方便控制马达夹持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则利用触控按键直接控制马达工作,实现对手机夹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识别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馈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指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芯片的外围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开关,包括控制芯片1、马达5、驱动识别电路3、电源插接口2和无线充电线圈6,驱动识别电路3和电源插接口2与控制芯片1连接,控制芯片1通过驱动器4与马达5连接,无线充电线圈6连接于驱动识别电路3上,驱动识别电路3通过反馈电路7与控制芯片1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无线充电线圈6与具备无线充电手机之间进行相互感应,在手机放入无线充电线圈6上时,利用检测未放入手机和放入手机后的电路中电流变化,进而来判断是否放入具备无线充电的手机,一旦发现放入手机,便驱动马达5运作,最终实现手机的自动夹合。

对于电流的检测则是通过驱动识别电路3实现,对于本实施例的驱动识别电路3的结构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即包括第一MOS管Q3和第二MOS管Q4,第一MOS管Q3的栅极分别通过第十九电阻R19和第二十三电阻R23与控制芯片1的PWM端脚连接,无线充电线圈6的一端通过第三十二电阻R32与第一MOS管Q3的源极连接、另一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五十五电容C55和第三十四电阻R34与第二MOS管Q4的源极连接,五十五电容C55与反馈电路7连接,第五十五电容C55依次并联有第五十七电容C57、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三电容C13,第一MOS管Q3的源极与第三十二电阻R32之间通过依次串联的第十五电容C15和第三十一电阻R31接地,第三十四电阻R34两端分别通过第六十四电容C64和第三十三电阻R33接地,第三十三电阻R33与第三十四电阻R34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MOS管Q4的栅极分别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二十四电阻R24与控制芯片的PWM端脚连接。对于本电路,第一MOS管Q3和第二MOS管Q2位于无线充电线圈6的两端来控制无线充电工作的开启与关闭,同时分别接入控制芯片1输入的脉冲信号来控制自身通断,并通过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六电阻R26以及第二十四电阻R24对输入端脉冲信号进行阻抗调整,避免影响工作的正常。其中,第一MOS管Q3和第二MOS管Q4导通的情况下,无线充电线圈6处产生磁场,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第六十四电容C64、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三十三电阻R33将电流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1内,并利用多个相互并联的第五十五电容C55、第五十七电容C57、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三电容C13对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当手机放在无线充电线圈6上后,手机便会与无线充电线圈6之间产生交变磁场,因此,本电路中的电流将发生变化,则控制芯片1便根据反馈的电流变化来判断是否放入手机。

为对反馈的电流信号进行进一步整理,并尽可能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反馈的电流在输入控制芯片1之间还连接有反馈电路7,对于反馈电路7的机构如图3所示,即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驱动识别电路3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三十七电阻R37和第七十三电容C73与控制芯片1连接,第七十三电容C73与控制芯片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十电阻R40和第三十五电阻R35,第三十七电阻R37和第七十三电容C73之间分别通过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阻R9接地。本电路利用第五二极管D5实现稳压的效果并利用第八电容C8、第九电阻R9以及第七十三电容C73构成滤波电路,进而实现信号稳压滤波的处理,提升信号的精准和安全性。

进一步,为保护充电工作,防止过温工作,本实施例的控制芯片还连接有热敏电阻10和LED指示电路9,利用热敏电阻10实现充电温度检测,一旦发生温度过高则通过控制芯片1控制第一MOS管Q3和第二MOS管Q4实现无线充电的切断,并利用LED指示电路9对无线充电工作指示,利用LED指示电路9可以判断是否处于无线充电状态。而本实施例的LED指示电路9可采用如图4的电路结构,即包括三极管Q1、第一LED灯D20和第二LED灯D22,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十四电阻R44与控制芯片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LED灯D20和第二LED灯D22连接,第一LED灯D20通过依次串联的第十二电阻R23和第四十八电阻R48接入电源,第二LED灯D22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于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四十八电阻R48之间。

进一步优化,因一些手机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因此在此类手机放入到本实施例上时,不会与无线充电线圈6产生反应,因此也不具备自动控制马达5驱动,故为方便配合不具备无线充电的手机,控制芯片1还连接有触控按键8,用户可以操控触控按键8来实现对马达驱动控制。

此外,本实施例的控制芯片1为56QFN-WIRELESS控制器,控制芯片1的外围电路如图5所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