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推杆的电机轴阻尼自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020发布日期:2019-08-27 19:39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推杆的电机轴阻尼自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升降桌、升降椅、升降床等的电动推杆,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推杆的电机轴阻尼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推杆是根据升降桌、升降椅、升降床等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电动直线推动装置,一般的结构是电机轴输出端制成蜗杆,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设置在长螺杆上,长螺杆上套有被止转的螺母,这样,电机的高速转动就被转化成螺母相对低速的直线移动,作为输出运动的部件——推杆(或滑块)再与螺母相连或被制成一体。

这种电动推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具有自锁功能,比如桌面在被升起的过程中能够在任意高度停止,对于有些升降速度较慢的电动推杆,结构上由于螺杆的螺旋角小于自锁角度和/或蜗杆的螺旋角小于自锁角度,这种电动推杆本身具有自锁功能,但对于有些行程长、速度快的电动推杆,需要有大的导程,所设计的螺旋角大于自锁角,这样就需要在电动推杆上增加一自锁装置。

中国专利201510674454.1公开了一种电动推杆,包括电机和将电机输出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的齿轮减速装置,输出部件为直线运动的推杆或直线运动的滑块,在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作用于输出轴的阻尼装置;所述的阻尼装置的结构是包括至少两瓣的抱设在输出轴上的摩擦瓦,各瓣摩擦瓦贴紧输出轴之后摩擦瓦与摩擦瓦靠近处仍具有间隙,所述摩擦瓦的外圈套设有将摩擦瓦抱紧在输出轴上的螺旋弹簧,在摩擦瓦的轴向两端设有防止螺旋弹簧脱落的防脱凸台,并且至少一处的防脱凸台径向延伸成止转翅片,所述的止转翅片被设置在电机外壳上的挡块挡住以阻止摩擦瓦随输出轴转动。该电动推杆能克服现有电动推杆成本高、易损坏的问题,并且能较好地对电机轴进行自锁。

然而,上述专利201510674454.1所公开的电动推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如下缺陷:由于摩擦瓦的轴向两端均设有防脱凸台,即摩擦瓦的靠近电机转子的一端具有防脱凸台,防脱凸台的边缘具有较为凸起的棱角,因此,容易造成对电机转子的触碰干扰;并且,由于摩擦瓦的朝向电机转子的一端具有间隙和较为凸起的棱角,同样容易造成对电机转子的触碰干扰,而摩擦瓦与电机转子之间无隔挡,也容易造成摩擦瓦中的润滑油及摩擦产生的灰尘进入电机转子,造成转子运转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推杆的电机轴阻尼自锁装置,该阻尼自锁装置不仅制造成本低、经久耐用、能较好地对电机轴进行自锁,而且不会对电机转子造成触碰干扰,摩擦瓦与电机转子之间具有环形挡片,能够避免摩擦瓦中的润滑油及摩擦产生的灰尘进入电机转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推杆的电机轴阻尼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与安装于电机之内的一电机轴、一电机后端内盖、至少两瓣摩擦瓦及一环形挡片;所述至少两瓣摩擦瓦抱设在电机轴的后端,各瓣摩擦瓦贴紧电机轴之后,摩擦瓦与摩擦瓦靠近处仍具有间隙,所述摩擦瓦的外圈套设有将摩擦瓦抱紧在输出轴上的螺旋弹簧,在摩擦瓦的轴向后端设有防止螺旋弹簧脱落的防脱翅片,并且至少一处的防脱翅片径向延伸成止转翅片,所述止转翅片定位于所述电机后端内盖之内侧,以阻止摩擦瓦随电机轴转动;所述环形挡片套设于电机轴之外,且环形挡片紧贴摩擦瓦的轴向前端,环形挡片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旋弹簧的直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电机设有后支撑轴承及转子线圈,所述电机后端内盖、摩擦瓦及环形挡片依次安装于后支撑轴承及转子线圈之间的电机轴之外。

优选地,所述电机后端内盖的内侧设有挡块,所述止转翅片上设有与挡块相扣合的定位孔。进一步,所述挡块在后端盖上呈立起的“T”形块,所述止转翅片的定位孔为“T”形孔,“T”形孔的上横部朝向电机轴芯,“T”形孔的下竖部远离电机轴芯,所述“T”形孔的尺寸大于“T”形块的尺寸,所述止转翅片的“T”形孔的下竖部与“T”形块的下竖部扣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摩擦瓦上在与电机轴接触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储油槽。

优选地,所述电机之内设有用于容置环形挡片的挡片腔,该挡片腔抵顶环形挡片紧贴摩擦瓦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电机轴的轴向后端,只需要较小的扭矩,结构尺寸小,对阻尼材料的要求较低,制造成本低、经久耐用、能较好地对电机轴进行自锁;其二、本实用新型只在摩擦瓦的轴向后端设有防止螺旋弹簧脱落的防脱翅片,而在摩擦瓦的轴向前端没有设置防脱凸台或者防脱翅片,而是光滑的表面,并且在摩擦瓦的轴向前端安装套设于电机轴之外环形挡片,这样,摩擦瓦不会对电机转子造成触碰干扰,并且,摩擦瓦与电机转子之间具有环形挡片,能够避免摩擦瓦中的润滑油及摩擦产生的灰尘进入电机转子;其三、由于环形挡片紧贴摩擦瓦的前端,环形挡片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旋弹簧的直径,因此,环形挡片能够阻挡和防止螺旋弹簧从摩擦瓦的轴向前端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机后端内盖、摩擦瓦及环形挡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机后端内盖、摩擦瓦及环形挡片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机之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电机轴;3.电机后端内盖;4.摩擦瓦;5.环形挡片;6.螺旋弹簧;7.防脱翅片;8.后支撑轴承;9.挡块;1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推杆的电机轴阻尼自锁装置,包括电机1与安装于电机1之内的一电机轴2、一电机后端内盖3、至少两瓣摩擦瓦4及一环形挡片5;所述至少两瓣摩擦瓦4抱设在电机轴2的后端,各瓣摩擦瓦4贴紧电机轴2之后,摩擦瓦4与摩擦瓦4靠近处仍具有间隙,所述摩擦瓦4的外圈套设有将摩擦瓦4抱紧在输出轴上的螺旋弹簧6,在摩擦瓦4的轴向后端设有防止螺旋弹簧脱落的防脱翅片7,并且至少一处的防脱翅片7径向延伸成止转翅片,所述止转翅片定位于所述电机后端内盖3之内侧,以阻止摩擦瓦4随电机轴2转动;所述环形挡片5套设于电机轴2之外,且环形挡片5紧贴摩擦瓦4的轴向前端,环形挡片5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旋弹簧6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只在摩擦瓦的轴向后端设有防止螺旋弹簧脱落的防脱翅片,而在摩擦瓦的轴向前端没有设置防脱凸台或者防脱翅片,而是光滑的表面,并且在摩擦瓦的轴向前端安装套设于电机轴之外环形挡片,这样,摩擦瓦不会对电机转子造成触碰干扰,并且,摩擦瓦与电机转子之间具有环形挡片,能够避免摩擦瓦中的润滑油及摩擦产生的灰尘进入电机转子;由于环形挡片紧贴摩擦瓦的前端,环形挡片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旋弹簧的直径,因此,环形挡片能够阻挡和防止螺旋弹簧从摩擦瓦的轴向前端脱落。

如图3所示,所述电机1设有后支撑轴承8及转子线圈(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机后端内盖3、摩擦瓦4及环形挡片5依次安装于后支撑轴承8及转子线圈之间的电机轴2之外。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机后端内盖3的内侧设有挡块9,所述止转翅片上设有与挡块9相扣合的定位孔10。所述挡块9在后端盖上呈立起的“T”形块,所述止转翅片的定位孔10为“T”形孔,“T”形孔的上横部朝向电机轴芯,“T”形孔的下竖部远离电机轴芯,所述“T”形孔的尺寸大于“T”形块的尺寸,所述止转翅片的“T”形孔的下竖部与“T”形块的下竖部扣合在一起。所述摩擦瓦4上在与电机轴2接触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储油槽(图中未示出),储油槽中添加有润滑油脂,当电机正反转工作时,转速较高,润滑油脂被带动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摩擦瓦与轴之间形成润滑油膜,此时阻尼装置对电机轴的阻力较小,避免了电机功率的损耗。在电动推杆静止要被锁住时,电机不转,摩擦瓦被螺旋弹簧抱紧使润滑油脂被静止压进储油槽,此时摩擦面阻力增加实现阻尼装置的阻尼作用。所述电机1之内设有用于容置环形挡片5的挡片腔(图中未示出),该挡片腔抵顶环形挡片紧贴摩擦瓦的前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