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1258发布日期:2019-10-28 22:3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接地方式是采用软铜线将相邻两个组件相连接,具体是将铜线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镀锌螺栓上,通过镀锌螺栓、螺帽和垫片将软铜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组件的接地孔上,然后用软铜线将组件另一端接地孔与支架进行连接,由于支架与主接地网连接,从而组件与主接地网连接形成接地保护。

但是上述接地方法的相邻两个组件之间仅通过两者之间的单根软铜线相连接,只能够实现单根线路导通,当软铜线由于未压实而出现松动或脱落,或者螺栓螺帽等连接件生锈失效时,会影响组件的接地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接地方式只能够实现单根线路导通,使得组件的接地性能无法得到多重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结构,包括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连接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线包括位于其两端之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接地结构,采用连接件将连接线的两端相连接,使得连接线形成一个闭合结构,闭合的连接线具有与一个光伏组件相连的第一段和与另一个光伏组件相连接的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两者或者是第一段和第二段及两者之间的连接线可以形成一个导电路径,第一段、连接线一端、连接件、连接线另一端和第二段可以形成另一导电路径,即使连接线一端松动或脱落导致其所述的导电线路失效,也不会影响另一导电线路,保证了组件的接地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设有第一接地孔,所述连接线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接地孔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设有第二接地孔,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接地孔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段通过所述第一接地孔缠绕在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上;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第二接地孔缠绕在所述第二光伏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连接线还包括位于所述其一端和所述第一段之间的第三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连接线还包括位于所述其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第四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连接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第五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连接线由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

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光伏组件;2、第二光伏组件;3、连接线;4、连接件;5、第一段;6、第二段;7、第三段;8、第四段;9、第五段;10、第一接地孔; 11、第二接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接地结构,包括第一光伏组件1、第二光伏组件2、连接线3和连接件4。本实施例的第一光伏组件 1和第二光伏组件2为现有任意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因此本实施例不对第一光伏组件1和第二光伏组件2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和限定。

本实施例的连接线3由导电材质制成,导电材质一般为金属或者金属合金材料,本实施例的连接线3优选为导电性能良好的铜线。

本实施例的连接件4用于连接上述连接线3的两端,使得连接线3的两端导电连接,进而使得连接线3形成一个闭合结构,而本实施例的闭合的连接线3具有分别与上述两个光伏组件相连接的两部分,即,连接线3包括位于其两端之间的第一段5和第二段6,其中,第一段5与第一光伏组件1相连接,第二段6与第二光伏组件2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段5和第二段6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段相连接,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段5的端部也可以是上述的连接线3 的一端,或者是第一段5连接有其他连接段,其他连接段的外端为上述连接线3的一端,同理第二段6与连接线3另一端的结构形式也是如此。

上述结构的第一段5和第二段6两者或者是第一段5和第二段6及两者之间的连接线3可以形成一个导电路径,第一段5、连接线3一端、连接件 4、连接线3另一端和第二段6可以形成另一导电路径,即使连接线3一端松动或脱落导致其的导电线路失效,也不会影响另一导电线路,保证了组件的接地性能。

由于现有的光伏系统的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一般具有一定的预设距离,因此,本实施例的连接线3还包括第三段7、第四段8和第五段9,第三段7 位于连接线3的一端和第一段5之间,第四段8位于连接线3的另一端和第二段6之间,第五段9位于第一段5和第二段6之间的第五段9。

第一段5、第三段7、连接线3一端、连接件4、连接线3另一端、第四段8和第二段6依次连接形成一条导电路径,该导电路径与支架进行连接,由于支架与主接地网连接,从而组件与主接地网连接形成接地保护。第一段 5、第五段9和第二段6形成另一条导电路径,同理,该导电路径也和支架进行连接,使得组件与主接地网形成接地保护。

基于上述结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连接线3与光伏组件的连接方式是通过镀锌螺栓、螺帽和垫片作为连接件4而实现的,将连接线3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镀锌螺栓上,并且将镀锌螺栓、螺帽和垫片和光伏组件接地孔相配合,以固定连接线3的两端。该结构不仅容易出现背景技术中描述的螺栓锈蚀问题,而且在组件接地孔处进行压接,施工作业空间小,导致链接不便,而且更容易出现连接线3未压实而脱落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还对连接线3 与光伏组件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

具体的,也是在第一光伏组件1设有第一接地孔10,第二光伏组件2 设有第二接地孔11,但本实施例将连接线3一端穿过第一接地孔10,并且将第一段5通过第一接地孔10缠绕在第一光伏组件1上;同样的,连接线3 的另一端也穿过第二接地孔11,使得第二段6穿过第二接地孔11缠绕在第二光伏组件2上,该结构不仅操作方便,而且避免了螺栓锈蚀或连接线3未压实导致的断路问题,进一步保证了组件的接地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例的连接线3的缠绕方式并非如图1中所示,连接线可以由其任意一端多次通过第一接地孔10和第二接地孔11缠绕在第一光伏组件 1和第二光伏组件2上,以形成多次来回缠绕结构,这样可以形成2个及以上导电路径,以连接线来回缠绕两圈为例,首先将连接线的一端穿过第一接地孔,将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接地孔,然后再将连接线的一端穿过第二接地孔,随后再将连接线的一端穿过第一接地孔,最后将连接线的一端和另一端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此种缠绕结构可以形成2个导电路径,更加能够保证组件的接地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