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1255发布日期:2019-10-28 22:3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



背景技术:

双玻组件,是指由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由于双玻组件的背面同样可以吸收光线并产生电能,与传统的光伏组件相比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因而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目前双玻组件的背面发电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现有技术中提升双玻组件的背面发电效率主要是通过在双玻组件的背表面设置反光装置来实现的,反光装置由于受到组件的遮挡,获取的光线较为有限,限制了双玻组件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用以在提升双玻组件对太阳辐射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利用检修通道区域,该系统包括多排顶部具有光导板及双玻组件的光伏支架,其中:

所述光导板及所述双玻组件沿所述光伏支架顶部朝向依次具有间隔的设置;

所述光导板面向所述双玻组件的背表面,包括沿所述光伏支架纵向依次设置的可吸收光线的第一区域及可导出光线的第二区域,所述光导板可沿所述光伏支架纵向相对于所述双玻组件平行移动并将所述第一区域探出所述双玻组件的覆盖范围。

具体实施中,各排所述光伏支架顶部具有多组沿横向对应设置的所述光导板及所述双玻组件,各组内所述光导板与所述双玻组件的宽度相等。

具体实施中,所述光伏支架包括牵引装置及沿纵向设置于顶部的滑动轨道,各所述光导板沿所述光伏支架横向的两端卡合于所述滑动轨道内部,可通过所述牵引装置在所述滑动轨道内移动。

具体实施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卷轴、柔性绳索及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纵向两端的滑轮座内部,所述柔性绳索绕过所述滑轮,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光导板;所述卷轴可通过绕卷所述柔性绳索以牵拉移动所述光导板。

具体实施中,所述卷轴通过轴承沿所述光伏支架横向设置于所述光导板底部,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伏支架的横向长度,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中,所述滑动轨道包括滑条及顶块,所述顶块与所光导板的上表面及两端接触,所述滑条与所述光导板下表面接触。

具体实施中,所述滑动轨道为工程塑料材质滑动轨道。

具体实施中,所述光导板内部具有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的光入射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光导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中,所述光导纤维的光入射端及光导出端均垂直于所述光导板的正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在光伏支架的顶部依次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光导板及双玻组件,光导板具有沿光伏支架纵向依次设置的可吸收光线的第一区域及可导出光线的第二区域,光导板可沿光伏支架纵向相对于双玻组件平行移动并将第一区域探出双玻组件的覆盖范围。该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双玻组件正表面吸收太阳光线的情况下将太阳光线引导至双玻组件的背表面,使得双玻组件的双面均可以获取太阳光线,充分发掘了双玻组件的发电潜能,大幅度的提升了双玻组件的发电量。同时,可移动的光导板可以在检修时移动至光伏组件底部,即可利用屋面检修通道空间,也不妨碍工作人员维护光伏组件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导板的移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的前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卷轴与柔性绳索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划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导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实用新型人考虑到屋顶各排组件之间的检修通道在非检修时间对阳光的利用率不高,因而提出了一种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用以在提升双玻组件对太阳辐射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利用检修通道区域,该系统包括多排顶部具有光导板200及双玻组件100的光伏支架,其中:

所述光导板200及所述双玻组件100沿所述光伏支架顶部朝向依次具有间隔的设置;

所述光导板200面向所述双玻组件100的背表面,包括沿所述光伏支架纵向依次设置的可吸收光线的第一区域210及可导出光线的第二区域220,所述光导板200可沿所述光伏支架纵向相对于所述双玻组件100平行移动并将所述第一区域210探出所述双玻组件100的覆盖范围。

具体实施中,光伏支架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光伏支架顶部边框沿双玻组件100底部横向可以具有一缺口,光导板200可以从该缺口探出。

具体实施中,一排光伏支架顶部设置的光导板200及双玻组件100的数量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2所示,各排所述光伏支架的横向长度可以与屋面的大小相匹配,同时,为了更好地使所述双玻组件100吸收太阳光线,提升发电效率,各排所述光伏支架顶部可以具有多组沿横向对应设置的所述光导板200及所述双玻组件100,各组内所述光导板200与所述双玻组件100的宽度相等。

具体实施中,光导板200沿光伏支架纵向移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为了保证光导板200移动平稳,如图1、图2所示,所述光伏支架可以包括牵引装置及沿纵向设置于顶部的滑动轨道310,各所述光导板200则可以沿所述光伏支架横向的两端卡合于所述滑动轨道310内部,可通过所述牵引装置在所述滑动轨道310内移动。

具体实施中,牵引装置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所述牵引装置可以包括卷轴320、柔性绳索330及滑轮340,所述滑轮340用于改变柔性绳索330的牵拉方向,其可以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纵向两端的滑轮座341内部(与所述滑动轨道310对应设置),所述柔性绳索330则可以绕过所述滑轮340,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光导板200;所述卷轴320可通过绕卷所述柔性绳索330以牵拉移动所述光导板200,使所述光导板200沿所述光伏支架纵向移动。

具体实施中,卷轴320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卷轴320可以通过轴承321沿所述光伏支架横向设置于所述光导板200底部,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伏支架的横向长度,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设置该驱动机构时,卷轴320一端与光伏支架的一端对齐,另一端则探出光伏支架,通过减速器与驱动机构连接以获取驱动机构提供的扭转力;再例如,各组所述双玻组件100与光导板200可以单独在底部设置一卷轴320,以使各光导板200单独移动,在检修一局部故障时不影响其他双玻组件100的发电效率。驱动机构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电动马达。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柔性绳索330两端受力均匀,所述卷轴320可以设置于所述双玻组件100的中心位置。

具体实施中,滑动轨道310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3所示,所述滑动轨道310可以包括滑条311及顶块312,所述顶块312与所光导板200的上表面及两端接触,所述滑条311与所述光导板200下表面接触。设置时,顶块312可以固定在双玻组件100纵向两端边框内,滑条311则可以固定在双玻组件100纵向两端的下边框上,顶块312与滑条311中间形成以可以容纳光导板200的呈U形的滑动轨道310,光导板200则可以在滑动轨道310内低摩擦滑动。安装滑动轨道310时,则可以使用压块360将双玻组件100、顶块312及滑块311依次压紧于沿光伏支架横向平行设置的多个导轨350之上。

具体实施中,滑动轨道310材质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所述滑动轨道310可以为工程塑料材质滑动轨道。工程塑料材质可以进一步降低光导板200与滑动轨道310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其自润滑的性质还可以不需日常保养,降低该系统的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中,光导板200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6所示,所述光导板200内部具有光导纤维230,所述光导纤维230的光入射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210,光导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220。

具体实施中,为提升光导效率,如图6所示,所述光导板200内部可以具有多条平行设置的光导纤维230,进一步的,所述光导纤维230的光入射端及光导出端可以均垂直于所述光导板200的正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在光伏支架的顶部依次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光导板200及双玻组件100,光导板200具有沿光伏支架纵向依次设置的可吸收光线的第一区域210及可导出光线的第二区域220,光导板200可沿光伏支架纵向相对于双玻组件100平行移动并将第一区域210探出双玻组件100的覆盖范围。该具有可移动光导板的双玻组件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双玻组件100正表面吸收太阳光线的情况下将太阳光线引导至双玻组件100的背表面,使得双玻组件100的双面均可以获取太阳光线,充分发掘了双玻组件100的发电潜能,大幅度的提升了双玻组件100的发电量。同时,可移动的光导板200可以在检修时移动至光伏组件底部,即可利用屋面检修通道空间,也不妨碍工作人员维护光伏组件系统。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