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2419发布日期:2019-09-24 23:5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获取娱乐信息是大多数消费者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在诸如沙滩浴场等室外场所,供电线路布设并不方便;为了满足在此类场所休闲娱乐时智能设备的长时间待机,用户多会携带诸如充电宝一类便携式充电设备;但便携式充电设备的重量和体积一般均较大,使得用户户外休闲体验性降低。

目前,已有设备厂商研发用于室外休闲娱乐场所使用的太阳能充电装置,此类太阳能充电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利用储能单元存储太阳能电池发电产生的电能,并为用户提供可供设备充电的USB接口等。在使用此类太阳能充电装置时,用户需要自备连接电子设备和USB接口的充电线,而实际应用中可用度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户外充电携带不便或者充电时需要另备辅助设备才能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和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壳体、储能单元、充电插头、插头锁具和充电线;

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电连接;

所述壳体形成容纳所述储能单元、所述插头锁具和所述充电线的容腔;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插头固定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腔和所述插头固定槽的插锁孔和过线孔;

所述充电插头的形状与所述插头固定槽的形状匹配;所述充电插头的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和锁定插槽;

所述插头锁具包括插销和电插锁;所述电插锁断电时,所述插销经由所述插锁孔伸入所述插头固定槽内;所述电插锁通电时,所述插销回缩至所述插锁孔;

所述充电线穿过所述过线孔,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插头锁具包括平移锁扣和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平移锁扣包括本体部和斜面导向部;

所述插销固定在所述本体部面向所述插锁孔的一端;所述插销的自由端设置面向插头固定槽开口的按压斜面;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部搭接,压缩产生的弹性力使所述插销伸入至所述插头固定槽内;

所述电插锁的伸缩轴自由端设置有斜面推动部;所述电插锁通电时,所述伸缩轴带动所述斜面推动部压靠所述斜面导向部,使所述本体部进一步地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插销经由所述插锁孔伸入所述锁定插槽内。

可选的,所述充电插头和/或所述插头固定槽的表面设置有弹出部件;

所述弹出部件用于在所述插销回缩至所述插锁孔时,将所述充电插头的至少部分推出所述插头固定槽。

可选的,所述功能组件包括绕线卷轮和卡线组件;

所述绕线卷轮和所述卡线组件均位于所述容腔内;

所述绕线卷轮包括绕线部、发条部、固定导电件和滑动导电件;所述充电线卷绕在所述绕线部上;随所述充电线相对所述绕线部解缠绕长度的增加,所述发条部的弹性形变程度逐渐增加;

所述固定导电件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所述转动导电件固定在所述绕线部上,并与所述充电线的内侧端电连接;所述绕线部转动时,所述转动导电件与所述固定导电件滑动接触;

所述卡线组件包括杠杆件和第二弹性部件;

所述杠杆件与所述壳体枢接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杠杆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形变而使所述杠杆件的第一端压靠所述充电线。

可选的,所述卡线组件包括按压件和第三弹性部件;

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按压孔;

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按压件连接,所述第三弹性部件压缩变形而使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伸出所述按压孔;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杠杆件的第二端搭接。

可选的,包括承载组件;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电池支架、基座、铰接轴、支杆、第四弹性部件和解锁组件;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杆安装孔;

所述支杆安装在所述支杆安装孔内,内侧端与所述解锁组件搭接;在所述解锁组件的限位下,所述支杆的外侧端伸出所述支杆安装孔,并且使所述第四弹性部件压缩变形;

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铰接轴枢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铰接轴面向所述支杆安装孔的周侧面侧设置有凹槽;

所述太阳能电池固定在所述电池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内部设置有容置腔,表面设置有通孔;

所述解锁组件包括按钮和第五弹性部件;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五弹性部件均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五弹性部件搭接;在所述第五弹性部件的压缩弹性力作用下,所述按钮伸出所述通孔;

所述按钮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由靠近所述第五弹性部件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五弹性部件的一端,所述导向斜面到所述支杆安装孔的距离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承载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承载组件连接的中心轴;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组件可以相对所述中心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容置腔,表面设置有通孔;

所述解锁组件包括按钮和第五弹性部件;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五弹性部件均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五弹性部件搭接,在所述第五弹性部件的压缩弹性力作用下,所述按钮伸出所述通孔;

所述按钮的侧壁设置有深度平滑过渡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在所述按钮被按时,导向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支杆向所述按钮的中间移动。

可选的,包括中心轴、多个电池支架、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多个铰接轴、支杆、第四弹性部件和解锁组件;

所述第一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基座的上表面设置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通过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第一基座可以相对所述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基座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基座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内部均设置有容置腔,表面均设置有支杆安装孔;

所述解锁组件包括第一按钮、第六弹性部件、第二按钮和第五弹性部件;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六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容置腔中;所述第二按钮和所述第五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的容置腔中;

所述第一按钮在所述第五弹性部件的压缩弹性力作用下伸出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按钮在第五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伸出所述第三通孔,并伸入到所述第一通孔中;

所述支杆安装在所述支杆安装孔内,内侧端与所述第一按钮或者所述第二按钮搭接;在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的限位下,所述支杆使所述第四弹性部件压缩变形;

各个所述电池支架分别与一个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铰接轴枢接在所述第一基座或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铰接轴面向所述支杆安装孔的周侧面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杆的外侧端伸入到所述凹槽内;

所述第一按钮的周侧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在所述第一按钮被按压时,导向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支杆向中心轴侧移动;

所述第二按钮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由靠近所述第五弹性部件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五弹性部件的一端,所述导向斜面到所述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按钮被按压的同时挤压所述第二按钮向所述第二基座的容置腔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中,功能组件包括充电插头,设置在壳体上的插头安装槽,以及实现充电插头在功能壳体上固定的插头锁具;插头锁具实现了电插锁的固定;充电插头和储能单元通过充电线连接。这样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中,用户无需配备充电线等外部辅助设备即可实现对用电设备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功能组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功能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3是功能组件部分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插头锁具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功能组件另一区域部分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绕线卷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发电部件示意图;

图8是发电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1-太阳能电池,12-壳体,121-容腔,122-插头固定槽,123-插锁孔,124-过线孔,125-按压孔,13-储能单元,14-充电插头,141-锁定插槽,15-插头锁具,151-插销,152-电插锁,153-平移锁扣,154-本体部,155-斜面导向部,156-第一弹性部件,157-斜面推动部,16-充电线,17-弹出部件,18-绕线卷轮,181-绕线部,182-发条部,183-固定导电件,184转动导电件,185-卷轮壳体,19-卡线组件,191-杠杆件,192-第二弹性部件,193-按压件,194-第三弹性部件,20-中心轴,21-电池支架,22-第一基座,222-第二通孔,23-第二基座,24-铰接轴,25-支杆,26-第四弹性部件,27-第一按钮,271-竖向导向槽,272-横向导向槽,28-第六弹性部件,29-第二按钮,291-导向斜面,30-第五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发电组件和功能组件;发电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11,其设置在诸如太阳伞等设备的向光面侧,用于接收光照并将光辐射能转换为电能。功能组件放置在太阳伞的背光面侧,用于存储电能和实现其他功能。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功能组件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功能组件爆炸示意图;图3是功能组件部分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功能组件包括壳体12、储能单元13、充电插头14、插头锁具15和充电线16。

壳体12为功能组件的外壳部分,其用于固定和连接其他部件。壳体12形成一内腔,前述的储能单元13、充电插头14、插头锁具15均放置在壳体12的内腔中;在壳体12的表面还设置有插头固定槽122,插头固定槽122用于固定充电插头14。另外,壳体12上还设置有插锁孔123和过线孔124,插锁孔123和过线孔124均连通前述的内腔和插头固定槽122。

充电插头14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和锁定插槽141;充电插头14用于和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直接连接,锁定插槽141用于和插头锁具15配合而实现充电插头14在插头固定槽122内的固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插头14上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例如可以设置USB 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等符合当前主流电子设备应用的接口。

插头锁具15包括插销151和电插锁152;电插锁152包括电磁部件、活动轴;此外,插头锁具15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156。在电磁部件通电时,电磁部件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活动轴克服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而伸出;在电磁部件断电时,弹性部件的回弹力使得活动轴回缩。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磁部件动作时,插销151对应的相对插锁孔123移动,伸入或者伸出插头固定槽122。具体的:在电插锁152断电时,插销151经由插锁孔123伸入到插头固定槽122内;在电插锁152通电时,插销151从插头固定槽122内缩回。

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插头14的形状与插头固定槽122的形状匹配,在充电插头14放入到插头固定槽122内,充电插头14上的锁定插槽141和壳体12上的插锁孔123相对,插头锁具15的插销151经过插锁孔123伸入到充电插头14的锁定插槽141内,实现充电插头14在插头固定槽122内的固定。

充电线16用于连接储能单元13和充电插头14上的充电接口。具体的,充电线16穿过过线孔124,一端与充电接口连接,另一端和储能单元13连接。

结合前述机构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可以应用在室外环境中。当用户需要使用太阳能充电装置为电子设备充电时,用户通过控制电插锁152动作,使得插销151解除对充电插头14的锁定,用户可以拿取充电插头14并拉动充电线16,使得充电插头14连接电子设备而为电子设备充电。即,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用户无需专门另备充电线。

应当注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充电线16长度较长,能够满足正常应用的拉伸需求。

图4是插头锁具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见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中,插头锁具15还包括平移锁扣153和第一弹性部件156。平移锁扣153设置在壳体12内腔中,且夹设在壳体12的外侧壁和插头容置槽的侧壁之间;平移锁扣153包括本体部154和斜面导向部155;插销151固定在本体部154面向插锁孔123的一端,可以在本体部154的带动下伸出插锁孔123外。斜面导向部155设置在本体部154远离插销151的一端。

前述的第一弹性部件156的一端与本体部154与设置插销151相对的一面搭接,另一端与壳体12的外侧壁连接,并且在本体部154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56压缩产生的弹性力使得插锁伸入到插头固定槽122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插锁152的伸缩轴自由端还设置有斜面推动部157,斜面推动部157与平移锁扣153中的斜面导向部155相对的设置;在电插锁152通电、伸缩轴带动斜面推动部157远离电磁部件移动时,斜面推动部157压靠斜面导向部155,使得平移锁扣153向远离插锁孔123的位置移动,带动插销151伸出插头固定槽122,并使得平移锁扣153进一步的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56。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插锁152利用平移锁扣153和第一弹性部件156解除插销151对充电插头14的锁定。

另外,在插销151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按压斜面,按压斜面设置在充电插头14面向插头固定槽122的开口面。在充电插头14再次放置在插头固定槽122时,只需要将充电插头14向插头固定槽122内按压,在导向斜面291的作用下,插销151推动平移锁扣153移动,使得第一弹性部件156被进一步的压缩。在充电插头14完全放置到插头固定槽122内、锁定插槽141正对插锁孔123后,充电插头14不再向插销151施加作用力,在第一弹性部件156的弹性力作用下,平移锁扣153移动至贴合插头固定槽122的侧壁,使得插销151伸出至充电插头14的锁定插槽141内。

在前述锁定过程中,无需使得电插锁152通电,提高了插头锁具15的实用性,也方便了用户使用完充电插头14后对充电插头14进行复位操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头锁具15也可以不设置前述的平移锁扣153,而是直接将插销151设置在电插锁152的伸缩轴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插头固定槽12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弹出部件17;在充电插头14固定在插头固定槽122内时,弹出部件17被压缩;而当插头锁具15解除对充电插头14的锁定时,在弹出部件17的作用下,充电插头14至少部分被推出插头固定槽122,便于用户拿取充电插头14。

具体应用中,弹出部件17可以被设置成注入Pogo Pin母头的部件;同时,在充电插头14上设置注入Pogo Pin公头的部件;利用Pogo Pin中的弹性机构实现充电插头14的弹出,并利用Pogo Pin部件的触点判断充电插头14是否被拔出,继而控制是否向充电插头14中的充电接口供电。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述的弹出部件17也可以设置在充电插头14上。

图5是功能组件另一区域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功能组件还包括绕线卷轮18和卡线组件19;绕线卷轮18和卡线组件19均设置在容腔121中。

绕线卷轮18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2的容腔121内。图6是绕线卷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绕线卷轮18包括绕线部181、发条部182、固定导电件183和转动导电件184;充电线16可以卷绕在绕线部181上,在外力牵拉作用下,充电线16可以带动绕线卷轮18转动,并且从绕线部181上解缠绕。在充电线16从绕线部181上解缠绕时,发条部182在绕线部181的作用下弹性形变程度逐渐地增加。

固定导电件183与壳体12固定连接,并与储能单元13电连接;转动导电件184固定在绕向部181上,并与充电线16的内侧端电连接。当绕线部181转动时,转动导电件184随之转动,并始终与固定导电件183滑动接触。如此,充电线16可以始终与储能单元13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绕线卷轮18还包括卷轮壳体185;前述的固定导电件183为固定在卷轮壳体185上的电路板,转动导电件183也为一电路板;在固定导电件183面向转动导电件184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导电圆环,两个导电圆环分别与储能单元13的两个输出端连接;转动导电件184上设置有两个接触触点,两个接触触点分别与两个导电圆环滑动连接,充电线16的内侧端分别与两个接触触点电连接。具体应用中,转动导电件184上的两个接触触点可以采用前述的Pogo Pin公头。

采用前述的结构,在充电线16从绕线卷轮18上解缠绕至任何程度,充电线16均可以通过固定导电件183、转动导电件184与储能单元13连通,也就是充电线16在任何拉出长度下均可以通电。

卡线组件19包括杠杆件191和第二弹性件192。杠杆件191与壳体12枢接连接;杠杆件191包括位于枢接轴一侧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枢接轴另一侧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压靠充电线16。

第二弹性件192与杠杆件191连接,其发生弹性变形而使得杠杆件191的第一端压靠充电线16,实现充电线16的位置固定,避免充电线16因为发条部182释放弹性形变能量而卷绕至绕线部181,以致使得充电插头14牵拉用户的用电设备。

而当通过按压杠杆件191的第二端、克服第二弹性件192的弹性力作用而解除第一端对充电线16的压靠时,发条部182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充电线16在绕线部181上的卷绕;而当有大于发条部182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作用时,充电线16进一步地从绕线部181解缠绕,并且发条部182的弹性形变程度进一步地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中,卡线组件19还包括按压件193和第三弹性部件194。另外,在壳体12的表面设置按压孔125。按压件193被设置在内腔对应按压孔125的位置处;第三弹性部件194作用在按压件193远离按压孔125的一端,使得按压件193的第一端可以伸出按压孔125;另外,按压件193远离按压孔125端部的部分位置还与杠杆件191的第二端搭接。当用户按压按压件193,使得按压件193克服第三弹性部件194的弹性力向内腔内移动时,按压件193推动杠杆件191转动,使得杠杆件191解除对充电线16的锁定。

采用前述的结构,用户在使用充电插头14时,通过按压按压件193,使得杠杆件191接触对充电线16的锁定,用户既可以通过牵拉充电线16、克服绕线卷轮18中发条部182产生的弹性力而使得充电线16伸出壳体12;而在充电线16伸出壳体12的长度合适后,用户接触对按压件193的按压,杠杆件191恢复至原位而在此对充电线16锁定,避免发条部182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充电线16在绕线卷轮18上的缠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线组件19也可以不设置前述的按压件193和第三弹性部件194,而是直接使杠杆件191的第二端伸出壳体12的按压孔125。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绕线卷轮18上可以设置检测绕线部181转动圈数的部件,以检测充电线16的伸出量、确定用户操作是否符合常规需求。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中,功能组件还可以包括控制部件和无线通信部件;无线通信部件用于接收以无线形式发送的控制指令,使得控制部件能够控制电插锁152是否工作、是否向充电插头14提供电能。另外,控制部件还可以监控储能单元13的充放电状态、用户的充电时间、用户使用后是否将充电插头14放置到插头固定槽122内,继而使得运营方能够根据相应的数据生成收费数据。

除了提供前述的部件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还包括承载组件;承载组件用于承载太阳能电池11,将太阳能电池11固定在诸如遮阳伞的伞顶等位置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组件可以折叠;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组件也可以以不折叠的形式制作。图7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发电部件示意图,图8是发电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的,承载组件包括中心轴20、电池支架21、第一基座22、第二基座23、铰接轴24、支杆25和解锁组件。其中,电池支架21、铰接轴24和支杆25的数量均为多个。

前述的太阳能电池11分别固定在各个电池支架21上,用于实现太阳伞的展开等功能。而各个电池支架21均与对应的铰接轴24固定连接。

第一基座22和第二基座23均安装在中心轴20上,并且第一基座22和第二基座23至少之一可以相对中心轴20转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基座23固定在中心轴20上,第一基座22可以相对第二基座23转动。具体的,第一基座22的下表面与第二基座23的上表面贴合,并相对第二基座23转动。

第一基座2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222;第二基座2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

第一基座22和第二基座23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置腔,前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222与第一基座22的容置腔连通;前述的第三通孔与第二基座23的容置腔连通。另外,在第一基座22和第二基座23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杆安装孔,并且支杆安装孔也使容置腔与外界连通。

解锁组件包括第一按钮27、第二按钮29、第五弹性部件30和第六弹性部件28。其中,第一按钮27和第六弹性部件28设置在第一基座22的容置腔中,第二按钮29和第五弹性部件30设置在第二基座23的容置腔中。

如图7所示,第一按钮27设置在第六弹性部件28和第一基座22的上表面之间,使得第六弹性部件28压缩;在第六弹性部件28的压缩弹性力作用下,第一按钮27部分伸出第一通孔,并卡设在第一基座22的上表面上。同样的,在第六弹性部件28的作用下,第二按钮29伸出第二基座23上表面的第三通孔,并且伸入到第一基座22下表面的第三通孔中。

前述的支杆25安装在支杆安装孔中,内侧端与第一按钮27或者第二按钮29的侧壁搭接,并且在第一按钮27或者第二按钮29的挤压下,支杆25使得第四弹性部件26压缩变形,并且支杆25的外侧端可以伸出支杆安装孔。

在第一按钮27的周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用于在第一按钮27被按压时,导向使得安装在第一基座22上的支杆25向中心轴20侧移动;第二按钮29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291,导向斜面291用于导向安装在第二基座23上的支杆25向中心轴20侧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按钮27上的导向槽包括竖向导向槽271和横向导向槽272;竖向导向槽27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中心轴20的延伸方向,横向导向槽27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竖向导向槽271的深度不变,横向导向槽272的深度在与竖向导向槽271相交的地方最小,向两侧延伸方向逐渐地增大。

另外,第一按钮27是横截面为圆环形的按钮,其可以相对第一基座22转动。在按压第一按钮27,使得支杆25的内侧端移动至竖向导向槽271和横向导向槽272相交的位置处后,转动第一按钮27,支杆25进入到横向导向槽272内,并且在第六弹性部件28的作用下始终抵靠横向导向槽272的侧壁;即此时,设置在第一基座22上的支杆25向中心轴20侧移动。

在第一按钮27被按压的同时,第一按钮27压靠第二按钮29,使得第二按钮29带动第五弹性部件30被压缩。由靠近第五弹性部件30的一端到远离第五弹性部件30的一端,导向斜面291到中心轴20的距离逐渐地减小;因此,按压第一按钮27至一定程度时,安装在第二基座23上的支杆25沿着导向斜面291向中心轴20侧移动。

前述的各个铰接轴24均枢接在第一基座22或者第二基座23的侧面,并且,铰接轴24面向支杆安装孔的周侧面设置有凹槽;支杆25的外侧端伸入到凹槽内。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按压第一按钮27至特定的位置时,位于第二基座23上的支杆25首先向中心轴20侧移动,使得支杆25的外侧端脱离铰接轴24上的凹槽,铰接轴24带动对应的电池支架21转动而收折;随后,转动第一按钮27,位于第一基座22上的支杆25沿着横向导向槽272向中心轴20侧移动,使得支杆25的外侧端脱离铰接轴24上的凹槽,位于第一基座22上电池支架21因此收折。

可以想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横向导向槽272被设置成大于45度中心角后,第一基座22和第二基座23上对应的电池支架21可以收折至重叠状态。

采用前述的承载组件,通过按压第一按钮27即可以实现第一基座22和第二基座23上电池支架21的收折;并且,两个基座上的电池支架21可以设置成较大的尺寸,继而能够安装更多的太阳能电池11,实现充电装置功率的增强。并且,采用前述结构的承载组件,第二基座23上的电池支架21被收折后,再转动第一按钮27,使得第一按钮27带动第一基座22转动,第一基座22上的电池支架21才能收折。

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组件也可以设置成诸如第一基座22或者第二基座23的结构,并且,在承载组件仅包括第一基座22的情况下,第一基座22上仅设置上侧面的第一通孔。

具体的,另外的一种形式的承载组件包括电池支架、基座、铰接轴24、支杆25、第四弹性部件26和解锁组件;第一基座22上设置有支杆安装孔;

支杆25安装在支杆安装孔内,内侧端与解锁组件搭接;在解锁组件的限位下,支杆25的外侧端伸出支杆安装孔,并且使第四弹性部件26压缩变形;

电池支架21与铰接轴24固定连接,通过铰接轴24枢接在基座上;铰接轴24面向支杆安装孔的周侧面上设置有凹槽;

太阳能电池11固定在电池支架21上。

其中,解锁组件包括按钮和第五弹性部件30;按钮和第五弹性部件30均安装在容置腔内;按钮和第五弹性部件30搭接,在第五弹性部件30的压缩弹性力作用下伸出通孔。

所述按钮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斜面291,由靠近第五弹性部件30的一端到远离第五弹性部件30的一端,导向斜面291到支杆安装孔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承载组件为前述结构的情况下,承载组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承载组件通过中心轴20连接,至少一个承载组件可以相对中心轴20转动而实现前述的收折。

在采用前述结构形式的承载组件的情况下,只要按压按钮、克服第五弹性部件30的弹性力而使得按钮移动,支杆25沿着按钮的侧壁的导向斜面291向按钮中心轴处移动,即可以解除对电池支架21的锁定。而在设置两个前述承载组件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其中一个承载组件上的电池支架21收折后,再转动另外一个承载组件,再使安装在其上的电池支架21收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中,功能组件包括充电插头,设置在壳体上的插头安装槽,以及实现充电插头在功能壳体上固定的插头锁具;插头锁具实现了电插锁的固定;充电插头和储能单元通过充电线连接。这样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中,用户无需配备充电线等外部辅助设备即可实现对用电设备充电。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