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冷却系统埋置的电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2485发布日期:2019-10-13 01:1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冷却系统埋置的电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式冷却系统埋置的电机壳。



背景技术:

水冷电机壳是在电机的金属壳上布置水道冷却系统,通过流水带走电机壳内部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机内部温度。现在大部分的水冷电机壳采用砂芯和重力铸造水冷电机壳,制造出来的水冷电机壳的水道之间存在贯通的潜在风险,同时电机壳内水道会有沙子,无法完全清除干净,同时出砂孔还需要进行封堵,无法保证100%不漏气;综上所述,传统的制造方法工艺复杂,合格品直通率低,焊接工艺无法保证100%不漏气,所以需要一种新结构的电机壳来改变这一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旋式冷却系统埋置的电机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螺旋式冷却系统埋置的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包括外壳和埋置在外壳内的冷却系统;

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横纵相间的散热楞;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主管,所述主管为螺旋向上的管道,并在主管的顶管和底端垂直向外设置两个水嘴作为出水口和进水口;主管每旋转50°-60°在旋转的上下相邻主管之间设置有一垂直的支管,所述支管和与其上下相邻主管相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的材料为紫铜。

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中的主管和支管为方管。

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的主管内壁设置有若干凸起,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将原本平滑管中的层流变为紊流,紊流使各层流体质点之间剧烈混合,使换热效果大大增强。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材料为铝。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主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螺旋式冷却系统埋入电机壳中,避免了传统的砂芯和重力铸造存在的水道堵塞,水道内有沙子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在螺旋的主管间设置有若干支管,起到了支撑主管的作用,加强了整个电机壳的强度,同时还增大了冷却系统和外壳内壁的接触面积,加强了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上下两端设置有水嘴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在铸造的时候可以借助水嘴对整个冷却系统进行固定。

4.本实用新型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横纵相间的散热楞,增大了外壳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同时也可以视为加强筋,提高了外壳的整体强度。

5.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制作工艺,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预防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品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示意图;

图3为主管内壁截面图;

1.外壳 2.冷却系统 3.散热楞 4.主管 5.支管 6.进水口 7.出水口 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螺旋式冷却系统埋置的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包括外壳1和埋置在外壳内的冷却系统2;

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横纵相间的散热楞3;

所述冷却系统2包括主管4,所述主管4为螺旋向上的管道,并在主管4的顶管和底端垂直向外设置两个水嘴作为出水口7和进水口6;主管4每旋转50°-60°在旋转的上下相邻主管4之间设置有一垂直的支管5,所述支管5与其上下相邻主管4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2的材料为紫铜,冷却系统中的主管4和支管5为方管,冷却系统2的主管4内壁设置有若干凸起8,所述外壳1的材料为铝,所述进水口6、出水口7和主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冷却系统埋置的电机壳制造方法为首先将两个水嘴和主管4焊接好,利用焊接好的两个水嘴将整个冷却系统2固定在模具中,然后利用重力浇注法使铝液包紧冷却系统2,使外壳1和冷却系统2紧密贴合,然后静置冷却,拆除模具完成电机壳的浇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