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控制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857发布日期:2020-01-15 01:09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电力电子控制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力电子控制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大功率的交流电机(例如感应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广泛地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在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中,电力电子控制器(powerelectronicunit,peu)将由动力电池输入的直流高压电逆变为交流高压电作为驱动电机的电流输入。同时,作为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与驱动电机控制电路,peu接收例如由整车控制器vcu(vehiclecontrolunit)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peu还针对电机温度、速度、功率等信号做出相应反馈,再将信号反馈给vcu和驱动电机,从而起到对驱动电机控制作用。

如图1所示,包含导电端子的连接器连接至peu,由此实现控制信号的传输。在通常的装配过程中,导电端子通过连接器连接至peu内部的功率模块,而由于支撑连接器的peu外壳受到挤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会导致peu外壳的变形,以及使得信号端子与功率模块之间的连接不可靠,进而影响peu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其能够实现导电端子与电力电子控制器功率模块之间良好的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包括

支承板,贯穿所述支承板的上下表面设置若干个第二槽孔,每个所述第二槽孔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电力功率模块,其位于所述支承板的下面且包括端子孔;

若干个连接器,每个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个导电端子,所述若干个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压入针,每个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导电端子的压入针穿过所述若干个第二槽孔并压入连接至所述电力功率模块的端子孔,所述绝缘本体抵压于所述槽孔的第一边缘的上面和第二边缘的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二槽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贯穿所述所述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若干个加强筋,所述第一本体抵压于所述槽孔的第一边缘的上面,所述第二本体抵压于第二边缘的上面;所述若干个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加强筋与所述若干个导电端子相互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若干个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所述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板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导电端子的压入针不接触所述支承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为4针脚和/或为6针脚。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方面揭露了一种电力电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支承板为所述电力电子控制器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若干个支架,所述若干个支架分别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孔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电力电子控制器通过所述若干个支架安装至安装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功率模块为逆变器,其包括导线框架,所述压入针压入所述导线框架连接所述逆变器。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在连接器安装至电力电子控制器的外壳时,连接器的绝缘部安装于电力电子控制器外壳上,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方案能够使连接器的绝缘部的挤压力均匀地分布在电力电子控制器外壳上,电力电子控制器外壳不会产生变形,同时确保了导电端子与功率模块之间稳固的连接,从而也保证了电力电子控制器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优点和益处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的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的连接器安装至支承板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考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揭露了一种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10,其包括电力功率模块40、连接器20和支承板30。电力功率模块40例如为逆变器,用于实现将由动力电池输入的直流高压电逆变为交流高压电作为驱动电机的电流输入。连接器20连接至电力功率模块40,用于将来自于例如整车控制器vcu的控制信号传输至电力功率模块40控制电力功率模块40的工作;同时还用于接收电力功率模块40的反馈信号。如图4所示,当连接器20连接至电力功率模块40时,支承板30支撑连接器20。

连接器20包括若干个导电端子21和绝缘本体22,图2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的连接器20的绝缘本体2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绝缘本体22包括限位部23、第一本体231、第二本体232和侧壁24。限位部23连接第一本体231和第二本体232。若干条加强筋25连接第一本体231和第二本体232。侧壁24由第二本体232的表面向上延伸,侧壁2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241和242,若干条加强筋25连接第一本体231和第二本体232以及侧壁24。进一步地,侧壁24由第二本体232垂直地向上延伸。若干条加强筋25垂直地由侧壁24的两个表面241和242连接至第一本体231和/或第二本体232。侧壁24的一个表面241和/或位于表面241同侧的第二本体232上包含并列设置的若干个槽26。若干个槽26用于固定若干个导电端子21,若干个加强筋25与若干个导电端子21相互间隔地设置。限位部23中贯穿设有第一槽孔27。

图3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的连接器安装至支承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承板30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且贯穿支承板30上下表面的第二槽孔31,第二槽孔31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边缘311和第二边缘312。第二槽孔31沿第一方向互相间隔设置,第二槽孔31的形状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支承板30由金属材料制成,绝缘本体22抵压于支承板30上时,第一本体231和第二本体232分别抵压于第二槽孔31的第一边缘311和第二边缘312。绝缘本体22的限位部23配合于第二槽孔31中。贯穿限位部23的第一槽孔27连通第二槽孔31。连接器20的绝缘本体22上的若干个槽26用于分别固持若干个导电端子21,导电端子21包括固定部和从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出的弹性接触件,即分别为触针211和压入针212。固定部为呈大约90度的弯折形状并固持于位于侧壁24和/或第二本体232的槽26内。触针211和压入针212分别位于第二本体232的两侧,其中,压入针212自固定部的一端延伸至超过绝缘本体22的第二本体232的边缘,并且弯折大约90度随后穿过的第一槽孔27。触针211自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暴露于绝缘本体22的侧壁24外。触针211和压入针212相互大致平行,触针211用于接触对应整车控制器vcu的插头,压入针212穿过若干个第二槽孔31压入电力功率模块40的导线框架的端子孔中实现连接至电力功率模块40。由于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21导电的特性,导电端子21的压入针213不与金属的支承板30接触。本实施例中,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为4针脚和/或6针脚。

本实施例实施例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使得连接器20的绝缘本体22抵压于支承板30时,分别抵压在第二槽孔31的第一边缘311和第二边缘312;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器20的设计,增大了连接器20与支承板30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支承板30所受到的挤压力分布均匀,支承板30不产生变形。因此连接器20的压入针213插入至电力功率模块40的导线框架时实现可靠地连接,确保电力电子控制器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揭露了包含一种电力电子控制器,其包括根据上述所描述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其中,电力电子控制器组件中的支承板为该电力电子控制器的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包括若干个支架50,若干个支架50分别地设置在每个槽孔延伸的方向上,电力电子控制器通过支架50安装至安装部位上。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例如,为实现连接器的压入针连接至电力功率模块,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接插型导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的压入针连接至电力功率模块导线框架之外,连接器的压入针还可以压入到不同类型的电力功率模块中的例如印刷电路板从而实现与电力功率模块的连接。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