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5133发布日期:2019-05-10 23:3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扇和电机,尤其是无刷电机和风扇,包括定子组件、转子、轴承、金属中管、磁体和控制板,该控制板与定子组件相连接,转子为桶状结构,转子的桶底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定子组件设置于转子内,金属中管固设于定子组件的中部,轴承固设于金属中管内,转子的转轴插设于金属中管内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磁体为整体环或者绕制形成的环,设置于转子的内桶面与定子的外表面之间,定子组件的线圈在通电情况下,在磁体的磁场作用下发生转动,控制板用于控制定子组件上的线圈的电流发生,使得转子通过转轴能够进行平稳、稳定的转动;然而电机或者风扇工作过程中,定子组件的线圈和矽钢片会产生大量的热,并会传导给金属中管和轴承,使得金属中管和轴承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通过在金属中管上连接散热片,从而大大提高了金属中管的散热面,从而能够快速的带走金属中管和轴承的热量,有效降低轴承的温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包括定子组件、转子、控制板、轴承、金属中管、磁体和散热片;

所述转子为桶状结构,其桶底的中部设置有转轴;

所述控制板与定子组件相连接;

所述定子组件设置于转子内,所述金属中管固设于定子组件的中部,所述轴承固设于金属中管内,所述转子的转轴插设于金属中管内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所述磁体为整体环或者绕制形成的环,设置在转子的内桶面上并位于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

所述定子组件的上表面与转子的桶底之间设置有转动间隙,所述散热片设置在该转动间隙内并与金属中管相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绝缘架、线圈和矽钢片,所述绝缘架与金属中管之间形成有让位插槽,所述散热片紧密嵌置在让位插槽内并与金属中管相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插槽设置有多个且环绕金属中管的外表面呈间隔布置;

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与让位插槽的数量相对应且呈一一对应设置;

或者,所述散热片具有与让位插槽的数量相对应的插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插槽为环绕金属中管的外表面设置的环状槽,所述散热片具有与让位插槽相适配的环状插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孔和/或散热肋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的桶底对应转动间隙内设置有若干凸筋,所述凸筋随着转子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气流运动带走热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利用了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的转动间隙,将散热片设置在转动间隙内并与金属中管相连接,从而增加了金属中管的散热面积,能够快速的带走金属中管和轴承上的热量,降低轴承的温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转子的桶底对应转动间隙内设置有凸筋,该凸筋在随着转子转动过程中,能够起到扇叶的作用,带动气流运动,带走金属中管、轴承、以及线圈、矽钢片上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散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定子组件;11、绝缘架;111、让位间隙;12、线圈;13、矽钢片;2、转子;21、转轴;22、转动间隙;23、凸筋;3、控制板;4、金属中管;5、轴承;6、磁体;7、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一种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定子组件1、转子2、控制板3、金属中管4、轴承5、磁体6和散热片7。

如图2所示,转子2为桶状结构,其桶底的中部设置有转轴21,磁体6固定连接在转子2的内桶面上;控制板3与定子组件1相连接,用于控制定子组件1工作;定子组件1设置在转子2的桶体内,磁体6为整体环或者绕制形成的环,设置在转子2的内桶体上并位于转子2与定子组件1之间,磁体优选为磁条或者磁环;定子组件1包括绝缘架11、矽钢片13和线圈12;金属中管4固定设置在定子组件1的中部,轴承5固定设置在金属中管4内,转子2的转轴21插设在金属中管4内并与轴承5的内圈相连接;从而在通电情况下,定子组件1的线圈12在磁体6的磁场作用下转动,通过控制板3不断控制、改变线圈12的电流方向,从而转子2能够通过转轴21进行稳定、可靠的转动。

如图2所示,转子2的桶底与定子组件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转动间隙22,散热片7设置在转动间隙22内并与金属中管4相连接,从而通过散热片7能够有效的增加金属中管4的散热面积,从而能够快速的带走金属中管4和轴承5上的热量,能够有效的降低金属中管4和轴承5的温度,从而延长轴承5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定子组件1的绝缘架11与金属中管4之间形成有让位插槽111,该散热片7具有折弯设置在插脚,该插脚设置在让位插槽111内并与金属中管4相连接,从而有效增加了散热片7与金属中管4的连接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进一步,让位插槽111可以为一个环绕金属中管4的外表面设置的环状槽,从而散热片7具有与让位插槽111相适配的环状插脚;让位插槽111也可以为多个并环绕金属中管4的外表面呈间隔布置,从而散热片7的数量可以与让位插槽111的数量相同且呈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散热片7也可以具有与让位插槽111的数量相同的插脚,插脚与让位插槽111一一对应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散热片7的散热效果,可以在散热片7上设置散热孔和/或散热肋片。

为进一步提高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效果,转子2的桶底对应转动间隙22内设置有凸筋23,该凸筋23在随着转子2转动过程中能够起到扇叶的效果,带动气流运动带走金属中管4、轴承5、以及线圈12和矽钢片13的热量。

本专利的散热结构可以适用于电机,尤其是无刷电机;本专利的散热结构也可以适用于风扇,可以在转子的桶体的外表面上增设扇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利用了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的转动间隙,将散热片设置在转动间隙内并与金属中管相连接,从而增加了金属中管的散热面积,能够快速的带走金属中管和轴承上的热量,降低轴承的温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转子的桶底对应转动间隙内设置有凸筋,该凸筋在随着转子转动过程中,能够起到扇叶的作用,带动气流运动,带走金属中管、轴承、以及线圈、矽钢片上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或者风扇的散热结构,包括定子组件、转子、控制板、轴承、金属中管、磁体和散热片;转子为桶状结构,其桶底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控制板与定子组件相连接;定子组件设置于转子内,金属中管固设于定子组件的中部,轴承固设于金属中管内,转子的转轴插设于金属中管内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磁体为环状结构并设置在转子的内桶面上,位于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定子组件的上表面与转子的桶底之间设置有转动间隙,散热片设置在该转动间隙内并与金属中管相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散热片大大增大了金属中管的散热面积,从而快速带走轴承以及金属中管的热量,降低轴承的温度,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良;陶斌;苗茂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生久散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8
技术公布日:2019.0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