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445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达到增加风压的效果,同时使运转更为顺畅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小型散热风扇多为内极式风扇,也就是利用设置于轮毂内部的磁铁环与定子间产生相斥力,借以带动轮毂及连结于轮毂上的叶片相对于定子转动。为达到较佳的出风效率,此种内极式风扇必须依赖增加磁铁环、定子的有效通磁体积以提高两者间的斥力,但是相对的,整个内极式风扇所占体积便扩大,不利于装设于体积较小的电子制品中。
有鉴于此,业界已开发出一种称为「外极式散热风扇」的产品,如图1所示,一般用于对中央处理器、类似的运算处理单元,或晶片组等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外极式散热风扇9,主要是由一壳座91、一设于该壳座91上的扇轮92,及一设于该壳座91上而罩覆该扇轮92的外框93所构成。该壳座91具有数个磁极柱911,而该扇轮92具有一连接于每一扇叶922外缘的磁铁环923。一般外极式散热风扇9在使用时,是对磁极柱911通电,使每一磁极柱911与该磁铁环923产生电磁效应而相互感应,进而借该磁铁环923的运转带动每一扇叶922旋转,就可驱动气体流动,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该外极式散热风扇9在设计上虽然可缩小自身体积,但是于该扇轮92旋转时,易使气流流至该外框93的内侧壁时因折返而回流至每一扇叶922之间,使横向回流的气流与纵向导入的气流相互干扰,而造成气流方向不平稳的情况,使该扇轮92难以达到稳定、顺畅的运转效果。再者,该外极式散热风扇9也无可增加风压的设计,因此,其导引气流及增加风压的效果有限,特别是用于高热元件(如电脑主机)时,过多热气聚积在主机中容易造成主机损坏,无法达到更加符合理想的散热效果。
如前所述,现阶段科技产业所采用的中央处理器、类似的运算处理单元,或晶片组等电子元件的运作频率日益提高,导致电子元件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也会愈来愈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前述外极式风扇的散热功能,以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乃是现今产业界积极研发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风压,同时避免气流回流以确保运转更加顺畅,而能提高散热效率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包含有一框架单元,以及一设于该框架单元上的扇轮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一基座、一集流罩,及数个磁极柱,该基座具有一承置板,一由该承置板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及一形成于该围绕壁上的出风口,该集流罩是覆设于该基座的围绕壁上,具有一由该围绕壁朝基座中央方向延伸的顶板、一由该顶板侧缘向下延伸的连结板、一形成于顶板上且由该连结板所界定出的入风口、一由该连结板底缘朝围绕壁方向延伸且与该围绕壁形成有一间距的挡板,及一由该顶板、连结板、挡板与该基座的围绕壁所共同围设出的集流空间,而每一磁极柱是间隔设于该集流罩的连结板内侧面上,该扇轮单元是设于该框架单元的基座上,包括一轮毂、数个设于该轮毂上的第一扇叶,及一环设于每一第一扇叶外缘且对应于该框架单元的每一磁极柱的磁铁环。
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单元还包括有一可旋转地设于该基座的承置板上的转轴,而该轮毂是设于该转轴上以进行旋转。
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单元的每一第一扇叶是由该轮毂的立置部延伸至平置部上。
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单元的每一第一扇叶是设于该轮毂的立置部上,且该扇轮单元还包括有数个设于该轮毂的平置部上的第二扇叶。
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单元还包括有数个设于该集流罩的连结板的静叶片,且每一静叶片是位于该扇轮单元的每一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主要是包含一框架单元,及一设于该框架单元上的扇轮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一基座、一覆设于该基座的围绕壁上的集流罩,及数个间隔设于该集流罩的连结板上的磁极柱,而该集流罩与基座的围绕壁共同围设出一集流空间。该扇轮单元则包括一设于该基座上的轮毂、数个设于该轮毂上的第一扇叶,及一环设于每一第一扇叶外缘且对应于该框架单元的每一磁极柱的磁铁环。本实用新型借由该框架单元的集流罩与该基座共同围设出一集流空间,使得该扇轮单元运转时所吸入的气流环绕于该集流空间中,以形成气流储置的作用,如此,便可与该扇轮单元同时引入的气流相汇集,而能达到增加风压的效果。此外,于气流导入该每一第一扇叶之间时,可借由形成于该框架单元的集流罩内的集流空间收纳部份导入的气流,而不会使气流回流至每一第一扇叶之间,而能避免造成气流方向不平稳的情况,使该扇轮单元运转时更为稳定、顺畅,而能大幅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

图1是一般外极式散热风扇的使用状态侧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5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框架单元6,及一设于该框架单元6上的扇轮单元7。
该框架单元6包括一基座61、一设于该基座61上的集流罩62,及数个间隔设于该集流罩62上的磁极柱63。该基座61具有一承置板611,一由该承置板611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612,及一形成于该围绕壁612侧缘的出风口610。该集流罩62具有一由该围绕壁612朝基座61中央方向延伸的顶板621、一由该顶板621侧缘向下延伸的连结板622、一形成于顶板621上且由该连结板622内侧壁所界定出的入风口600、一由该连结板622底缘朝围绕壁612方向延伸且与该围绕壁612形成有一间距的挡板623,及一由该顶板621、连结板622、挡板623与该基座61的围绕壁612所共同围设出的集流空间620。而每一磁极柱63是间隔设于该集流罩62的连结板622内侧面上,该磁极柱63是由一设于该连结板622上的定子架631,及绕设于该定子架631上的线圈632所组成。
该扇轮单元7是设于该框架单元6的基座61上,包括一可旋转地设于该基座61的承置板611上的转轴71、一设于该转轴71上的轮毂72、数个设于该轮毂72上的第一扇叶73,及一环设于每一第一扇叶73外缘且对应于该框架单元6的每一磁极柱63的磁铁环74。该轮毂72又具有一由该集流罩62的入风口600方向向下延伸的立置部721,及一接续于该立置部721且朝该基座61的围绕壁612方向弯延的平置部722。再者,该扇轮单元7的每一第一扇叶73是由该轮毂72的立置部721延伸至平置部722上。
再如图3所示,当对该框架单元6的每一磁极柱63通电,使每一磁极柱63与该扇轮单元7的磁铁环74产生电磁效应而相互感应时,就可驱动整个扇轮单元7相对于该框架单元6旋转。该扇轮单元7于运转时,每一第一扇叶73便会由上方的入风口600导入气流并导引气流转由侧向朝出风口610排出,借由所产生的气流流动以驱散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所产生的高热。另一方面,由于该集流罩62的顶板621、连结板622、挡板623与该基座61的围绕壁612共同围设出一集流空间620,因此,由该扇轮单元7导入该框架单元6内的气流,也会同时由该集流罩62的挡板623与基座61的围绕壁612间的间距流入该集流空间620内,并环绕于该集流空间620中且形成气流储置的作用。换句话说,当该扇轮单元7进行旋转而导入、排出气流的同时,该框架单元6的集流罩62内可收纳部份导入的气流,同时大幅减少气流回流至每一第一扇叶73之间,避免造成气流方向不平稳的情况。
接续前述,由该扇轮单元7上方的入风口600所导入气流与集流罩62内的二股气流于相汇集时,便能达到增加风压的效果,这是因为此时该框架单元6内汇集二股气流而使相聚合而成的风压大幅增加,所以可使该扇轮单元7的每一第一扇叶73所导出的出风风压变大,而能在不增加体积与风扇转速的情况下,达到更强的出风力,对电子元件产生更大的散热功效。此外,于气流导入该每一第一扇叶73之间时,可借由该框架单元6的集流罩62内所形成的集流空间620收纳部份导入的气流,而不会使气流回流至每一第一扇叶73之间,因而能避免造成气流方向不平稳的情况,使该扇轮单元7运转时更为稳定、顺畅。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5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同样包含一框架单元6,及一设于该框架单元6的扇轮单元7。不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地方在于该扇轮单元6的每一第一扇叶73是设于该轮毂72的立置部721上,且该扇轮单元6还包括有数个设于该轮毂72的平置部722上的第二扇叶75。本实施例借由该轮毂72的立置部721与平置部722上分别设有二相分离的第一扇叶73与第二扇叶75,同样可借由该第一扇叶73与第二扇叶75接续由入风口600导入气流并导引气流转由侧向朝出风口610排出,而达到热散效果。同样地,也可借由该集流空间620的设计,储置由该扇轮单元7运转时所产生的气流,而达到增加风压的效果。此外,也可避免造成气流方向不平稳的情况,使该扇轮单元7运转时更为稳定、顺畅。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5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同样包含一框架单元6,及一设于该框架单元6的扇轮单元7。不同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地方在于该框架单元6还包括有数个设于该集流罩62的连结板622的静叶片64,且每一静叶片64是位于该扇轮单元7的每一第一扇叶73与第二扇叶75之间。本实施例借由该集流罩62的连结板622上设有数个静叶片64,更可导正由该扇轮单元7的每一第一扇叶73所导入的气流,使接续导入该第二扇叶75的气流更为稳定,而能避免风压产生较大的变化。当然,本实施例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5于实际运转时,同样可借由该集流空间620形成高压气流及收纳部份导入的气流,以产生更强的出风力及避免气流回流,确保该扇轮单元7的运转顺畅,对电子元件产生更大的散热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5与一般散热风扇相较之下,除能达到增加风压的效果外,同时可避免气流回流以确保该扇轮单元7的运转顺畅,进而能提高整体散热效率,因此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包含有一框架单元,以及一设于该框架单元上的扇轮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一基座、一集流罩,及数个磁极柱,该基座具有一承置板,一由该承置板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及一形成于该围绕壁上的出风口,该集流罩是覆设于该基座的围绕壁上,具有一由该围绕壁朝基座中央方向延伸的顶板、一由该顶板侧缘向下延伸的连结板、一形成于顶板上且由该连结板所界定出的入风口、一由该连结板底缘朝围绕壁方向延伸且与该围绕壁形成有一间距的挡板,及一由该顶板、连结板、挡板与该基座的围绕壁所共同围设出的集流空间,而每一磁极柱是间隔设于该集流罩的连结板内侧面上,该扇轮单元是设于该框架单元的基座上,包括一轮毂、数个设于该轮毂上的第一扇叶,及一环设于每一第一扇叶外缘且对应于该框架单元的每一磁极柱的磁铁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单元还包括有一可旋转地设于该基座的承置板上的转轴,而该轮毂是设于该转轴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单元的每一第一扇叶是由该轮毂的立置部延伸至平置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单元的每一第一扇叶是设于该轮毂的立置部上,且该扇轮单元还包括有数个设于该轮毂的平置部上的第二扇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单元还包括有数个设于该集流罩的连结板的静叶片,且每一静叶片是位于该扇轮单元的每一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外极式离心型散热风扇,包含一框架单元,及一可旋转地设于该框架单元上的扇轮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一基座、一覆设于该基座的围绕壁上的集流罩,及数个间隔设于该集流罩的连结板上的磁极柱,而该集流罩与基座的围绕壁共同围设出一集流空间,该扇轮单元的每一第一扇叶外缘环设有一磁铁环,且该磁铁环是对应于该框架单元的每一磁极柱,借由该集流空间的设计,可储置由该扇轮单元运转时所吸入的气流,达到增加风压的效果,同时可避免气流回流以确保运转顺畅,而能大幅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G06F1/20GK2859018SQ20052012879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陈建荣, 刘智光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