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4926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X射线壳体为圆柱形筒状结构,X射线壳体的内部为空腔,X射线壳体的左端位置安装有高压发生器,限位台位于空腔内部的左端位置,限位台的右端与灯丝固定在一起,灯丝的右端安装有射线射出窗口,射线射出窗口的右端安装有冷却管,进风管位于X射线壳体的下端位置,通过添加限位台来实现对灯丝的固定,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灯丝的稳定性,而过滤网的设计则实现对空气中灰尘的过滤,进而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循环管中致使循环管堵塞的情况发生,而循环管的添加则实现利用空气进行散热的目的,该设计一方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解决了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无损探伤装置中,X射线管与其他组件不同,损坏后不可修复,因此,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决定了探伤设备的使用寿命。而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
l、x射线管真空是否能够长期保持;2、灯丝是否容易烧断;3、靶材是否能够经受长期的高速电子轰击。所以,提高X射线管的工作能力成为改善检测设备探伤能力的第一要素;X射线管的工作过程是,灯丝加热产生自由电子,在高压电场进行加速,轰击到靶材上,以此产生X射线。目前X射线探伤装置中X射线管多为单灯丝、单窗口、单靶面工作方式,射线管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激发电子的消耗,灯丝的伏安特性变化,导致射线管工作性能的滑坡,一旦灯丝被烧断,则射线管失效,只有更换了新射线管才能使设备重新工作,增加了检测设备的成本;即使是双灯丝结构的射线管也存在着电子束长期轰击同一靶面,而导致由于靶材的消耗而引起的射线管性能的滑坡甚至是损坏,所以我们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所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通过添加限位台、过滤网以及循环管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包括射线管结构组件以及散热模块,所述射线管结构组件由高压发生器、限位台、灯丝、射线射出窗口、冷却管、空腔以及X射线壳体组成,所述X射线壳体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X射线壳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X射线壳体的左端位置安装有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右端位于空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台位于空腔内部的左端位置,所述限位台为左侧端面小、右侧端面大的圆锥形管状结构,所述限位台的右端与灯丝固定在一起,所述灯丝的右端安装有射线射出窗口,所述射线射出窗口的右端安装有冷却管;
[0005]所述散热模块由过滤网、循环管、进风管以及出风管组成,所述进风管位于X射线壳体的下端位置,所述出风管位于X射线壳体的上端位置,所述出风管上分布有过滤网,所述循环管安装在X射线壳体的壳体内壁。
[0006]进一步地,分布在X射线壳体内部灯丝的中轴线与X射线壳体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在X射线壳体的壳体内壁呈螺旋形进行排列。
[0008]进一步地,装配在X射线壳体下端位置的进风管与装配在X射线壳体上端位置出风管直径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与出风管通过卡扣与X射线壳体固定在一起。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通过添加限位台来实现对灯丝的固定,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灯丝的稳定性,进而防止外力的作用下使得灯丝的位置发生改变,而过滤网的设计则实现对空气中灰尘的过滤,进而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循环管中致使循环管堵塞的情况发生,而循环管的添加则实现利用空气进行散热的目的,该设计一方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解决了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_高压发生器、2-限位台、3-灯丝、4-射线射出窗口、5-过滤网、6-冷却管、7-空腔、8-X射线壳体、9-循环管、10-进风管、11-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包括射线管结构组件以及散热模块,射线管结构组件由高压发生器1、限位台2、灯丝3、射线射出窗口 4、冷却管6、空腔7以及X射线壳体8组成,X射线壳体8为圆柱形筒状结构,X射线壳体8的内部为空腔7,X射线壳体8的左端位置安装有高压发生器I,高压发生器I的右端位于空腔7的内部,限位台2位于空腔7内部的左端位置,通过添加限位台2来实现对灯丝3的固定,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灯丝3的稳定性,进而防止外力的作用下使得灯丝3的位置发生改变,限位台2为左侧端面小、右侧端面大的圆锥形管状结构,限位台2的右端与灯丝3固定在一起,灯丝3的右端安装有射线射出窗口 4,射线射出窗口 4的右端安装有冷却管6;
[0017]散热模块由过滤网5、循环管9、进风管10以及出风管11组成,进风管10位于X射线壳体8的下端位置,出风管11位于X射线壳体8的上端位置,出风管11上分布有过滤网5,过滤网5的设计则实现对空气中灰尘的过滤,进而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循环管9中致使循环管9堵塞的情况发生,循环管9的添加则实现利用空气进行散热的目的,该设计一方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解决了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循环管9安装在X射线壳体8的壳体内壁。
[0018]分布在X射线壳体8内部灯丝3的中轴线与X射线壳体8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循环管9在X射线壳体8的壳体内壁呈螺旋形进行排列,装配在X射线壳体8下端位置的进风管10与装配在X射线壳体8上端位置出风管11直径相同,进风管10与出风管11通过卡扣与X射线壳体8固定在一起。
[0019]【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了,使用时,首先将进风管10与外界的风源设备连接在一起,然后启动电源,此时,灯丝3在电能的作用下被加热到白炽状态,然后灯丝3表面发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高压发生器I中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会向射线射出窗口4移动,进而自由电子通过冷却管6移动到X射线壳体8的外部,进而完成全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外界的风源将风通过进风管10输送到循环管9中,在循环管9中,X射线壳体8的热量传输到空气中,进而经由风的流动将热量通过出风管11带到X射线壳体8的外部散发出去,进而完成全部的散热过程,过滤网5的设计则实现对空气中灰尘的过滤,进而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循环管9中致使循环管9堵塞的情况发生。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包括射线管结构组件以及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管结构组件由高压发生器、限位台、灯丝、射线射出窗口、冷却管、空腔以及X射线壳体组成,所述X射线壳体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X射线壳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X射线壳体的左端位置安装有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右端位于空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台位于空腔内部的左端位置,所述限位台为左侧端面小、右侧端面大的圆锥形管状结构,所述限位台的右端与灯丝固定在一起,所述灯丝的右端安装有射线射出窗口,所述射线射出窗口的右端安装有冷却管; 所述散热模块由过滤网、循环管、进风管以及出风管组成,所述进风管位于X射线壳体的下端位置,所述出风管位于X射线壳体的上端位置,所述出风管上分布有过滤网,所述循环管安装在X射线壳体的壳体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分布在X射线壳体内部灯丝的中轴线与X射线壳体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在X射线壳体的壳体内壁呈螺旋形进行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装配在X射线壳体下端位置的进风管与装配在X射线壳体上端位置出风管直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单灯丝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与出风管通过卡扣与X射线壳体固定在一起。
【文档编号】H01J35/02GK205488028SQ20162027254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发明人】吴志刚, 陈海军
【申请人】广州越神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