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板支架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1702发布日期:2019-07-03 03:51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板支架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站设备安装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光伏板支架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和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是当今主流的太阳能发电方式。光伏发电不需要燃料,无气体排放,属于“绿色”产业,具有无污染、安全、长寿命、维护简单、资源永不枯竭和资源分布广泛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可广泛应用于航天、通讯、能源、农业、办公设施、交通以及民宅等领域。

兴山县峡口镇杨道河20mw农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位于兴山县峡口镇杨道河魏家山山顶,海拔1300米,建设规模为20mwp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占地500亩,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相应的配套上网设施,全部采用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形式。在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给光伏电场的施工测量、光伏板基础施工、接地系统布设、单元板接入系统以及运行调试等带来了极大的施工质量控制难题,其中由于山地复杂,且现有光伏板支架上的安装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在进行光伏板安装时,很难对光伏板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但如果角度偏差严重,则会导致光伏板的发电量降低,从而导致光伏板不能充分的被利用,因此如何实现光伏板支架任意位置的调节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板支架安装工艺,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伏板支架的安装位置固定,存在角度偏差严重,从而降低发电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板支架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光伏板桩基础的钢构架尺寸进行检测;

(s2)通过光伏板支架的轴线对准相邻两个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的轴线进行定位;

(s3)将可调节的光伏板支架安装在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上;

(s4)对安装好的光伏板支架的平稳性、安装高度及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符合安装标准则进行下一步,不符合安装标准则继续进行调节,直至符合安装标准后进行下一步;

(s5)在安装好的光伏板支架上表面安装光伏组件;

其中,所述步骤(s3)中可调节的光伏支架包括两根一端分别安装在光伏板桩基础上并可调节高度且呈空心的立柱,安装在立柱另一端且与立柱通过螺栓连接的三角件,与两个所述三角件连接的斜梁,开设在斜梁上并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过孔,以及同时与斜梁和两根所述立柱连接的活动定型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进行安装时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的对角线与光伏板支架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10mm。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定型架包括与斜梁连接的t型件,两根一端与t型件通过螺栓连接的活动杆,与活动杆另一端连接且用于固定在立柱上的抱箍。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包括与光伏板桩基础连接的下段立柱,插入在下段立柱内的上段立柱,若干纵向对穿开设在上段立柱上的调节孔,对穿开设在下段立柱且与调节孔匹配的固定孔,以及贯穿调节孔和固定孔设置的贯穿螺栓。

具体地,所述下段立柱位于固定孔上方同一水平位置开设有至少三个通孔,以及插入通孔并用于对上段立柱进行微调固定的紧固螺栓,其中,下段立柱端口处还设有橡胶止水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光伏板支架对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进行定位安装,然后对光伏板支架的平稳性、安装高度及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安装标准,达到安装标准后固定好光伏板支架,并在光伏板支架上固定光伏组件,由于光伏板支架的安装角度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置的,因此安装在其上的光伏组件能够充分的吸收太阳光进行光电转换,相对于现有不能调节的光伏板支架,安装在本发明光伏板支架上的光伏组件不存在角度偏差严重,因此光伏组件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

(2)本发明可调节的光伏支架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立柱与活动定型架来对斜梁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当倾斜角度满足安装要求时,进行微调时,可以通过紧固螺栓对于上段立柱进行调整,然后拧紧t型件和三角件处的螺栓,再拧紧抱箍,此时斜梁的倾斜角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固定,从而满足了施工的安装要求,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柱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三角件的三视图(其中,2-1:主视图,2-2:左视图,2-3: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t型件的三视图(其中,5-1:主视图,5-2:左视图,5-3:仰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立柱,2-三角件,3-斜梁,4-活动定型架,5-t型件,6-活动杆,7-抱箍,8-下段立柱,9-上段立柱,10-调节孔,11-固定孔,12-贯穿螺栓,13-紧固螺栓,14-橡胶止水带,15-光伏组件,16-光伏板桩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至图5所示,一种光伏板支架安装工艺中可调节的光伏支架包括两根一端分别安装在光伏板桩基础上并可调节高度且呈空心的立柱1,安装在立柱1另一端且与立柱通过螺栓连接的三角件2,与两个所述三角件2连接的斜梁3,开设在斜梁3上并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过孔,以及同时与斜梁3和两根所述立柱1连接的活动定型架4,所述活动定型架4包括与斜梁3连接的t型件5,两根一端与t型件5通过螺栓连接的活动杆6,与活动杆6另一端连接且用于固定在立柱1上的抱箍7,所述立柱1包括与光伏板桩基础连接的下段立柱8,插入在下段立柱8内的上段立柱9,若干纵向对穿开设在上段立柱9上的调节孔10,对穿开设在下段立柱8且与调节孔10匹配的固定孔11,以及贯穿调节孔10和固定孔11设置的贯穿螺栓12,所述下段立柱8位于固定孔11上方同一水平位置开设有至少三个通孔,以及插入通孔并用于对上段立柱9进行微调固定的紧固螺栓13,其中,下段立柱8端口处还设有橡胶止水带14。

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安装前提是立柱1安装时采用竖直安装,下段立柱8与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的主钢筋良好的结合,连接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时,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与光伏板支架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10mm。

安装时先根据图纸把立柱1的下段立柱8与与光伏板桩基础钢构架的主钢筋焊接,然后防腐处理,再根据图纸安装立柱1间的活动杆6,安装活动杆6时应注意活动杆6应将抱箍7套置在下段立柱8外侧,根据是否需要防水在下段立柱8的端口处套置橡胶止水带14,也可以在安装好之后直接注入防水胶,然后在下段立柱8中插入上段立柱9,先确定立柱1的安装高度,根据安装高度要求将上段立柱9插入下段立柱8中,并通过贯穿螺栓12穿过对穿开设在固定孔11和调节孔10,然后通过螺母对贯穿螺栓12进行配合使用,不完全拧紧螺母,然后将三角件2的底边与斜梁3通过螺栓拧紧,斜梁3与三角件2的底边上开设有与之匹配的安装孔,然后t型件5的水平部与斜梁3的通过螺栓拧紧,连接方式与三角件2的连接方式相同,并将两个活动杆6与t型件5的竖直部通过螺栓连接,螺母与螺栓配合使用不拧紧,然后将三角件2的顶角所在处于上段立柱9的上部连接,螺栓螺母不拧紧以方便调整倾斜角度。

调整时,通过角度仪测量斜梁3的倾斜角度,当角度不符合安装需求时,原则上是先固定位于山地低处立柱1上的抱箍7,由于三角件2和t型件5均未固定,因此当移动位于山地高处的活动杆时,斜梁3会随之进行微调,当斜梁3的倾斜角度达到安装需求时,拧紧位于山地高处立柱1上的抱箍7,同时拧紧三角件2与立柱1连接处的螺栓和t型件5与活动杆6连接的螺栓,此时整个光伏板支架固定完成,然后应对立柱1底部与砼接触面进行水泥浆填灌,使其紧密结合。最后将光伏组件15固定在斜梁3上即完成安装。其中,由于立柱1是空心的,可以将光伏控制器等太阳能发电的部件防止在立柱1中,也可以通过之间建立电网进行传输,具体传输方式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