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8535发布日期:2019-08-03 11:4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在当今油、碳等能源短缺以及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下,我国加快了发展光伏的步伐。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光伏发展较快。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所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上是光伏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在某一个固定地点且位于平面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随着季节的变化,太阳的运动轨迹也从北至南移动较大幅度,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在一天中很难采集到最强的太阳光,如果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时刻正对太阳,发电效率才会达到最佳状态。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跟随可调节支架,然而绝大部分结构复杂,调节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调节支架包括用于与太阳能接收板固定连接的多根支撑梁、分别与多根支撑梁转动连接的多根立柱,立柱的下端部与光伏系统的基座固定连接,调节支架还包括用于调节立柱与支撑梁之间角度的调节机构、用于在调节机构将立柱与支撑梁之间角度调节后使立柱与支撑梁相对稳定的稳定机构。

优选地,调节机构连接在部分立柱与部分支撑梁之间;稳定机构连接在另一部分立柱与另一部分支撑梁之间。

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支撑梁向立柱的一侧转动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支撑梁向立柱的另一侧转动的第二调节机构。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立柱下端部的第一收放辊、连接在支撑梁的一端部与第一收放辊之间的第一绳索。

优选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立柱下端部的第二收放辊、连接在支撑梁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收放辊之间的第二绳索。

优选地,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调节机构或第二调节机构将支撑梁调节至需要角度后将第一收放辊和第二收放辊锁定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收放辊上的第一棘轮、与第一棘轮配合设置的第一棘爪、设于第二收放辊上的第二棘轮、与第二棘轮配合设置的第二棘爪。

优选地,稳定机构包括两端部分别设于支撑梁上的圆弧形支撑杆、开设圆弧形支撑杆上的多个第一孔、开设在立柱上的第二孔、能够穿设在第一孔和第二孔的销轴。

优选地,支撑梁和立柱均依次对应分布有四根,调节机构具有两组且分别设于中间的两根支撑梁和两根立柱之间,稳定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于两侧的两根支撑梁和两根立柱之间。

优选地,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侧第一棘爪之间的第一调节杆、固定连接在两侧第二棘爪之间的第二调节杆。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在支撑梁与立柱之间设置调节机构和稳定机构,需要调节角度时,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即可,调节完之后利用稳定机构将支撑梁与立柱相对稳定,从而将太阳能接收板稳定在一个角度。该调节支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且调节工作方便,使用时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调节支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稳定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太阳能接收板;1、支撑梁;2、立柱;30、调节杆;311、第一绳索;312、第一棘轮;313、第一棘爪;321、第二绳索;322、第二收放辊;323、第二棘爪;40、弧形支撑杆;41、第一孔;42、第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调节支架包括用于与太阳能接收板10固定连接的多根支撑梁1、分别与多根支撑梁1转动连接的多根立柱2,立柱2的下端部与光伏系统的基座固定连接,调节支架还包括用于调节立柱2与支撑梁1之间角度的调节机构、用于在调节机构将立柱2与支撑梁1之间角度调节后使立柱2与支撑梁1相对稳定的稳定机构;该调节机构连接在部分立柱2与部分支撑梁1之间;该稳定机构连接在另一部分立柱2与另一部分支撑梁1之间。

本例中,支撑梁1和立柱2均依次对应分布有四根,调节机构具有两组且分别设于中间的两根支撑梁1和两根立柱2之间,稳定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于两侧的两根支撑梁1和两根立柱2之间。

具体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支撑梁1向立柱2的一侧转动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支撑梁1向立柱2的另一侧转动的第二调节机构。本例中,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立柱2下端部的第一收放辊、连接在支撑梁1的一端部与第一收放辊之间的第一绳索311;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转动的设于立柱2下端部的第二收放辊322、连接在支撑梁1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收放辊322之间的第二绳索321。

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调节机构或第二调节机构将支撑梁1调节至需要角度后将第一收放辊和第二收放辊322锁定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收放辊(图中未能示出)上的第一棘轮312、与第一棘轮312配合设置的第一棘爪313、设于第二收放辊322上的第二棘轮(图中未能示出)、与第二棘轮配合设置的第二棘爪323。此外,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侧第一棘爪313之间的第一调节杆30、固定连接在两侧第二棘爪323之间的第二调节杆30。

进一步地,稳定机构包括两端部分别设于支撑梁1上的圆弧形支撑杆40、开设圆弧形支撑杆40上的多个第一孔41、开设在立柱2上的第二孔42、能够穿设在第一孔41和第二孔42的销轴。

本发明的调节支架在进行角度调节时各部件动作情况如下: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图2和图3中支撑梁1(或太阳能接收板10)处于45°倾斜位置,现将其转动至支撑梁1(或太阳能接收板10)平行于水平面的位置,具体过程如下:先将稳定机构的销轴从第一孔41和第二孔42中抽出,从而稳定机构解除稳定的效果;再将第二棘爪323向上翻起,再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杆30,带动两侧的第一收放辊转动,第一绳索311会慢慢收缩变短(此过程中由于第二棘爪323已经取消对第二棘轮的锁定,因此第二绳索321会不断从第二收缩辊上放出,且不断伸长),从而第一绳索311将支撑梁1向下拉动,并能够使支撑梁1转动至水平状态,之后,在将第二棘爪323放下,再将稳定机构的销轴插入第一孔41和第二孔42中,使整个支架保持稳定,另外,调节机构的绳索也能够够对整个支架起到一定的支撑稳定作用。

注:棘爪与棘轮的配合,可以使棘爪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而相反的方向则无法转动,如上述第一收放辊在转动收缩绳索的时候,无需将第一棘爪从第一棘轮上翻起,但是如果是将绳索从收放辊上放出,则需要将棘爪从棘轮上翻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平地上用的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在支撑梁与立柱之间设置调节机构和稳定机构,需要调节角度时,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即可,调节完之后利用稳定机构将支撑梁与立柱相对稳定,从而将太阳能接收板稳定在一个角度。该调节支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且调节工作方便,使用时稳定可靠。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