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7001发布日期:2019-12-17 15:3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电气接线箱的制作方法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与电气接线箱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了一种具备能够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器的电气接线箱。专利文献1的电气接线箱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壳体以及组装到壳体的开口部的罩,连接器从形成于罩的贯通孔向外部突出。另外,在壳体内,收容有表面安装有连接器的印刷基板,连接器的端子焊接于印刷基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5930号公报

但是,在电气接线箱的连接器从罩的贯通孔突出的结构中,连接器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应力,有可能来自外部的应力波及到焊接于基板的连接器的端子,产生基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不良等不良情况。另外,在输送电气接线箱时,为了防止尘埃等进入到连接器内,优选以连接器处于下侧的朝向输送电气接线箱,但在该情况下,连接器有可能受到输送电气接线箱时的振动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连接器受到来自外部的应力所导致的不良情况的电气接线箱。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电气接线箱具备:基板,安装有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开口部,并收容有所述基板;以及罩,安装于所述开口部,贯通形成有供所述连接器插通的插通孔,所述罩在所述连接器的两侧的位置具备相比所述连接器的末端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本结构,罩在连接器的两侧的位置处具备相比连接器的末端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因此,通过该突出部,能够抑制外部的应力对连接器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连接器受到来自外部的应力所导致的不良情况。

作为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的方式。

所述插通孔的孔缘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短径部和比所述短径部长且彼此相对的一对长径部,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短径部侧。

如果这样,则与在长径部侧设置突出部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在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突出部成为障碍。

所述罩具备被卡定部,该被卡定部沿将所述连接器插通到所述插通孔的方向组装于收容有所述基板的所述壳体,并卡定到所述壳体,所述突出部具备沿着所述插通孔的孔缘延伸的壁部以及沿着与所述壁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肋部。

如果这样,则能够使在将罩组装到壳体时操作员按压的突出部的面积按肋部的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罩对壳体的组装可操作性。

所述肋部具有在沿着所述短径部的方向上延伸出的延出部。

如果这样,则关于能够形成突出部的面积小的短径部侧,能够增大突出部的面积,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罩的组装作业。

在所述罩沿着所述长径部而设置有加强壁,所述加强壁设为不比所述连接器的末端向前方突出的高度。

如果这样,则关于罩的长径部侧,通过使加强壁的高度低于连接器,从而能够加强罩的长径部侧,同时抑制加强壁成为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的障碍。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能够抑制由于连接器受到来自外部的应力所导致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气接线箱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电气接线箱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电气接线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说明电气接线箱的组装工序的图。

图8是示出输送电气接线箱时的方式的图。

标号说明

10:电气接线箱

11:基板

13:连接器

20:壳体

22:开口部

24:锁定凸部

30:罩

32:插通孔

32a:短径部

32b:长径部

34a、34b:突出部

35:壁部

36a~36f:肋部

37:延出部

39a、39b:加强壁

41:被卡定部

41a:被卡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电气接线箱10例如配置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的电池等电源与由灯、电动机等构成的负载之间的电力供给路径。电气接线箱10能够以任意的朝向配置,但在下面,将图1的x方向设为前方、将y方向设为左方、将z方向设为上方来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电气接线箱10具备安装有连接器13的基板11、收容有基板11的壳体20以及安装于壳体20的罩30。基板11例如是长方形形状,设为通过印刷布线技术在绝缘板上形成由铜箔等构成的导电路径而成的印刷基板,将电子构件19安装于基板11的下表面。电子构件19例如能够设为fet(fieldeffect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线圈、电容器、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等。连接器13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外壳14以及连接器端子18。外壳14具备能够供对方侧连接器cn嵌合的方筒状的顶盖部15以及与顶盖部15的后方相连并且固定连接器端子18的端子固定部16。在顶盖部15的内壁,能够引导与对方侧连接器cn的嵌合方向的突条15a在前后方向(嵌合方向)上延伸。在端子固定部16的下部,支撑基板11侧的连接器端子18的板状的支撑部16a向后方侧延伸。

连接器端子18是由铜、铜合金等构成的棒状,弯曲成曲柄状。连接器端子18的一个端部向顶盖部15内突出,与对方侧连接器cn的端子连接,另一个端部焊接到基板11的表面的导电路径。连接器13例如能够通过将连接器端子18配置于模具内并在模具内注入树脂的嵌入成型而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连接器端子压入到外壳的压入孔。

壳体20是合成树脂制的,如图6、图7所示,做成扁平的方筒状,具备一对相对壁21a、21c以及一对侧壁21b、21d,该一对侧壁21b、21d对一对相对壁21a、21c之间进行连接,并且面积比相对壁21a、21c小,壳体20在前方侧(一端侧)形成开口部22,在后方侧(另一端侧)形成有封闭的封闭壁21f。开口部22做成能够插通安装有连接器13的基板11的长方形形状。在侧壁21b、21d的外表面的前端部(罩30侧的端部),锁定凸部24向外侧突出。锁定凸部24形成为台阶状地向外侧突出、且突出尺寸向前方侧(罩30侧)倾斜状地变小的形状。另外,侧壁21b、21d的前端部处的锁定凸部24的两侧被呈矩形形状地切缺。如图5所示,基板11在壳体20内,以板面与壳体20的相对壁21a、21c平行的姿势配置。

罩30是合成树脂制的,如图6、图7所示,具备贯通形成有插通孔32的罩主体31以及设置于罩主体31的两端部并卡定到壳体20的一对锁定凸部24的一对被卡定部41。罩主体31是覆盖壳体20的开口部22的平板状,以向前方突出的左右一对突出部34a、34b和连接一对突出部34a、34b的上下一对加强壁39a、39b包围插通孔32的方式设置。

如图2、图4所示,插通孔32是长方形形状,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彼此相对的一对短径部32a以及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彼此相对的一对长径部32b。长径部32b比短径部32a长。

各突出部34a、34b以操作员能够用手指按压的面积形成,具备沿着插通孔32的孔缘地延伸的壁部35以及在与壁部35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多个肋部36a~36f。壁部35与多个肋部36a~36f形成为末端面(前端面)平齐(高度尺寸相同)。多个肋部36a~36f相互平行地延伸,最下端的肋部36f设置于在壁部35的下方侧l字形地延伸出的延出部37。

各加强壁39a、39b沿着长径部32b以恒定的高度直线状地延伸,如图5所示,形成为比连接器13的末端(前端)低的突出尺寸(加强壁39a、39b的末端相比连接器13的末端配置于后方)。罩30中的加强壁39b的下方的平板状的部分31b与加强壁39a的上方的平板状的部分31a相比,上下方向的尺寸(以及面积)较大,因此,确保了突出部34a、34b处的能够使延出部37延伸出的面积。

如图1所示,各被卡定部41是贯通形成有被卡定孔41a的框状,通过将锁定凸部24卡定到被卡定孔41a的孔缘,从而限制罩30的脱离。该被卡定部41构成为能够发生挠曲变形,在安装罩30时,被卡定部41抵接到锁定凸部24而发生弹性展开,当锁定凸部24达到被卡定孔41a内时,被卡定部41发生弹性复原而被卡定到锁定凸部24。

说明电气接线箱10的组装。

例如通过回流焊接将连接器13安装到基板11的表面。然后,如图7所示,从壳体20的开口部22将基板11收容到壳体20内。接下来,操作员当一边将连接器13插通到罩30的插通孔32一边用手指向下方按压突出部34a、34b的平坦的末端面而将罩30组装到壳体20时,在被卡定部41发生弹性变形之后,被卡定孔41a的孔缘卡定到锁定凸部24,形成电气接线箱10。电气接线箱10在输送时,如图8所示,将罩30配置于下端部,例如放置于输送用壳体的底面部50而输送。此时,通过将突出部34a、34b的平坦面放置于底面部50的平坦面,从而将电气接线箱10以立起的姿势保持,并且,连接器13的末端配置于相对于底面部50空出间隙的位置,因此,连接器13不易受到输送时的振动等的影响。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电气接线箱10具备安装有连接器13的基板11、形成有开口部22并收容有基板11的壳体20以及安装于开口部22并贯通形成有供连接器13插通的插通孔32的罩30,罩30在连接器13的两侧的位置具备相比连接器13的末端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34a、34b。

根据本实施方式,罩30在相对于连接器13的两侧具备相比连接器13的末端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34a、34b,因此,通过该突出部34a、34b,能够抑制外部的应力对连接器13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连接器13受到来自外部的应力所导致的不良情况。

另外,插通孔32的孔缘是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短径部32a和比短径部32a长且彼此相对的一对长径部32b的长方形形状,突出部34a、34b设置于短径部32a侧。

如果这样,则与将突出部34a、34b设置于长径部32b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在与对方侧连接器cn嵌合时突出部34a、34b成为障碍。

另外,罩30具备被卡定部41,该被卡定部41沿将连接器13插通到插通孔32的方向组装于收容有基板11的壳体20,并卡定到壳体20,突出部34a、34b具备沿着插通孔32的孔缘延伸的壁部35以及沿着在与壁部35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肋部36a~36f。

如果这样,则能够使在将罩30组装到壳体20时操作员用手指按压的突出部34a、34b的面积按肋部36a~36f的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罩30对壳体20的组装可操作性。

另外,肋部36a~36f具有在沿着短径部32a的方向上延伸出的延出部37。

如果这样,则关于能够形成突出部34a、34b的面积小的短径部32a侧,能够增大突出部34a、34b的面积,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罩30的组装作业。

另外,在罩30沿着长径部32b而设置有加强壁39a、39b,加强壁39a、39b设为不比连接器13的末端向前方突出的高度。

如果这样,则关于罩30的长径部32b侧,通过使加强壁39a、39b的高度比连接器13低,从而能够加强罩30的长径部32b侧,同时抑制加强壁39a、39b成为与对方侧连接器cn嵌合时的障碍。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不限定于通过上述叙述和附图来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的技术范围中。

(1)突出部34a、34b设置于罩30的短径部32a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罩30的长径部32b侧。另外,也可以将突出部设置于插通孔32的孔缘的整周。

(2)将延出部37设置于突出部34a、34b,但也可以不设置延出部37。

(3)肋部36a~36f构成为在与壁部35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与壁部35延伸的方向正交以外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