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及充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19512发布日期:2019-10-09 00:3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及充电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教鞭是教师完成课堂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工具,是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组成部分,由激光教鞭发射器(激光教鞭)和接收器组成。使用激光教鞭时,将接收器插接在电脑usb端口,在手中随机按动激光教鞭相关按键实现光点屏幕指示和翻页等功能。激光教鞭一般使用7号电池,重量轻但容量有限,这给高校的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为高校教学对激光教鞭使用更频繁、持续使用时间更长,这导致激光教鞭电池电量损耗过快,需频繁更换(每两天更换一次)。这对于拥有几十间甚至上百间多媒体教室的高校而言势必会成为一种沉重负担,进而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在对于激光教鞭的管理上,由于激光教鞭发射器和接收器是一对一模式,且接收器不便于拔插,因此采用一人一笔的方式容易产生因接收器不断拔插而造成损坏及混搭问题,所以一般模式是实行每间教室安装一套激光教鞭,以避免接口损坏和接收器混搭问题。这种模式要求管理服务人员定时集中更换充电电池,教师上课前需在指定地点领取相应教室的激光教鞭,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的课前准备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经常更换充电电池,激光教鞭的电池舱盖就很容易被弄坏、丢失,导致激光教鞭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充电器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充电装置,所述隔板上设有充电电极总成,所述充电电极总成与所述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腔体为激光教鞭充电槽,当所述激光教鞭插入所述第二腔体内时,所述激光教鞭的充电触点与所述充电电极总成对应接触。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当教师使用完激光教鞭时,将激光教鞭插入到自动充电器的激光教鞭充电槽内,实现对激光教鞭的自动充电。这样既无需对激光教鞭进行电池的频繁更换,又保证了激光教鞭的电池电量充足,从而为教师节约了课前准备时间,保障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电极总成包括第一充电电极触片和第二充电电极触片,所述第一充电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触片的充电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激光教鞭的充电触点之间的距离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的激光教鞭插口的形状与所述激光教鞭的截面形状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面到所述第一充电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触片之间的距离分别与所述激光教鞭插入端到两个所述充电触点之间的距离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充电器背板,所述充电器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器背板上。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至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和在位显示驱动电路,所述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极总成和所述在位显示驱动电路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包括自恢复温度保险丝和微动开关,所述自恢复温度保险丝的第一端和所述微动开关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自恢复温度保险丝的第二端与滤波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整流桥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感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整流桥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开关变压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引脚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开关变压器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引脚和光耦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二端电连接;开关变压器的第五端与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六端分别与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八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七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led指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耦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光耦的第四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led指示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和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led指示单元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包括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三引脚和第五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容的第一端、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充电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的负极分别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led指示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接地,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五引脚和充电电源的负极还与所述在位显示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还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极总成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位显示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一引脚、第六二极管的第一端和继电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五引脚和所述充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q1的发射极接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方法,利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所述方法包括:将激光教鞭插入激光教鞭充电槽,所述激光教鞭的充电触点与充电电极总成接触,触动微动开关,开始充电;当检测到所述激光教鞭的电池电压小于第一预电压时,按第一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或者,如果所述激光教鞭的电池电压高于第二预电压时,按第二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所述第二充电电流大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当所述激光教鞭电池电压等于第三预电压时,设置一预设时间段,按照第三充电电流对所述激光教鞭电池进行补充充电;补充充电结束后,对所述激光教鞭电池进行涓流充电,以补偿所述激光教鞭电池自身自放电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入激光教鞭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中,符号表示为:

1-充电器壳体,2-隔板,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充电装置,6-第一充电电极触片,7-第二充电电极触片,8-激光教鞭插口,9-限位板,10-背板,11-市电连接器,12-上盖固定螺丝,13-微动开关,14-激光教鞭,fuse-自恢复温度保险丝,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l0-滤波电感,l1-第一绕组,l2-第二绕组,l3-第三绕组,l4-第一电感,l5-第二电感,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ic1-第一芯片,ic2-第二芯片,oc1-光耦,bt-充电电源,q1-三极管,j1-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本实施例中采用3毫米厚透明亚克力透明板材,利用激光切割机实现各组成板条的切割与打孔,并用亚克力胶合剂胶合,获得充电器壳体1。充电器壳体1内腔设计为7.5cm*11cm*2cm的方形盒。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充电器壳体1分为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所述第一腔体3内设置有充电装置5,所述隔板2上设有充电电极总成,所述充电电极总成与所述充电装置5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腔体4为激光教鞭充电槽,当所述激光教鞭12插入所述第二腔体4内时,所述激光教鞭14的充电触点与所述充电电极总成对应接触。

具体地,所述充电电极总成包括第一充电电极触片6和第二充电电极触片7,所述第一充电电极触片6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触片7的充电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激光教鞭的充电触点之间的距离相同。本实施例中,充电电极触片是由0.3毫米的磷铜片加工成0.6cm宽、5.4cm长的接触片。通过对该种磷铜片弹力的反复实验,发现其能够满足接触力感需求。根据激光教鞭电池位置,先在隔板2上打出1cm*0.7cm的方孔两个,然后将折好的磷铜片打孔安装。为了保证自攻螺丝安装行程,隔板2用2cm*0.7cm亚克力条衬厚黏贴。

所述第二腔体4的激光教鞭插口8的形状与所述激光教鞭的截面形状相同。具体地,在制作所述充电器壳体1时,激光教鞭插口8根据激光教鞭截面形状设计,以便于激光教鞭插入滑槽内。例如,如果使用的是结构简单、功能强大、便于维修的诺为n31型号的激光教鞭,则激光教鞭的截面为梯形,面板操作部分略宽,底部部分略窄。

具体地,对于诺为n31型号的激光教鞭,激光教鞭插口8设计成梯形孔,梯形孔为上边2.1cm,底边1.8cm,高1.6cm。考虑到激光教鞭左侧壁的电源开关键,滑槽部分长度应等于激光教鞭电源按键以下笔身长度,以防按键被教鞭插口8卡住。根据激光教鞭笔身无按键部分的长度,滑槽长度应为8cm。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4内设置有一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底面到所述第一充电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触片之间距离分别与所述激光教鞭插入端到两个所述充电触点之间的距离相同,限位板9除了限定激光教鞭插入深度外,同时也支撑隔板2的向右移动。

由于激光教鞭截面为梯形,因此第二腔体4两侧用亚克力板条按照激光教鞭身形相对倾斜固定,右侧在外框条内增加一条2*11cm亚克力条倾斜固定,制造出和激光教鞭相吻合的滑槽空间。为防止激光教鞭过于靠近充电盒底板,导致拔插不方便,在底板上部增加一亚克力垫条,使笔身离开充电盒底板。为了使盖板不容易移位,将盖板四边45度角打磨,充电盒部分四个边框条也在其上部45度角打磨。考虑到美观问题,在四个边条衔接部分也进行45度角打磨处理

为便于电路板安装,在第一腔体3增加部分垫条,垫条位置结合充电装置5线路板元器件应力合理布置。使用微动开关时,还要考虑增加微动开关垫块,以方便微动开关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还包括充电器背板10,所述充电器壳体1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器背板10上。背板10上打孔,以方便安装固定。充电器壳体1在相对位置打孔,以方便进线。在充电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市电连接器11、上盖固定螺丝12和微动开关13,市电连接器11与充电装置5电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当激光笔教鞭插入第二腔体4时,通过微动开关13自动接通市电,通过充电装置5进行充电。充电器安装时还包括一上盖,上盖只用一枚上盖固定螺丝12与充电器壳体1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装置5包括: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和在位显示驱动电路。所述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极总成6和所述在位显示驱动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述开关电源及开关联动电路包括自恢复温度保险丝fuse和微动开关k,所述自恢复温度保险丝fuse的第一端和所述微动开关k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自恢复温度保险丝fuse的第二端与滤波电感l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k的第二端与所述滤波电感l0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感l0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整流桥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感l0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整流桥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开关变压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芯片ic1的第一引脚、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芯片ic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一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芯片ic1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单分别所述第一芯片ic1的第六引脚和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开关变压器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芯片ic1的第七引脚和光耦oc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光耦oc1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二端电连接。

开关变压器的第五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六端分别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电感l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led指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4的第二端与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所述光耦oc1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光耦oc1的第四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和所述led指示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和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led指示单元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一电感l4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电连接。

所述充电及充电显示电路包括第二芯片ic2,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感l4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脚与第二电感l5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三引脚和第五二极管d5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充电电源bt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源bt的负极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led指示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接地,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一引脚、第五引脚和充电电源bt的负极还与所述在位显示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源bt的正极和负极还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极总成6电连接。

所述在位显示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一引脚、第六二极管d6的第一端和继电器j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脚和所述充电电源bt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j1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装置电路采用开关电源模式,该电源开关电路力求简单稳定,便于制作和生产。采用了以dk1203为核心的开关电源,第一芯片ic1为dk1203电源芯片,最大输出12w功率,该模块内置耐压700v的开关管,并有过载、过热、过流、过载等自动防护功能,内部自建有供电电路,甚至可以不用反馈辅助绕组和驱动电阻即可可靠工作,外围元件极少,静耗极低,是一款高性能的小功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充电电路中第二芯片ic2采用新型电源管理cjc5122,该芯片有完善镍氢电池的充电过程管理功能,外围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最大充电电流可达1a,设置外围电阻参数,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充电电流,是一颗优秀的充电电源管理芯片,整个充电装置空载时交流输入电流不超过1毫安。

本实施例中外部电源220v的交流电源信号经自恢复温度保险丝fuse、微动开关k输入,经滤波电感l0和第一电容c1抗干扰后,经由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和第二电容c2滤波得到290v直流高压,该电源设计额定功率为10w,额定交流电流约55毫安,可恢复保险丝取值60毫安。

微动开关k的微动设计与充电电极触片联动,插入激光教鞭即可推动微动开关,接通220v交流电源。第一芯片ic1为离线开关电源模块,接通电源后,290v电压经内部电路给第四电容c4充电,ic1内部振荡电路工作开关电路进入工作状态,考虑到兼容txc203开关电源芯片,增设第一电阻r1作为启动电阻和第二二极管d2供电绕组整流、第三电阻r3电流检测,如果使用dk1203以上元件省略。dk1203可不加启动电阻,由内部启动电路自启,振荡频率约为65khz,光耦qc1通过第一芯片ic1对内部脉宽占空比控制,第二电阻r2、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是用来吸收开关变压器b1初级反峰波,减少干扰。开关变压器b1包括绕绕组l1、l2和次级绕组l3,次级l3输出由第三二极管d3整流,第三二极管d3为肖特基整流二极管。

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一电感l4滤波得到5v输出电压,开关变压器b1选取比较大,设计输出电流2a,主要考虑除了充电消耗外,还要考虑激光教鞭在位显示驱动功率需求。光耦oc1与第四二级管d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组成稳压电路,通过光耦内部光敏转换自动调制开关电源占空比,进而调整输出电压的稳定,保持给第二芯片ic2提供稳定的5v工作电压。其中,第四二级管d4为稳压二极管,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为限流电阻。

光耦oc1还完成初级热电与输出端的隔离。第二芯片ic2作为充电管理芯片,可以通过充电电源bt给1-4节镍氢电池充电。该集成芯片内置10bit的adc,可对采样电池电压和电流进行数模转换,输出数字信号到算术逻辑单元,完成自动检测判断充电电池状况,给出不同阶段的充电方案。ic2的第一引脚为电源输入引脚,为+5v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入3.5v-7.5v范围内均能可靠工作。

第二引脚为内部p沟场效应管漏极输出,第三引脚为内入n沟场效应管漏极输入,第四引脚为充电电流检测端口,第五脚为电池电压检测端口,第六脚为充电led显示,共有亮/灭、快闪/慢闪四种指示状态,分别表示未充/充满、短路/正常充电。第七脚为内部参考地,用于检测充电电池电压状况,第八脚为电源地。

本申请中按照1节镍氢电池设计,第七电阻r7为镍氢输出电压捡拾电阻,将第七电阻r7设置为10kω使充电电压值确定在1.2v。第九电阻r9为电流值检测取样电阻,当取值为0.75ω时最大充电电流为320ma,考虑1节aaa电池,取值为1ω,最大充电电流不大于250ma。第二芯片ic2在检测到电池低于1v时表明放电过多,内部设置小电流激活充电,预充值为100ma,当检测到电池高于1v时进行快速充电,最大值为250ma,鉴于镍氢充电特性,电池充电电压达到最大值后,会瞬间跌落几个毫伏电压-δv,第二芯片ic2第五引脚检测到-δv后,会转入补充充电,内部预设时间为20分钟,结束后转入涓流充电,以补足电池自身自放电损耗,涓流充电电流在40ma,可以长时间维持,保证了电池不过热的安全要求。第二芯片ic2内部具有零伏电池激活电路,第一次上电检测短路时会判断为零伏电池,马上会对电池进行激活,激活后会进入正常充电流程。如果激活不成功,ic2内部电路会判断为短路,led指示单元红灯快闪。

关于i/o控制端子高低电平输出的实现,在电路板上增加三极管q1和继电器j1等组成i/o端子电路实现该功能。三极管q1与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等周围电路组成高灵敏度检流器,第八电阻r8既是下偏流电阻,也是充电电池电流捡拾电阻,第九电阻r9为上偏置电阻,第十电阻r10为下偏置电阻。当r8为1欧时,涓流为40毫安,三极管q1即可导通,当在预充或大电流充电时,三极管q1将深度导通。

流过继电器j1的电流约5v/178ω=28ma,足以驱动继电器j1吸合,从而实现继电器j1常闭常开端子执行高低电平i/o输出,连接中控机相应接口或其他通信接口,以期实现激光教鞭的在位终端显示。第六二极管d6为继电器通断反峰电压吸收二极管。当未插入充电电池时,r8基本没有电流,三极管q1不导通,继电器j1不吸合。继电器j1输出连接方式有多种,既可将继电器j1常闭固定端子接+5v,吸合后输出为高电平,也可反过来将常闭固定端子接地,吸合后为低电平。同时,固定端子也可以不接入电源高低电平,直接输出接通断功能,也可用此功能接通协议模块,通过互联网观察激光教鞭的在位状态。电源开关采取联动微动开关方式,由激光教鞭插入时推动微动开关,实现交流输入电源接通,避免未充电时电路长时间的带电状态。

本电路将共阴绿红led为工作状态显示,红灯长亮3秒转2hz红绿灯交替闪表示接通电源未充电,红绿灯交替慢闪(1hz)表示在正常充电,红绿灯交替快闪(10hz)表示充电输出短路或电池不符,红灯灭绿灯持续常亮表示电池充满。

元器件选择要求:因该充电器长时间处在带电工作状态,故需选用优质品牌元件。开关变压器选用市售成品,也可自制,(用ee19铁氧体磁芯,绕组l1用0.21漆包线88匝,绕组l2绕6匝,绕组l3用0.41线6匝),第二电容c2使用耐压不小于400v的小型红宝石电解。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当教师使用完激光教鞭时,将激光教鞭插入到自动充电器的激光教鞭充电槽内,实现对激光教鞭的自动充电。当充电时,充电器会根据电池电压的不同情况,调整充电状态,防止电池因充电时间过长导致发热。这样无需对激光教鞭进行电池的频繁更换,也可以保证激光教鞭的电池电量充足,进而保证了激光教鞭的正常使用。

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方法,使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教室激光教鞭自动充电器,参见图5,所述方法包括:

s101,将激光教鞭插入激光教鞭充电槽,所述激光教鞭的充电触点与充电电极总成接触,触动微动开关,开始充电。

s102,当检测到所述激光教鞭的电池电压小于第一预电压时,按第一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或者,如果所述激光教鞭的电池电压高于第二预电压时,按第二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所述第二充电电流大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流。

一个示意性举例,第二芯片ic2在检测到电池低于1v时表明放电过多,内部设置小电流激活充电,充电电流为100ma;当检测到电池高于1v时进入快速充电,充电电流最大在250ma。

s103,当所述激光教鞭电池电压等于第三预电压时,设置一预设时间段,按照第三充电电流对所述激光教鞭电池进行补充充电。

由于镍氢充电特性,电池充电电压达到最大值后,会瞬间跌落几个毫伏电压-δv,第二芯片ic2第五引脚检测到-δv后,会转入补充充电,内部预设时间为20分钟。

s104,补充充电结束后,对所述激光教鞭电池进行涓流充电,以补偿所述激光教鞭电池自身自放电损耗。

补充充电结束后转入涓流充电,以补足电池自身自放电损耗,涓流充电电流在40ma,可以长时间维持,保证了电池不过热的安全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如来替代,本申请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的宗旨,也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