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57068发布日期:2019-11-06 01:2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道路排水装置及电缆敷设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还涉及上述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减弱,光伏、风电产业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国家对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施工中如何保工期、拼质量、降成本、护生态等要求逐步成为突破目前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现状的重要创新思路之一。

场区排水工程及电缆敷设工程作为整个新能源产业项目的附属工程,虽然地位不及电气、土建工程等,但其工程量较大因此整个项目中其成本占比也是不容轻视。

光伏、风电项目场区排水工程的传统做法为沿光伏区检修道路挖方侧纵向通长设置梯形断面混凝土排水边沟,但光伏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场内检修道路通常延绵数公里,排水工程中排水边沟路径较长,单米造价成本较高;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混凝土排水边沟养护周期较长;不易于对整个项目排水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进行整体把控;传统排水边沟在使用过程中因其内壁表面较为粗糙易被淤泥、杂草拥堵;传统排水边沟易发生冻胀裂缝及变形裂缝,耐久性差;传统排水边沟需配合设置集水井,造成工程成本无形增加;传统排水边沟无法重复利用且易对场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光伏、风电项目场区电缆敷设工程的传统做法为沿场区电缆敷设路径按照设计深度开挖电缆沟,在沟底放置电缆后用原土进行分层回填并压实,但新能源产业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场内电缆敷设路径通常延绵数公里,电缆敷设过程中土方开挖及回填量较大,单米造价成本较高;施工过程中直埋电缆沟的开完深度通常达不到设计深度,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周期较长;直埋电缆敷设路径通常没有明晰标志,后期检修或其他工程施工需要进行地面开挖时存在风险隐患;不易于对整个项目排水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进行整体把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工程中排水设施布置易与场地直埋电缆沟布置发生冲突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每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并排连接有预制标准段电缆舱,多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互相连通,多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互相连通;相邻两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之间通过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连接有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两个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之间连接多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靠近预制标准段电缆舱的侧板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侧板的高度相同,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另一侧板高度小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侧板的高度,预制标准段电缆舱顶端加设有第一扣板。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预制标准段电缆舱还连接有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预制标准段电缆舱还连接有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

还包括有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还通过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

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两侧板高度相等,且低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侧板高度,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顶端加设有第二扣板。

沿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一凸起;沿预制标准段电缆舱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二凹槽,预制标准段电缆舱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凸起。

预制标准段电缆舱顶端内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一扣板包括平板,平板表面垂直固定有与第三凹槽相适配的支板,支板位于第三凹槽内。

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顶端内侧壁开设有第四凹槽,第二扣板包括第二平板,第二平板表面垂直固定有与第四凹槽相适配的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位于第四凹槽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先按照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和预制标准段电缆舱尺寸沿场区碎石路挖方侧纵向开挖基坑,并在基坑底部设置不小于0.5%的沟底纵坡,然后将基坑底部虚土平整压实,在基坑底部浇筑素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抹面成型;

步骤2、在直线路径段时,将多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依次放置于基坑中,再依次将多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对应放置于基坑中,且预制标准段电缆舱置于挖方边坡侧;在分支段路径时,通过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连接三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每隔一段距离,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通过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垂直接口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水平接口继续连接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在路径尽头,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通过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

步骤3、待预制标准段电缆舱及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沿各自路径布置安装完成后,将场区需布设的电缆放置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中,在预制标准段电缆舱加盖第一扣板,并扣压密实,最后将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预制标准段电缆舱与基坑间侧壁缝隙填土并振捣密实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预制标准段电缆舱、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第一扣板、第二扣板及盖板,在实际场地中电缆沟敷设路径及排水沟布置路径对平面延伸及转折需求的适应性强;结构造型简单,组合、安装方式简单易行,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低,降低人工成本;整套预制构件可重复利用。本发明的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的使用方法,便于对项目排水工程及电缆敷设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进行整体把控,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工程中排水设施布置易与场地直埋电缆沟布置发生冲突,排水构筑物工程量大且造价高;直埋电缆敷设工程中电缆埋深不达标,路径不明确,开挖工程量大等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中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的a侧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的b侧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中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中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中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中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a侧断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中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b侧断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2.预制标准段电缆舱,3.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4.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5.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6.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7.第一扣板,8.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9.止水层,10.第二扣板,11.第一凹槽,12.第一凸起,13.第三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二凸起,16.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每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并排连接有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多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互相连通,多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互相连通;相邻两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之间通过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连接有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两个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之间连接多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在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路径上间隔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和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的截面均为u型,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和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的长度相等,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靠近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的侧板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侧板的高度相同且大于另一侧板高度,从而避免实际工程使用中因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汇集的雨水过多而倒灌入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降低电缆使用寿命。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顶端加设有第一扣板7。

如图2所示,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三个接口分别设置与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相对应的凹槽或凸起;在分支路径段,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水平出口以插接形式分别连接两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垂直出口以插接形式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水平的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继续延续排水路径,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道路填方侧),从而实现直线段与垂直方向分支段之间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埋设路径的转折与延伸。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为三通槽,根据需要可在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上加设盖板。

如图3所示,沿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1相适配的第一凸起12;如图4所示,沿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4,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与第二凹槽14相适配的第二凸起15。在直线道路上,多个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通过第一凹槽11、第一凸起12配合依次插接,多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通过第二凹槽14、第二凸起15配合依次插接,从而实现直线段的电缆舱路径延伸。

如图5所示,还包括有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相邻两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通过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连接,将电缆引入场区,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两端分别设置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相对应的凹槽或凸起;在折线路径段(道路尽头),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通过插接形式连通两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以实现直线段与折线段之间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埋设路径的转折与延伸。

如图6所示,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通过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连接有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和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相对应的凹槽或凸起;在折线路径段(道路尽头),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通过插接形式连通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和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从而实现直线段与折线段之间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埋设路径的转折与延伸,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道路填方侧)。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高度大于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的高度。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为l型槽,根据需要可在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上加设盖板。

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一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通过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同时连接两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三个接口分别设置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相对应的凹槽或凸起;在分支路径段,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通过插接形式分别连通三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垂直接口连接的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将电缆引入场地,从而实现直线段与垂直方向分支段之间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埋设路径的转折与延伸。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高度大于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的高度。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为l型槽,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上加设盖板,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为三通槽,在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上加设盖板,以防止水进入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

如图8、9所示,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五凹槽17,另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五凹槽17相适配的第三凸起18,通过第五凹槽17、第三凸起18连接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或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通过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或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与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两侧板高度相等,且低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侧板高度,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顶端加设有第二扣板10。在排水路径上,每隔一段距离,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通过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使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与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垂直,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出口位于道路填方侧,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道路填方侧);在路径尽头,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通过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从而将水排到道路填方侧地势低洼处。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顶端内侧壁开设有第四凹槽16,第二扣板10包括第二平板10-1,第二平板10-1表面垂直固定有与第四凹槽16相适配的第二支板10-2,第二支板10-2位于第四凹槽16内。

第一扣板7和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接触面设置有止水层9,止水层9为橡胶止水带,设置在第一扣板7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之间,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内干燥、密闭。

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顶端内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13,第一扣板7包括平板7-1,平板7-1表面垂直固定有与第三凹槽13相适配的支板7-2,支板7-2位于第三凹槽13内。

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第一扣板7、第二扣板10的材料均为树脂混凝土。

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及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断面均呈“倒圆角矩形”,保证各舱内集水、渗水及时排出舱体。

本发明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1、先按照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和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尺寸沿场区碎石路内侧(挖方侧)纵向开挖基坑,基坑需沿场区碎石路纵向设置不小于0.5%的沟底纵坡,然后将基坑底部虚土平整压实;然后在基坑底部浇筑素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抹面成型;再将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依次放置于基坑中,并使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置于挖方边坡侧;如图10所示,沿直线段电缆舱及排水舱路径依次分别延续放置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相邻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相邻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之间通过端面凹槽插接形式进行衔接。

步骤2、在分支段路径时,通过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连接三个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每隔一段距离,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通过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垂直接口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5水平接口继续连接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而此时的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仍按原来路径延续;在路径尽头,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通过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3连接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8,将水排到道路另一侧地势低洼处。

步骤3、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及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沿各自路径布置安装完成后,将场区需布设的电缆依次呈“品”字形放置于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中,然后在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顶部阶梯型内壁位置加设橡胶止水带,最后在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加盖第一扣板7,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4、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6上加设盖板,并扣压密实,将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预制标准段电缆舱2与基坑间侧壁缝隙填土并振捣密实,且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靠近道路侧一定范围内需设置2%的排水纵坡,保证道路上汇集雨水及挖方边坡上的雨水能够及时排放至第一预制标准段排水舱1中。

通过以上方式,本发明的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预制加工预制标准段排水舱、预制标准段电缆舱、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第一扣板、第二扣板及盖板,并沿场区电缆敷设路径及排水路径通过凸起与凹槽配合以插接方式进行衔接布置,方便拆卸、运输,降低人工劳动量。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工程中排水设施布置易与场地直埋电缆沟布置发生冲突,排水构筑物工程量大且造价高;直埋电缆敷设工程中电缆埋深不达标,路径不明确,开挖工程量大等诸多问题;通过预制排水舱转角连接件、预制电缆舱转角连接件、预制排水舱三通连接件及预制电缆舱三通连接件实现电缆和排水在折线路径、分支路径的延伸;间隔设置第二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及时将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内的水排出,以免预制标准段排水舱内水流量过大而溢出舱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