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7821发布日期:2019-11-06 01:2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动力采用电机技术,相对于普通的燃油动力汽车而言,由于电机的起始输出扭矩大,所以传统的燃油汽车变速器不符合电动汽车上的需要,同时还会使得电动的成本和重量提高。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20151049917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器,通过调整筒形永磁转子与筒形导体之间的啮合面积来达到调速的目的,但在调速过程中,筒形导体转子由于涡流效应而发热,现有常用的是加设散热片进行散热,但散热效果不明显;同时,电机启动时,筒形永磁转子需要一定时间来达到最大速度,存在一定的滞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器散热效果不佳和永磁转子启动时存在滞后的问题。

方案基本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固定连接有主动筒,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从动筒,从动筒上固定有永磁体,主动筒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侧壁上固定有内圈导体和外圈导体,永磁体位于内圈导体和外圈导体之间,且与内圈导体和外圈导体之间存在间隙;输入轴上转动连接有冷却器,环形槽侧壁上设有液道,冷却器与液道连通。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设置内圈导体和外圈导体,相对现有技术中只有一个外圈导体,可增加启动时的扭矩传递,让从动筒和输出轴尽快达到最大的速度,将滞后时间缩短。冷却器可以提供冷却液至液道中,让冷却液吸收内圈导体和外圈导体上散发出的热量,相对现有技术,冷却速度快,更加适合变速器高速度运转。

进一步,所述冷却器包括注液室,输入轴上设有进液孔和中空部,注液室通过进液孔与中空部连通,中空部连通有腔室,腔室侧壁设有出液孔,腔室通过出液孔与液道连通。

冷却液输入到液道过程中,在中空部内能够对输入轴进行冷却,提高输入轴的受热限度;腔室设在主动筒上,能够对主动筒进行冷却。

进一步,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有轴套,轴套与主动筒固定,轴套上也设有液道,该液道一端通过回流管与主动筒上的液道连通。

轴套可以增加主动筒相对输入轴的稳定性,轴套上的液道使得冷却液能够再次汇集在输出轴上,利于对冷却液冷却后的引出和处理。

进一步,所述冷却器还包括回流室,轴套与冷却器转动连接,轴套上的液道一端开口并进入回流室与回流室连通。

这样冷却液可以流入回流室,由于冷却器相对输入轴和轴套为转动,所以冷却器可以处于静止状态,便于冷却液的引出和处理。

进一步,所述冷却器与轴套和输入轴之间均采用轴承转动连接。轴承转动连接摩擦损耗少,同时热量产生较少。

进一步,对应主动筒中心位置设有封闭板,封闭板边缘与弧形槽侧壁固定,腔室位于封闭板与主动筒之间。腔室的旋转轴与输入轴为同轴线,腔室内充入冷却液后,保证腔室内冷却液重心平稳,使得输入轴和主动筒平稳旋转;同时,冷却液在腔室可大面积吸收弧形槽侧壁上热量,提高了冷却液热吸收效率。

进一步,所述腔室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固定片。

固定片跟随主动筒进行转动时,可以搅动腔室内的冷却液,使得冷却液与主动筒之间的相对速度差减小,从而减少冷却液与主动筒的摩擦,减少冷却液升温,同时,让冷却液能够受离心作用增加出液孔、液道中液体的流速。

进一步,所述输出轴与封闭板转动连接。封闭板可以对输出轴进行支撑,提高输出轴运转的平稳性。

进一步,所述输出轴内也设有与腔室连通的中空部。固定片转动时,在主动筒的中心位置产生涡流,该涡流使得部分冷却液快速进入输出轴中的中空部并进一步流动,以对输出轴进行冷却,提高输出轴的耐热性。

进一步,所述从动筒上设有散热孔。利于从动筒内部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输入轴1、进液孔11、输出轴2、轴套31、主动筒32、外圈导体33、内圈导体34、环形槽35、永磁体40、从动筒41、滑动套42、调节机构43、封闭板5、腔室50、固定片51、液道6、出液孔61、回流管62、冷却器7、注液室71、回流室72。

实施例一基本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器,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轴1和输出轴2,输入轴1与电机连接。输入轴1键连接有轴套31,轴套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动筒32,主动筒32上设有环形槽35,环形槽35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内圈导体34和外圈导体33。

输出轴2通过花键滑动连接有滑动套42,滑动套42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从动筒41,从动筒41的圆周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多个永磁体40,永磁体40在从动筒41的圆周面上呈圆周阵列均匀排布。从动筒41插入环形槽35中,并与内圈导体34和外圈导体33之间存在间隙。

滑动套42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43。电机通过输入轴1带动主动筒32相对从动筒41进行转动,内圈导体34和外圈导体33通过切割永磁体40的磁力线产生涡电流,涡电流产生磁场,使得从动筒41和主动筒32之间的相对运动降低,从而实现了扭矩的传递。通过对调节机构43施加与输出轴2轴线平行的力,带动滑动套42在输出轴2上左右移动,进而改变从动筒41上永磁体40与内圈导体34和外圈导体33之间的有效啮合面积,改变扭矩传递的大小,达到对输出轴2转速进行调节的目的。

内圈导体34和外圈导体33由于涡电流而发热,为了对内圈导体34和外圈导体33进行散热,输入轴1上设有环形的冷却器7。冷却器7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输入轴1和轴套31转动连接,连接处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冷却器7内设有注液室71和回流室72,注液室71和回流室72之间通过隔板和密封圈进行隔开,隔板与冷却器7的内壁固定,密封圈设置在隔板与输入轴1之间起转动密封作用。输入轴1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中空部,注液室71通过进液孔11与输入轴1内的中空部连通,注液室71通过导管连接有泵送装置,泵送装置用于向注液室71内泵入冷却液。

主动筒32对应的中心区域设有封闭板5,封闭板5边缘与环形槽35侧壁密封并使用螺钉进行固定,这样封闭板5与主动筒32之间形成腔室50。环形槽35的侧壁及轴套31上分别开设多条液道6。腔室50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出液孔61,液道6靠近腔室50的一端通过出液孔61与腔室50连通,远离腔室50的一端通过回流管62与轴套31上的液道6连通。轴套31上的液道6位于回流室72内的一端开口。

输入轴1相对冷却器7转动时,输入轴1注液室71内的冷却液依次经进液孔11、中空部、腔室50、出液孔61、液道6和回流管62流入回流室72,回流室72通过导管连接循环系统让冷却液得到循环流动。冷却液在流经腔室50和液道6时,吸收环形槽35侧壁上的热量,使得内圈导体34和外圈导体33上的热量及时得到处理。从动筒41上设有散热孔,利于从动筒41内部进行散热。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腔室50侧壁垂直固定有多个固定片51,主动筒32在转动时,固定片51跟随转动,以搅动腔室50内的冷却液,使得冷却液与主动筒32之间的相对速度差减小,从而减少冷却液与主动筒32的摩擦,减少冷却液升温,同时,让冷却液能够受离心作用增加出液孔61、液道6中液体的流速。

输出轴2通过轴承与封闭板5转动连接,并使用密封圈进行密封。输出轴2内部也设有中空部,该中空部左端开口并与腔室50连通。冷却液受固定片51搅动,这样主动筒32中心部位对应的冷却液形成涡流,涡流形成可以使部分冷却液迅速进入输出轴2的中空部并相对输出轴2进行流动,以对输出轴2进行冷却。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