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电池不充电手机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0686发布日期:2019-09-29 18:4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免电池不充电手机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机电能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免电池不充电手机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普通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随着手机内部处理器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使手机待机和使用的续航时间越来越短,使用人群无不困惑和无奈,这是只能手机发展的一个瓶颈性世界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电池不充电手机供电系统,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手机的耗电量加大,即手机待机和使用的续航时间越来越短,而一旦性手机没有电即需要寻找充电宝或者找对应的充电插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免电池不充电手机供电系统,包括上条机构、能量储存机构、过轮机构与擒纵机构,所述上条机构通过跨轮与所述能量储存机构连接,所述能量储存机构对应咬合连接所述过轮机构,所述擒纵机构周期性咬合连接所述过轮机构;

所述过轮机构另一端咬合连接第一立轮,所述第一立轮中部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发电稳压机构;

所述能量储存机构包括上条轮,所述上条轮通过跨轮与所述上条机构对应咬合连接,所述上条轮中部设有条轴,所述条轴上方固定连接发条,所述发条位于发条盒内,所述发条盒内圈中部轴承连接所述条轴,且所述发条盒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发条外边,且所述发条盒外侧设有条盒轮,所述条盒轮外侧咬合连接过轮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条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杆,

所述第二转动杆和所述第三转动杆上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均被第二连接杆贯穿,且贯穿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中部轴承连接第三连接杆;

所述第三转动杆一端设有第二立轮,所述第二立轮咬合连接所述跨轮。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筒包括母槽板和子槽板,所述母槽板内口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子槽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且所述母槽板和子槽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和所述第三转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子槽板均呈类“十”字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条轮外侧、机箱内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设有棘爪,且所述棘爪通过弹片与所述第四连接杆进行连接,且所述棘爪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上条轮外侧的齿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轮机构包括第四转动杆、第五转动杆、第六转动杆和第七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上固定连接第一内过轮和第一外过轮,所述第一内过轮咬合连接所述条盒轮;

所述第五转动杆上设有上设有第二内过轮和第二外过轮,所述第一外过轮与所述第二内过轮进行咬合连接,且所述第六转动杆上设有第三内过轮和第三外过轮,且所述第三内过轮和所述第三外过轮之间、所述第六转动杆上设有擒纵轮,所述第二外过轮咬合连接所述第三内过轮,且所述擒纵轮咬合连接所述擒纵机构;

所述第七转动杆上设有第四内过轮和第四外过轮,所述第三外过轮咬合连接所述第四内过轮,所述第四外过轮咬合连接所述第一立轮,且所述第四外过轮和所述第一立轮外侧的齿形结构均为斜齿。

进一步的,所述擒纵机构包括第八转动杆,所述第八转动杆上方设有游丝,所述游丝下方设有摆轮,所述摆轮和所述擒纵轮之间、机体上活动连接擒纵杆,所述擒纵杆上方固定连接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两端均设有擒纵叉,且所述摆轮上方设有铆钉,一端所述擒纵叉周期性触碰,另一端所述擒纵叉周期性咬合所述擒纵轮上的齿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擒纵轮、所述第三外过轮、所述第四内过轮、所述第四外过轮、所述第一立轮的齿数比为1:20:1:10:1。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稳压机构包括扁平微型直流电机,所述扁平微型直流电机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其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电性连接扁平微型直流稳压器,所述扁平微型直流稳压器电性连接超级电容。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通过上条机构转动带动能量储存机构进行蓄能,再通过过轮机构实现能量的放大,并且,通过擒纵轮机构的作用控制能量均匀释放;

即带动发电稳压机进行均匀放电发出的电能经过二极管和扁平微型直流稳压器使得电压更为的稳定,并且将一定的电能充入超级电容内,利用超级电容为手机大功率消耗时可以提供更大功率的电流。

且,由于本发明的从发电至放电均不许外接电路,可以随时进行手机的蓄能,即更为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伸缩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能量储存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擒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过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条机构,11-手柄,12-第二转动杆,13-伸缩筒,131-母槽板,131a-第一滑槽,132-子槽板,14-第三转动杆,141-第二立轮,15-第一轴承,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8-第一连接板,19-第三连接杆,2-能量储存机构,21-上条轮,22-条轴,23-发条,24-发条盒,25-条盒轮,26-第四连接杆,261-棘爪,262-弹片,3-过轮机构,31-第四转动杆,311-第一内过轮,312-第一外过轮,32-第五转动杆,321-第二内过轮,322-第二外过轮,33-第六转动杆,331-第三内过轮,332-第三外过轮,333-擒纵轮,34-第七转动杆,341-第四内过轮,342-第四外过轮,4-擒纵机构,41-第八转动杆,42-游丝,43-摆轮,431-铆钉,44-擒纵杆,45-第一摆动杆,46-擒纵叉,5-跨轮,6-第一立轮,61-第一转动杆,7-发电稳压机构,71-扁平微型直流电机,72-二极管,73-扁平微型直流稳压器,74-超级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本发明的免电池不充电手机供电系统,包括上条机构1、能量储存机构2、过轮机构3与擒纵机构4,所述上条机构1通过跨轮5与所述能量储存机构2连接,所述能量储存机构2对应咬合连接所述过轮机构3,所述擒纵机构4周期性咬合连接所述过轮机构3;

所述过轮机构3另一端咬合连接第一立轮6,所述第一立轮6中部设有第一转动杆61,所述第一转动杆61转动连接发电稳压机构7;

所述能量储存机构2包括上条轮21,所述上条轮21与所述上条机构1对应咬合连接,所述上条轮21中部设有条轴22,所述条轴22上方固定连接发条23,所述发条23位于发条盒24内,所述发条盒24内圈中部轴承连接所述条轴22,且所述发条盒24上方设有条盒轮25,所述条盒轮25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发条23外边,其外侧咬合连接过轮机构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条机构1先通过向外拔出手柄11,进而使得第二转动杆12向外运动,即对应的第一连接杆16向外运动,第一连接板18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板18另一端的地第一连接杆16运动,即对应的第三转动杆14向前运动,且,对应的第一连接杆16进行对应的转动,第三连接杆14的下方通过套杆式活动连接于手机壳体的内侧,即保证第三连接杆14转动,但是第三转动杆14位置不发生改变,即第二立轮141贴合跨轮,同时,对应的伸缩筒13在子槽板132滑动连接第一滑槽131a的作用下达到了指定的位置;

在手柄11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12和第三转动杆14进行转动,即对应的第二立轮141咬合连接跨轮5,跨轮5带动上条轮21转动,由于上条轮21与条轴22为固定连接,从而上条轮21转动使得条轴22转动,即对应的发条23进行手收缩。

并且,上条轮21一侧,手机内壳内设有第四连接杆26,第四连接杆26上设有弹片262,弹片262的另一端与棘爪261进行连接,同时棘爪261与第四连接杆26滑动连接,从而棘爪261在弹片262的作用下,其周期性咬合连接上条轮21,并且在弹片262的作用下实现回弹限位,防止了上条轮21的反转。

且本实施例中,能量储存机构单元2,通过上条轮21转动上条轮21带动条轴22转动实现能量的储存,然后通过发条23外边与条盒轮25进行连接,实现条盒轮25的转动,将能量传递至过轮机构3内;同时条盒轮25在条盒24上,条盒25轴承连接条轴22,实现条盒轮25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过轮机构3通过第一内过轮311咬合连接条盒轮25,第一内过轮311转动带动第四转动杆31转动,第四转动杆311转动使得第二外过轮322进行转动,第二外过轮322咬合连接第二内过轮321,第二内过轮321带动第五转动杆32转动,第五转动杆32转动带动第二外过轮322转动,第二外过轮322转动咬合连接第三内过轮331,第三内过轮331转动带动第六转动杆33转动,第六转动杆33转动使得第三外过轮332转动,第三外过轮332转动使得第四内过轮341转动,第四内过轮341转动使得第七转动杆34转动使得,第七转动杆34转动使得第四外过轮341咬合连接第一立轮6转动,第一立轮6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61转动,第一转动杆61转动使得发电稳压机构7进行对应的发电。

且本实施例中在第六转动杆33转动的过程中,擒纵机构4包括第八转动杆41,第八转动杆41上设有游丝42,游丝42的外端与手机内壳体进行固定,其内端固定连接第八转动杆41,且第八转动杆41下方设有摆轮43,在摆轮43和第三外过轮332之间设有擒纵杆44,擒纵杆44上固定连接第一摆动杆45,且擒纵杆44下方套杆式连接手机壳内侧,且使得擒纵杆44可以进行转动,但是擒纵杆44始终位于一点,第一摆动杆45两端分别设有擒纵叉46,一端的擒纵叉46与第三外过轮332外侧的齿形结构进行咬合连接,另一端擒纵叉46的内侧在摆轮43上设有铆钉431,擒纵叉46在摆动板进行摆动的时候实现摆轮43的运动,从而游丝42变形,当擒纵轮333侧擒纵叉不受力的时候游丝42进行回弹,从而擒纵叉46进行下一次的咬合擒纵轮333上的齿轮。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转动杆61转动带动扁平微型直流电机71进行发电的时候,在二极管72和扁平微型直流稳压器73的作用下实现稳压的作用,在将对应的电能传递至超级电容74内,进行短时存电,在进行对应的需求放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