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管道架设安装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2322发布日期:2019-11-13 01:4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PP管道架设安装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p管道架设安装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和空间利用的情况下,将电能安全顺利的送达城市的每个角落,电缆入地是最直接最好的方法,而为使室外电缆线路免受机械损伤,化学腐蚀等伤害,电缆敷设于电缆排管中就成了最常用的一种方案,pp管的特点是不锈蚀、耐磨损、不结垢、减小振动和噪声、防冻裂(超过-20℃的低温下pp管产生冻裂,高温的工作环境只要超过70℃产生分解,使用温度在-20℃到70℃)、防结露,热损失少、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管道安装架设时存在易砸伤在底层的工作人员,并对管道承插工作难度高、承插深度不足,承接效果不理想,容易脱离断裂,累积高层后无法承插,人工承插,存在滑塌风险,使人员高处跌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pp管道架设安装一体化设备,以解决管道安装架设时易砸伤在底层的工作人员,并对管道承插工作难度高、承插深度不足,承接效果不理想,容易脱离断裂,累积高层后无法承插,人工承插,存在滑塌风险,使人员高处跌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从而达到了使用机械化的承插,满足承插的深度和强度要求,同时减少了人员在工作域底层的工作活动时间和范围,又可对高层管道进行承接,降低工作人员在工作的上下攀爬中存在跌落风险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pp管道架设安装一体化设备,包括管枕、伺服电机、操作控制器、三阶升降杆、太阳能充电板、第一电动推杆、承重吊环、支撑转移机构、防晒工作椅、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和管枕回弹放置箱,所述支撑转移机构顶端设置有防晒工作椅,所述支撑转移机构内中上部设置有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并且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顶端与防晒工作椅相连接,所述支撑转移机构内底部设置有管枕,所述防晒工作椅左端底部与伺服电机进行螺栓连接,并且伺服电机与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进行插接,所述防晒工作椅顶端左前部与操作控制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防晒工作椅顶端左后部与三阶升降杆进行插接,所述防晒工作椅左端底中部和右端底中部均与承重吊环进行焊接,所述防晒工作椅顶端右部与管枕回弹放置箱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转移机构包括传动轮、双联传动轮、第一升降丝杆、第一支撑腿、第一气液增力缸、第一减压底座、第一液压气缸、第二液压气缸、第一双轨滑板、第一承压移动板、从动轮、第二升降丝杆、第二撑腿、第二气液增力缸、第二减压底座、第三液压气缸、第四液压气缸、第二轨滑板和第二承压移动板,所述传动轮右方与双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双联传动轮内表面与第一升降丝杆进行插接,所述双联传动轮右方与从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外表面底部与第一支撑腿进行啮合,所述第一支撑腿底端与第一气液增力缸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支撑腿左端顶部与第一液压气缸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支撑腿左端底部与第二液压气缸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气液增力缸底端与第一减压底座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液压气缸左端与第一双轨滑板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一双轨滑板右端底部与第二液压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一双轨滑板左端与第一承压移动板进行焊接,所述从动轮内表面与第二升降丝杆进行插接,所述第二升降丝杆外表面下部与第二支撑腿进行啮合,所述第二支撑腿底端与液增力缸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支撑腿右端顶部与第三液压气缸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支撑腿右端底部与第四液压气缸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气液增力缸底端与压底座进行焊接,所述第三液压气缸右端与第二轨滑板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二双轨滑板左端底部与第四液压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二双轨滑板右端与第二承压移动板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顶端与防晒工作椅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丝杆顶端与防晒工作椅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晒工作椅包括工作台、透气软垫、座椅背板、遮阳顶板、散热风扇和安全把手,所述工作台顶端中部设置有透气软垫,所述工作台顶端中后部与座椅背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座椅背板位于透气软垫的后方,所述座椅背板顶端与遮阳顶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遮阳顶板内底部与散热风扇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遮阳顶板底端左中部与安全把手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工作台底端与支撑转移机构相连接,所述工作台左端中部底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工作台顶端左前部与操作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工作台顶端左后部与三阶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工作台左端中部与右端中部均于承重吊环相连接,所述工作台顶端右中部与管枕回弹放置箱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包括滑轨固定架、电动导轨、第五液压气缸、第六液压气缸和震动承插机构,所述滑轨固定架的内后端和内前端均与电动导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导轨底端左侧与第五液压气缸进行焊接,所述电动导轨底端右侧与第六液压气缸进行焊接,所述第五液压气缸底端与震动承插机构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六液压气缸底端对称设置有震动承插机构,所述滑轨固定架后端与防晒工作椅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枕回弹放置箱包括安装底座、收纳箱、回弹式收纳箱和伸缩杆,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与收纳箱进行焊接,所述安装底座右端与伸缩杆进行插接,所述收纳箱右端与回弹式收纳箱进行螺栓连接,并且回弹式收纳箱底端右侧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安装底座底端与防晒工作椅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震动承插机构包括上承插压力分块、震动模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下承插压力分块、硅胶垫和液压油缸,所述上承插压力分块右端与震动模块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上承插压力分块底端前后共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底端左侧前后共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两组,所述震动模块后端与液压油缸相连接,所述上承插压力分块顶端与第五液压气缸相连接,所述震动模块顶端左侧与第五液压气缸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承压移动板设置为伸缩板结构,并且伸缩板可调节伸出长度和固定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动导轨设置为三条直线导轨组合结构,并且组合形状为工字型,并且中部导轨可在其两侧导轨上进行滑动,并且中部导轨设置有两个滑块分别与第五液压气缸和第六液压气缸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震动承插机构共对称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安装在第五液压气缸和第六液压气缸的底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为解决管道安装架设时存在易砸伤在底层的工作人员,并对管道承插工作难度高、承插深度不足,承接效果不理想,容易脱离断裂,累积高层后无法承插,人工承插,存在滑塌风险,使人员高处跌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设计了支撑转移机构、防晒工作椅、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和管枕回弹放置箱,使用支撑转移机构可对高度不同的pp管道进行承插,同时又方便了设备转移,为工作人员提供操作和休息的平台,对管道承插达到稳定的承插深度和速度,自主放置管枕,使管道稳定,达到了使用机械化的承插,满足承插的深度和强度要求,同时减少了人员在工作域底层的工作活动时间和范围,又可对高层管道进行承接,降低工作人员在工作的上下攀爬中存在跌落风险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转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晒工作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管枕回弹放置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承压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震动承插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滑轨固定架和电动导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硅胶垫左视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转移机构-1、防晒工作椅-2、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3、管枕-4、伺服电机-5、操作控制器-6、三阶升降杆-7、太阳能充电板-8、第一电动推杆-9、承重吊环-10、管枕回弹放置箱-11、传动轮-101、双联传动轮-102、第一升降丝杆-103、第一支撑腿-104、第一气液增力缸-105、第一减压底座-106、第一液压气缸-107、第二液压气缸-108、第一双轨滑板-109、第一承压移动板-1010、从动轮-1011、第二升降丝杆-1012、第二支撑腿-1013、第二气液增力缸-1014、第二减压底座-1015、第三液压气缸-1016、第四液压气缸-1017、第二双轨滑板-1018、第二承压移动板-1019、工作台-201、透气软垫-202、座椅背板-203、遮阳顶板-204、散热风扇-205、安全把手-206、滑轨固定架-301、电动导轨-302、第五液压气缸-303、第六液压气缸-304、震动承插机构-305、安装底座-1101、收纳箱-1102、回弹式收纳箱-1103、伸缩杆-1104、上承插压力分块-30501、震动模块-30502、第二电动推杆-30503、第三电动推杆-30504、下承插压力分块-30505、硅胶垫-30506、液压油缸-30507。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支撑转移机构-1、防晒工作椅-2、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3、管枕回弹放置箱-11、传动轮-101、双联传动轮-102、第一升降丝杆-103、第一支撑腿-104、第一气液增力缸-105、第一减压底座-106、第一液压气缸-107、第二液压气缸-108、第一双轨滑板-109、第一承压移动板-1010、从动轮-1011、第二升降丝杆-1012、第二支撑腿-1013、第二气液增力缸-1014、第二减压底座-1015、第三液压气缸-1016、第四液压气缸-1017、第二双轨滑板-1018、第二承压移动板-1019、工作台-201、透气软垫-202、座椅背板-203、遮阳顶板-204、散热风扇-205、安全把手-206、滑轨固定架-301、电动导轨-302、第五液压气缸-303、第六液压气缸-304、震动承插机构-305、安装底座-1101、收纳箱-1102、回弹式收纳箱-1103、伸缩杆-1104、上承插压力分块-30501、震动模块-30502、第二电动推杆-30503、第三电动推杆-30504、下承插压力分块-30505、硅胶垫-30506、液压油缸-30507为本发明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管枕-4、伺服电机-5、操作控制器-6、三阶升降杆-7、太阳能充电板-8、第一电动推杆-9、承重吊环-10为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与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pp管道架设安装一体化设备:包括管枕4、伺服电机5、操作控制器6、三阶升降杆7、太阳能充电板8、第一电动推杆9、承重吊环10、支撑转移机构1、防晒工作椅2、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3和管枕回弹放置箱11,支撑转移机构1顶端设置有防晒工作椅2,支撑转移机构1内中上部设置有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3,并且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3顶端与防晒工作椅2相连接,支撑转移机构1内底部设置有管枕4,防晒工作椅2左端底部与伺服电机5进行螺栓连接,并且伺服电机5与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3进行插接,防晒工作椅2顶端左前部与操作控制器6进行螺栓连接,防晒工作椅2顶端左后部与三阶升降杆7进行插接,防晒工作椅2左端底中部和右端底中部均与承重吊环10进行焊接,防晒工作椅2顶端右部与管枕回弹放置箱11进行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转移机构1包括传动轮101、双联传动轮102、第一升降丝杆103、第一支撑腿104、第一气液增力缸105、第一减压底座106、第一液压气缸107、第二液压气缸108、第一双轨滑板109、第一承压移动板1010、从动轮1011、第二升降丝杆1012、第二撑腿1013、第二气液增力缸1014、第二减压底座1015、第三液压气缸1016、第四液压气缸1017、第二轨滑板1018和第二承压移动板1019,所述传动轮101右方与双联传动轮102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双联传动轮102内表面与第一升降丝杆103进行插接,所述双联传动轮102右方与从动轮1011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103外表面底部与第一支撑腿104进行啮合,所述第一支撑腿104底端与第一气液增力缸105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支撑腿104左端顶部与第一液压气缸107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支撑腿104左端底部与第二液压气缸108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气液增力缸105底端与第一减压底座106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液压气缸107左端与第一双轨滑板109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一双轨滑板109右端底部与第二液压气缸108相连接,所述第一双轨滑板109左端与第一承压移动板1010进行焊接,所述从动轮1011内表面与第二升降丝杆1012进行插接,所述第二升降丝杆1012外表面下部与第二支撑腿1013进行啮合,所述第二支撑腿1013底端与液增力缸1014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支撑腿1013右端顶部与第三液压气缸1016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支撑腿1013右端底部与第四液压气缸1017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气液增力缸1014底端与压底座1015进行焊接,所述第三液压气缸1016右端与第二轨滑板1018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二双轨滑板1018左端底部与第四液压气缸1017相连接,所述第二双轨滑板1018右端与第二承压移动板1019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103顶端与防晒工作椅2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丝杆1012顶端与防晒工作椅2相连接,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03和第二升降丝杆1012的旋转升降,调节管道架设的高度,同时又达到了便于移动设备,为设备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其中,所述防晒工作椅2包括工作台201、透气软垫202、座椅背板203、遮阳顶板204、散热风扇205和安全把手206,所述工作台201顶端中部设置有透气软垫202,所述工作台201顶端中后部与座椅背板20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座椅背板203位于透气软垫202的后方,所述座椅背板203顶端与遮阳顶板20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遮阳顶板204内底部与散热风扇20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遮阳顶板204底端左中部与安全把手20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工作台201底端与支撑转移机构1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01左端中部底与伺服电机5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01顶端左前部与操作控制器6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01顶端左后部与三阶升降杆7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01左端中部与右端中部均于承重吊环10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01顶端右中部与管枕回弹放置箱11相连接,为工作人员提供操作平台,方便清洗承插接口,同时方便观察承插效果,方便及时调整。

其中,所述承插式自动承插装置3包括滑轨固定架301、电动导轨302、第五液压气缸303、第六液压气缸304和震动承插机构305,所述滑轨固定架301的内后端和内前端均与电动导轨30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导轨302底端左侧与第五液压气缸303进行焊接,所述电动导轨302底端右侧与第六液压气缸304进行焊接,所述第五液压气缸303底端与震动承插机构30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六液压气缸304底端对称设置有震动承插机构305,所述滑轨固定架301后端与防晒工作椅2进行螺栓连接,使用机械承插,减少了人的工作量,同时承插更易达到工作要求。

其中,所述管枕回弹放置箱11包括安装底座1101、收纳箱1102、回弹式收纳箱1103和伸缩杆1104,所述安装底座1101顶端与收纳箱1102进行焊接,所述安装底座1101右端与伸缩杆1104进行插接,所述收纳箱1102右端与回弹式收纳箱1103进行螺栓连接,并且回弹式收纳箱1103底端右侧与伸缩杆1104相连接,所述安装底座1101底端与防晒工作椅2相连接,方便管枕放置,同时回弹结构方便对管枕的使用。

其中,所述震动承插机构305包括上承插压力分块30501、震动模块30502、第二电动推杆30503、第三电动推杆30504、下承插压力分块30505、硅胶垫30506和液压油缸30507,所述上承插压力分块30501右端与震动模块3050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上承插压力分块30501底端前后共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30503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503底端左侧前后共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30504两组,所述震动模块30502后端与液压油缸30507相连接,所述上承插压力分块30501顶端与第五液压气缸303相连接,所述震动模块30502顶端左侧与第五液压气缸303相连接,实现了对管道的自动承插,通过锤击震动达到了良好的承插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承压移动板1010设置为伸缩板结构,并且伸缩板可调节伸出长度和固定位置,防止因单块板压力过大,使得倾斜侧面上层的土壤机构改变,导致崩塌。

其中,所述电动导轨302设置为三条直线导轨组合结构,并且组合形状为工字型,并且中部导轨可在其两侧导轨上进行滑动,并且中部导轨设置有两个滑块分别与第五液压气缸303和第六液压气缸304相连接,便于调整震动承插机构305的精确位置,然后实现对管道进行夹持。

其中,所述震动承插机构305共对称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安装在第五液压气缸303和第六液压气缸304的底端,对称夹持管道,稳定管道,避免晃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挖好的沟槽的底部进行管道垫层制作:将c2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垫层,垫块采用梅花式布道,间隔1000mm,所用钢筋为人行道下为φ12@250、φ14@250,车行道下所用钢筋为,纵向φ14间距180,横向φ18间距250,钢筋安装时,横向钢筋在纵向钢筋外侧,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40d,然后使用吊机通过承重吊环10将pp管道架设安装一体化设备放置在管道垫层上,并使得第一减压底座106位于管道垫层的左侧的沟槽表面上,并且第二减压底座1015位于管道垫层的右侧的沟槽表面上,松开承重吊环10,将回弹式收纳箱1103向右从收纳箱1102内拉出,并将管枕有序的放置在回弹式收纳箱1103内,当每拿出一个管枕,回弹式收纳箱1103收回一段,同时伸缩杆1104配合收缩,工作人员登上工作台201,并坐在透气软垫202上,通过调整三阶升降杆7调整太阳能充电板8使得为散热风扇205供电,然后接通电源,通过分别收缩第一气液增力缸105和第二气液增力缸1014使设备处于水平状态,再通过伺服电机5带动驱动传动轮101进行转动,使传动轮101传动双联传动轮102进行进行转动,传动从动轮1011进行同步转动,使第一升降丝杆103和第二升降丝杆1012分别在第一支撑腿104和第二支撑腿1013内进行升降,将震动承插机构305调整至大致位置,再通过操作控制器6的控制调整第五液压气缸303和第六液压气缸304的长度,使两个震动承插机构305达到需要的高度,在通过第五液压气缸303和第六液压气缸304在电动导轨302上进行移动使得震动承插机构305贴近管道插口,通过第二电动推杆30503和第三电动推杆30504收缩,将下承插压力分块30505上移,使硅胶垫30506贴紧管道外表面,实现了对管道的夹紧,同时通过第五液压气缸303和第六液压气缸304在电动导轨302中部的直线导轨上的移动,使得承口与插口对齐,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水管将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清洗干净,在通过操作控制器6将管道的插口,插入承口内,同时启动压油缸30507,对震动模块30502的锤击,传导插口管道震动,并在硅胶垫30506倾斜表面的压力之下进行微量移动,达到稳定、密封承插的效果,松开第二电动推杆30503和第三电动推杆30504将下承插压力分块30505脱离管道,然后工作人员将管枕放置在承插处,完成一个管道的承插,移动然后通过震动承插机构305的左右方向,实现同层的承插,然后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03和第二升降丝杆1012的旋转调整高度,进行下一层的承插,承插结束后,通过第一气液增力缸105和第二气液增力缸1014的升起,将设备上升,然后将第一液压气缸107和第二液压气缸108的伸出使得第一承压移动板1010贴合在沟槽的斜侧面上,同时将第一承压移动板1010的伸缩板开并固定,防止因下方压力过大导致上方坍塌,同时将第三液压气缸1016、第四液压气缸1017伸出,使得第二承压移动板1019贴合右侧的沟槽倾斜面,打开伸缩板固定,稳定后收缩第一气液增力缸105和第二气液增力缸1014将第一减压底座106和第二减压底座1015抬起,然后向前推动设备,使得设备向前移动1米,下降第一减压底座106和第二减压底座1015,收起两侧的液压气缸,同时收起伸缩板,进行第二次的插接工作,使用机械化的承插,满足承插的深度和强度要求,同时减少了人员在工作域底层的工作活动时间和范围,又可对高层管道进行承接,降低工作人员在工作的上下攀爬中存在跌落风险的效果,建议在管道架设工作中推广。

提供以上描述仅是为了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仅出于例示性目的提供,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该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