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2699发布日期:2020-04-21 22:5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电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搭载有用于车灯、雨刷或者电动机等的车载负载向车载电源的连接的电接线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接线盒具备将基板(电路基板)保持于内部的上部壳体(封闭体)和组装于该上部壳体的下部壳体(收容体)。在上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器。

连接器具有一端部从上部壳体的外表面突出的连接器端子(汇流条)和从外表面突出并包围连接器端子的一端部的周边的框形部(罩盖部)。连接器端子及上部壳体通过嵌件成型一体化。连接器端子的另一端部焊接于设置于基板的通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96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连接器端子及基板的连接状态虽然能够在将基板及上部壳体组装好后将下部壳体组装于上部壳体前从下部壳体侧容易地确认,但从相反侧的确认由于连接器端子及上部壳体成为一体而困难。因此,存在在连接器端子及基板的连接状态不良的情况下无法发现的担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接线盒,能够容易地确认连接器端子及基板的连接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电接线盒具备:盒体;安装于该盒体的内部的基板;连接器端子,内外贯通所述盒体的侧壁而被保持,内侧端部连接于所述基板;窗孔,开设于所述侧壁,能够查看所述连接器端子的向所述基板的连接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内容,能够容易地确认端子及基板的连接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电接线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电接线盒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将连接器端子焊接于基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图3的v-v线的电接线盒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列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也可以将在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任意地组合。

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电接线盒具备:盒体;安装于该盒体的内部的基板;连接器端子,内外贯通所述盒体的侧壁而被保持,内侧端部连接于所述基板;窗孔,开设于所述侧壁,能够查看所述连接器端子的向所述基板的连接部分。

在本方案中,能够从窗孔查看连接器端子的向基板的连接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从盒体的外部确认连接器端子及基板的连接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电接线盒中,所述盒体具备:第一壳体,安装有所述基板,并保持所述连接器端子;和组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窗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通过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组装来堵塞所述窗孔的堵塞部。

在本方案中,通过组装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能够通过堵塞部堵塞窗孔,并能够防止异物从窗孔侵入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电接线盒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及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嵌件成型一体化。

在本方案中,能够将连接器端子及第一壳体一体进行处理。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盒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电接线盒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电接线盒的主视图。电接线盒1用于车灯、雨刷或电动机等的车载负载向车载电源的连接。电接线盒1具备一面开口的矩形箱状的下部壳体10及上部壳体20。下部壳体10从开口侧组装于上部壳体20。

电接线盒1例如以将上部壳体20作为上侧的实施方式搭载于车辆。此外,电接线盒1不限于以上部壳体20为上侧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车辆的设计等以倾斜或横向等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搭载。

在下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向上侧延长而成的两个延长板部11、11。在下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的中央部设置有向上侧延长而成的延长板部12。

在上部壳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上并排设置有两个连接器21、21。另外,在上部壳体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连接器22。

另外,在上部壳体20的内部收容矩形状的基板3,在该基板3的一面上设置有包含继电器30、30等的电子部件。在基板3中,一个面与上部壳体20相向,另一个面与下部壳体10相向。

连接器21、21及连接器22分别形成相同的结构,以下以连接器21为例进行说明。连接器21具有两个连接器端子24、24及框形部25。

框形部25从上部壳体20的侧壁大致垂直地突出。框形部25具有外筒250及内筒251。外筒250及内筒251为矩形剖面并设置为同轴。比内筒251靠内侧处通过与连接器21连接的电线等的外部连接器所具备的防水橡胶等来防止水分等的液体浸入。

图4是示出将连接器端子24焊接于基板3的状态的剖面图。图5是图3的v-v线的电接线盒1的剖面图。连接器端子24由导电部件形成。连接器端子24为侧视l字形状,一端部在内筒251的内侧从上部壳体20的侧壁大致垂直地突出。另外,连接器端子24及上部壳体20通过嵌件成型一体化,包含连接器端子24的角部分的中央部由上部壳体20保持。连接器端子24的另一端部连接于基板3。

如图2所示,在基板3的一个长边部,在两端部设置有多个通孔31。另外,沿基板3的一个短边部设置有多个通孔32。连接器端子24的另一端部插通于基板3的通孔31并进行焊接。在此,连接器端子24的另一端部也可以根据通孔的数量而分支。基板3通过螺钉34固定于上部壳体20。

另外,在上部壳体20的侧壁,在内筒251的内侧贯通设置有与上部壳体2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窗孔27。窗孔27位于比连接器端子24靠下侧处。从连接器21经由窗孔27能够从外部查看上部壳体20的内部。

下部壳体10、上部壳体20及基板3使一个长边部及一个短边部对应而组装。上部壳体20以将下部壳体10的四周覆盖的方式覆盖而组装。

将上部壳体20及连接器端子24嵌件成型,在将连接器端子24的另一端焊接于通孔31之后将下部壳体10组装于上部壳体20之前,如图4所示,在通孔31进行焊接的连接器端子24及基板3的连接状态的确认,能够从基板3的一面侧通过从窗孔27的查看来进行。另外,从基板3的另一面侧,在将下部壳体10组装于上部壳体20之前,能够确认在通孔31进行焊接的连接器端子24及基板3的连接状态。

在组装好下部壳体10及上部壳体20的情况下,如图3及图5所示,下部壳体10的延长板部11抵接于上部壳体20的背面并堵塞窗孔27。另外,下部壳体10的延长板部12将设置于连接器22的未图示的窗孔堵塞。

根据以上的结构,由于能够经由位于连接器21的内筒251的内侧的窗孔27从外部查看上部壳体20的内部,因此易于进行在通孔31进行焊接的连接器端子24及基板3的连接状态的确认。另外,通过组装上部壳体20及下部壳体10,能够由延长板部11堵塞窗孔27。由此,能够防止异物从窗孔27侵入。进一步地,通过将连接器端子24及上部壳体20嵌件成型,能够整体地进行处理,易于进行电接线盒1的组装。

此外,也可以在窗孔27的周围,在内筒251的侧壁等设置切口来从窗孔27向内部射入光。由此,能够更好地从外部查看电接线盒1的内部。

在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应该认为所有的要点均为示例而非具有制限性。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的含义,而旨在包含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的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均等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标号说明

1电接线盒

10下部壳体(第二壳体)

11、12延长板部(堵塞部)

20上部壳体(第一壳体)

21、22连接器

24连接器端子

25框形部

250外筒

251内筒

27窗孔

3基板

30继电器

31、32通孔

34螺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