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槽装置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4521发布日期:2021-06-08 11:1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线槽装置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槽装置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
3.在轨道车辆中,车体底部的两侧通常在设置有线槽,线槽中设置有动力线、信号线和控制线等线缆,使得线槽能够保护线缆且能够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相关技术中,在将线缆装配至车体时,需要先将线缆固定在线槽内,再将线槽固定于车体底部。这就导致在对线缆或线槽进行查看、检修和维护时,需要将线缆及线槽整体拆卸下来,造成了检修和维护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线槽装置及轨道车辆,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检修和维护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5.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装置,包括:
6.防转座,用于与车体连接;
7.线夹,与所述防转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线夹设置有至少一个过线孔;
8.防护罩,与所述防转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与防转座共同围合成收容空间,所述线夹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
9.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转座包括板状主体及设置于所述板状主体的防转部;所述板状主体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分别设有六角螺栓;所述六角螺栓的头部具有六个侧面;所述防转部与六个侧面中的至少部分配合;其中,所述六角螺栓用于将所述线夹与防转座紧固连接,或,所述六角螺栓用于将所述防护罩与所述防转座紧固连接。
10.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线夹设置有与所述六角螺栓配合的第一过孔,所述防护罩设置有与所述六角螺栓配合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同心设置;所述六角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
11.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线夹背离所述防转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六角螺栓配合的六角螺母。
12.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罩背离所述防转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六角螺栓配合的防松螺母。
13.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转部包括多个防转板,多个所述防转板连接于所述板状主体;多个所述防转板分别与所述六角螺栓头部的相应侧面接触。
14.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防转板背离所述防转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可供所述六角螺栓的头部通过的操作窗口。
15.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转座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转座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与第一螺栓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螺栓能够将所述防转座与车体紧固连接。
16.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线夹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过线孔,多个所述过线孔呈矩阵分布。
17.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罩包括: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线夹背离所述防转座的一侧;两个所述侧板分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个边缘且朝向所述所述防转座延伸设置。
18.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线缆及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线槽装置,所述线槽装置的防转座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线缆穿设在所述线槽装置中线夹的过线孔内。
19.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转座与所述车体可拆卸连接。
20.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安装梁,所述安装梁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安装梁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安装梁的轴向垂直于所述防转座的长度方向;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中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从所述滑槽的槽口处伸出且穿过设置于所述防转座的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防转座与所述车体紧固连接。
21.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转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车体设置有与所述防转座沿长度反向的两侧分别对应的所述安装梁。
22.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线槽装置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线缆装置沿所述线缆的布线方向间隔分布。
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槽装置及轨道车辆,通过将线夹及防护罩分别与防转座可拆卸连接,将线夹设置于防护罩与防转座围成的收容空间内,如此,在需要查看穿设在线夹内的线缆或者需要对防护罩进行检修、更换时,只需要将防护罩拆卸下来即可,无需再将线缆拆卸,从而利于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面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中防转座的立体示意图;
2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中防转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3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中防转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31.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中防转座的结构示意图三;
32.图8为相关技术中线缆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车体;11-安装梁;12-滑块;13-第一螺栓;14-第一螺母;
35.2-线槽装置;
36.21-防转座;211-板状主体;212-防转部;2121-防转板;2122-连接板;2123-操作窗口;213-第一安装孔;214-第二安装孔;
37.23-线夹;231-过线孔;232-半线夹;233-第一过孔;
38.25-防护罩;251-底板;252-侧板;253-第二过孔;
39.271-六角螺栓;272-六角螺母;273-防松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1.相关技术中,请参照图8,线缆的安装结构包括:焊接于车体02底部的安装座021及线槽01。线槽01包括固定座011及线夹012。安装座021与固定座011连接且共同围合成收容空间,线夹012收容在收容空间内,且线夹012设置有可供线缆通过的过线孔0121。在将线缆装配至车体02的底部时,需先将线缆穿设在线夹012中,然后通过螺栓013将线夹012紧固在固定座011中,再通过螺栓将固定座011与安装座021紧固连接。如此,在需要对线缆进行检修和维护时,需要先将固定座011从安装座021上拆卸下来,然后将线夹012从固定座011拆卸下来,再对线缆进行检修和维护,使得操作较复杂,导致效率较低。
42.另外,对于在寒冷地区运行的轨道车辆而言,位于车体底部的固定座011极易积有冰雪,在清理固定座011的冰雪时,极易对固定座011造成损害,因此,对固定座011的检修和维护也很必要。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安装结构,在对固定座011进行检修时,拆卸固定座011的过程中,线缆会随固定座011一起被拆卸下来,也是需要先将固定座011从安装座021上拆卸下来,然后将线夹012从固定座011拆卸下来,再对固定座011进行检修或更换,使得操作较复杂,导致效率较低。
4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槽装置及轨道车辆,通过将线夹及防护罩分别与防转座可拆卸连接,将线夹设置于防护罩与防转座围成的收容空间内,如此,在需要查看穿设在线夹内的线缆或者需要对防护罩进行检修、更换时,只需要将防护罩拆卸下来即可,无需再将线缆拆卸,从而利于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且利于避免拆卸电缆的过程中对电缆造成的不利影响。
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槽装置及轨道车辆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45.请参照图1至图7,为便于描述,不妨以轨道车辆的竖直方向为上下方向,如图中的z轴,以轨道车辆朝向轨道的方向为下(也即底);以轨道车辆的横向为左右方向,如图中的x轴;以轨道车辆的纵向为前后方向,如图中的y轴,轨道车辆的前进方向为前。
46.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包括车体1以及连接于车体1的线槽装置2。线槽装置2可设置于车体1底部,以便于合理布局车地底部的线缆。例如,线槽装置2可设置于车体1底架的底表面。当然,线槽装置2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槽装置2还可以设置于车体1其它需要布线的位置处,如车体1的顶部等。并且,车
体1可连接有至少一个线槽装置2;当线槽装置2为多个时,多个线槽装置2可根据布线位置分别设置。本实施例此处对于线槽装置2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47.线槽装置2包括:防转座21、防护罩25及线夹23。防转座21与车体1连接,用于将线槽装置2安装至车体1。防转座21可与车体1焊接固定,或者,防转座21通过卡接、螺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与车体1连接。示例性地,防转座21具有向上凸出的安装台,安装台的表面用于与车体1焊接。
48.防转座21和防护罩25中至少有一个为具有开口的盒体结构。例如,防转座21呈平板状,防护罩25呈盒体状,防护罩25朝向防转座2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或者,防护罩25呈平板状,防转座21呈盒体状,防转座21朝向防护罩25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又或者,防护罩25与防转座21均呈盒体状,防护罩25和防转座21对接,防护罩25和防转座21相对侧部分别设置有开口。其中,防护罩25可通过螺栓连接与防转座21连接。
49.如此,通过防转座21和防护罩25中至少有一个为具有开口的盒体结构,利于将线夹23及线缆设置于盒体结构内,从而对线夹23及线缆具有防护作用。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盒体结构中沿线缆轴向也即线缆延伸方向的两个侧部不设置侧壁,以利于防护罩25的拆卸。
50.防护罩25与防转座21之间围成有用于收容线夹23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具有两个相对的出口,线缆可通过两个出口处进出收容空间。线夹23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可由绝缘材料制成,以免线夹23干涉线缆。线夹23可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在线夹23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以利于线夹23与线缆紧密接触,从而提高对线夹23的固定效果。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根据线缆的功能及线缆对环境的需求来选择线夹23的材料;例如,对需要屏蔽电磁的电缆来说,线夹23中可设置有防磁材料。
51.线夹23可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过线孔231。以沿轨道车辆的横向为排,以沿轨道车辆的竖直方向为列。多个过线孔231可排成一排。或者,多个过线孔231可排成一列。或,多个过线孔231可排成多排多列。其中,多个过线孔231可呈矩阵式分布。此时,每排中相邻过线孔231之间的距离可相等。每列中相邻过线孔231之间的距离可相等。从而,利于线夹23受力的均匀性。
52.示例性地,线夹23可包括多个半线夹232,多个半线夹232从上往下依次叠设。上下相邻的两个半线夹232可围成至少一个过线孔231。过线孔231的形状可与线缆的形状相适配。例如,线缆为圆柱体时,过线孔231可为圆孔。又例如,线缆为棱柱体时,过线孔231为相应的多边形孔。半线夹232可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在各半线夹232叠设后,相邻两个半线夹232的凹槽正好相对设置且共同围成过线孔231。当过线孔231为圆孔时,凹槽的断面呈半圆形。其中,各半线夹232均可与防转座21可拆卸连接,如此,在对线缆进行查看、检修或者维护时,将相应的半线夹232拆卸下来即可使得相应的线缆露出。
53.另外,对于位于最上端的半线夹232而言,其可仅在下表面设置凹槽。对于位于最下端的半线夹232而言,其可仅在上表面设置凹槽。对于位于中间的半线夹232而言,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均设置有凹槽,以利于增加过线孔231的数量,便于每个过线孔231中仅穿设一线缆,从而利于减少线缆与线缆之间的摩损及干扰。当然,各半线夹232的上、下两个表面
可都设置有凹槽。
54.当然,线夹23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55.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中,通过将线槽装置2中的线夹23及防护罩25分别与防转座21可拆卸连接,将线夹23设置于防护罩25与防转座21围成的收容空间内,如此,在需要查看穿设在线夹23内的线缆或者需要对防护罩25进行检修、更换时,只需要将防护罩25拆卸下来即可,无需再将线缆进行拆卸,从而利于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且利于避免拆卸电缆的过程中对电缆造成的不利影响。
56.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转座21包括板状主体211及设置于板状主体211的防转部212。板状主体211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3;多个第一安装孔213中分别设有六角螺栓271。六角螺栓271用于将线夹23与防转座21紧固连接,或,六角螺栓271用于将防护罩25与防转座21紧固连接。六角螺栓271的头部具有六个侧面;防转部212与六个侧面中的至少部分配合。
57.板状主体211可呈平板状,板状主体211用于与车体1连接。防转部212可设置于板状主体211朝向车体1的上表面。板状主体211上表面可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防转槽,防转槽的形状可与六角螺栓271的头部的形状相适配,以限制六角螺栓271相对于防转座21转动;例如,防转槽可为六边形槽。
58.或者,防转部212包括设置于板状主体211上表面且向上延伸的防转板2121,防转板2121可为竖直设置的平板结构;各防转板2121连接于板状主体211。防转板2121可与六角螺栓271的头部的侧面接触,以限制六角螺栓271相对于防转座21转动。其中,为了能够提高对六角螺栓271的防转效果,防转板2121可以为多个。例如,防转板2121可以为两个,两个防转板2121平行设置,两个防转板2121分别与两个平行的侧面接触。又例如,防转板2121可以为三个,三个防转板2121可间隔分布,三个防转板2121可分别与头部的三个侧面接触。
59.另外,为了提高防转部212的强度,以进一步提高对六角螺栓271的防转效果,多个防转板2121背离防转板212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2122。连接板2122设置有可供六角螺栓271的头部通过的操作窗口2123。此时,防转板2121可以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以能够提供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
60.多个六角螺栓271中的一部分用于将线夹23与防转座21紧固连接,多个六角螺栓271中的另一部分用于将防护罩25与防转座21紧固连接;此时,与防护罩25连接的六角螺栓271可位于与线夹23连接的六角螺栓271的外侧。如此,在需要对防护罩25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仅将与连接于防护罩25的六角螺栓271配合的螺母拧下,即可将防护罩25拆卸下来,从而无需将线缆拆卸,利于简化检修和维护线缆的操作。在需要对线缆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也可仅将防护罩25拆卸下来,便于查看线缆的状态;若半线夹232影响对线缆的检修和维护操作时,可再将相应的半线夹232拆卸下来。
61.或者,六角螺栓271可同时将线夹23、防护罩25与防转座21紧固连接。例如,线夹23设置有与六角螺栓271配合的第一过孔233,防护罩25设置有与六角螺栓271配合的第二过孔253,第二过孔253及第一过孔233同心设置;六角螺栓271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213、第一过孔233及第二过孔253。如此,利于减少线槽装置2中螺栓的数量,利于简化线槽装置2的结构。此时,线夹23背离防转座21的一侧设置有与六角螺栓271配合的六角螺母272。防护罩25背离防转座21的一侧设置有与六角螺栓271配合的防松螺母273。
62.如此,在需要对防护罩25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仅将防松螺母273拧下,即可将防护罩25拆卸下来,从而无需将线缆拆卸,利于简化检修和维护线缆的操作。在需要对线缆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也可仅将防护罩25拆卸下来,便于查看线缆的状态;若半线夹232影响对线缆的检修和维护操作时,可再将相应的六角螺母272拧下,从而将相应的半线夹232拆卸下来。
63.本实现方式中,可以理解的是:当六角螺栓271穿过线夹23时,需避开过线孔231。并且,每一六角螺栓271分别对应于一个防转部212。
64.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转座21通过螺栓连接与车体1连接。防转座21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14,第二安装孔214用于与第一螺栓13配合,使得第一螺栓13能够将防转座21与车体1紧固连接。
65.可选地,第二安装孔214为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与防转座21的长度方向平行,使得第一螺栓13可在长孔中滑动,用于适配安装于车体1底部的安装点。如此,能够通过第一螺栓13在长孔中的滑动来弥相应方向的加工误差、安装误差,不仅能够降低线槽装置2与车体1的装配难度,还利于保证装配质量。其中,防转座21的长度方向可平行于轨道车辆的横向。防转座21沿其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4。
66.车体1底部可设置有安装梁11,安装梁11与车体1连接;安装梁11可与车体1焊接或者螺接。安装梁11可沿车体1的纵向延伸,也即安装梁11的轴向沿车体1的纵向设置,也即安装梁11的轴向垂直于防转座21的长度方向。安装梁11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块12,滑块12中穿设有第一螺栓13;第一螺栓13从滑槽的槽口处伸出且穿过设置于防转座21的第二安装孔214与第一螺母14配合,以将防转座21与车体1紧固连接。
67.如此,滑块12可带动第一螺栓13及线槽装置2沿安装梁11的轴向运动,弥补相应方向的加工误差、安装误差,不仅能够降低线槽装置2与车体1的装配难度,还利于保证装配质量。
68.在具体实现时,防转座21可相对于车体1具有沿纵向的运动,也可具有沿横向的运动,也就是说,线槽装置2可相对于车体1具有沿纵向的运动,也可具有沿横向的运动,以利于降低线槽装置2对安装位置的要求,利于降低线槽装置2的安装难度。
69.本实现方式中,防转座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4,相应地,车体1设置有与防转座21沿长度反向的两侧分别对应的安装梁11。另外,安装梁11沿其轴向的尺寸可大于防转座21沿该方向的尺寸,从而使得防转座21的安装位置的选择更加灵活,利于进一步降低线槽装置2的安装难度。例如,安装梁11沿其轴向的尺寸可以为100毫米,防转座21沿该方向的尺寸可以为40毫米。
70.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罩25包括:底板251以及两个侧板252;底板251位于线夹23背离防转座21的一侧;两个侧板252分部连接于底板251相对的两个边缘且朝向防转座21延伸设置。其中,防护罩25与防转座21共同围成的收容空间具有相对的两个出口,线缆可通过两个出口处进出收容空间。另外,侧板252沿轨道车辆竖直方向的尺寸可小于或等于,线夹23沿该方向的尺寸与六角螺母272沿该方向的尺寸之和,以利于对穿设在线夹23内的线缆的定位可靠性。
71.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由于防护罩25相对于线夹23及线缆可单独拆卸下来,如此,在需要对防护罩25进行检修和维护时,无需再将线缆进行拆卸,不仅简化了操作,
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还利于减少拆卸电缆对电缆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在对线缆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仅将防护罩25拆卸下来或将相应的半线夹232拆卸,也利于减低操作的便利性。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线槽装置2,每一线缆可分别设置于一过线孔231中,如此,在防护罩25受到冲击时,例如在清理防护罩25上的积雪而对防护罩25进行击打时,利于减少冲击对线缆的不利影响。
7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槽装置2,其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线槽装置2相同,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7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7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5.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76.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7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