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5046发布日期:2021-06-22 17:1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节省资源,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中。

新能源汽车发电机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驱动件,在使用时电机发生损坏,则新能源汽车就无法行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来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包括固定架、气囊,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活塞桶,所述固定架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安装有金属块,所述滑板的另一端通过推杆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活塞桶内,所述活塞桶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活塞桶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外部相连通,所述活塞桶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有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远离活塞桶的一端与气囊密封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外壁通过第一固定块套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外壁通过第二固定块套接有第二外壳,所述气囊连接在第一外壳上,所述输气管道贯穿第二外壳与气囊相连,所述固定架通过支撑杆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外壳与底座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上连接有溢流阀。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板两端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滑轮对应的注油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金属块和固定架内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连接有多组第二弹簧,且呈圆周分布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上连接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外壳上连接有第二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气囊为双层,且双层所述气囊相互连通,且分别置于第一外壳内壁和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通过将底座安装到车体上,进而在车进行行驶时,会导致滑板在金属块的作用下在固定架上的滑槽内往复滑动,具体的当汽车在加速时,滑板在惯力的作用下向第一弹簧的一端靠近,进而通过推杆带动活塞抽气,通过活塞桶上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流向相反,从而在活塞抽气时第一单向阀开启,第二单向阀关闭,当汽车刹车时,滑板在金属块的惯性力下带动推杆推动活塞在活塞桶内压气,此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开启,进而活塞将活塞桶内的气流通过输气管道对气囊充气,进而汽车在不断的行驶过程中,不断的对气囊进行充气,当气囊气充满后,通过输气管道上的溢流阀防止将气囊充爆,两层气囊分别在第一外壳的内外两侧,从而充分的对电机主体进行保护。

2、该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通过采用滑轮在滑槽内滚动,从而使滑板更容易在固定架内滑动,提高惯力作用下的充气效果,通过注油孔对滑槽内进行加入润滑油,从而更能减小滑轮与滑槽的摩擦。

3、该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通过第二弹簧起到增强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缓冲效果,在发生碰撞时,起到第一层缓冲的作用,通过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上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起到对电机主体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第一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第一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第一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第一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固定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固定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底座;2、固定架;201、活塞桶;202、第一单向阀;2021、第二单向阀;203、输气管道;204、溢流阀;205、滑槽;3、滑板;301、金属块;302、第一弹簧;303、注油孔;304、推杆;305、活塞;306、滑轮;4、第二外壳;401、第二固定块;402、封盖;403、第二散热孔;5、第一外壳;501、气囊;502、第二弹簧;503、第一散热孔;6、电机主体;601、第一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8,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包括固定架2、气囊501,固定架2上连接有活塞桶201,固定架2上滑动连接有滑板3,滑板3的一侧安装有金属块301,滑板3的另一端通过推杆304连接有活塞305,活塞305滑动连接在活塞桶201内,活塞桶20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单向阀202和第二单向阀2021,活塞桶201通过第一单向阀202与外部相连通,活塞桶201通过第二单向阀2021连接有输气管道203,输气管道203远离活塞桶201的一端与气囊501密封相连。

还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电机主体6,电机主体6外壁通过第一固定块601套接有第一外壳5,第一外壳5外壁通过第二固定块401套接有第二外壳4,气囊501连接在第一外壳5上,输气管道203贯穿第二外壳4与气囊501相连,固定架2通过支撑杆与底座1固定相连,第二外壳4与底座1固定相连。

固定架2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302,第一弹簧302两端分别与金属块301和固定架2内壁相抵。

气囊501为双层,且双层气囊501相互连通,且分别置于第一外壳5内壁和外壁。

输气管道203上连接有溢流阀204,使用时,通过将底座1安装到车体上,进而在车进行行驶时,会导致滑板3在金属块301的作用下在固定架2上的滑槽205内往复滑动,具体的当汽车在加速时,滑板3在惯力的作用下向第一弹簧302的一端靠近,进而通过推杆304带动活塞305抽气,通过活塞桶201上的第一单向阀202和第二单向阀2021的流向相反,从而在活塞305抽气时第一单向阀202开启,第二单向阀2021关闭,当汽车刹车时,滑板3在金属块301的惯性力下带动推杆304推动活塞305在活塞桶201内压气,此时第一单向阀202关闭,第二单向阀2021开启,进而活塞305将活塞桶201内的气流通过输气管道203对气囊501充气,进而汽车在不断的行驶过程中,不断的对气囊501进行充气,当气囊501气充满后,通过输气管道203上的溢流阀204防止将气囊501充爆,两层气囊501分别在第一外壳5的内外两侧,从而充分的对电机主体6进行保护。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2、图7、图8,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固定架2上设有滑槽205,滑板3两端连接有滑轮306,滑轮306滑动连接在滑槽205内。

固定架2上设有与滑轮306对应的注油孔303,通过采用滑轮306在滑槽205内滚动,从而使滑板3更容易在固定架2内滑动,提高惯力作用下的充气效果,通过注油孔303对滑槽205内进行加入润滑油,从而更能减小滑轮306与滑槽205的摩擦。

实施例3:

参照图2-6,一种具有散热和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一外壳5和第二外壳4之间连接有多组第二弹簧502,且呈圆周分布在第一外壳5和第二外壳4之间。

第一外壳5上连接有第一散热孔503,第二外壳4上连接有第二散热孔403。

第二外壳4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402,通过第二弹簧502起到增强第一外壳5和第二外壳4缓冲效果,在发生碰撞时,起到第一层缓冲的作用,通过第一外壳5和第二外壳4上的第一散热孔503和第二散热孔403,起到对电机主体6散热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