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防护效果好的电缆分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543发布日期:2019-08-13 21:0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防护效果好的电缆分线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线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重防护效果好的电缆分线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高压电缆的分线箱为了确保分线箱内部温度能保持稳定,避免过热等情况,会在箱体上设置通风孔,实现内外空气流通,为了起到防护的效果,因此人们设计的带有防护效果的分线箱。

但是现有的分线箱还存在着不能进行多重防护工作,方便区分电力设备的连接导线和不方便操作电力设备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重防护效果好的电缆分线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重防护效果好的电缆分线箱,以解决现有的分线箱存在着不能进行多重防护工作,方便区分电力设备的连接导线和不方便操作电力设备的问题。一种多重防护效果好的电缆分线箱,包括分线箱,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进线管,通线管,分线管,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可吸附操作板结构,连接板,防水板,电力设备座,固定座,连接管,箱门和观察片,所述的第一分隔板螺栓连接在分线箱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分隔板的左端螺栓连接在分线箱的左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分隔板的右端螺栓连接在第一分隔板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进线管焊接在分线箱的下端左侧;所述的进线管贯穿分线箱的下端左侧;所述的通线管焊接在分线箱的上端左侧;所述的通线管贯穿分线箱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分线管分别焊接在分线箱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分线管从左到右依次贯穿分线箱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的一端安装在分线箱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分隔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安装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分线箱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操作板结构安装在分线箱的正表面右侧;所述的连接板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分线箱的上端后面;所述的防水板螺钉连接在连接板的正表面上部;所述的电力设备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分线箱正表面左侧上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分线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和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焊接在第二分隔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箱门合页连接在分线箱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箱门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包括分线座,间隔板,保护圈,固定板,方头螺栓和弹簧垫,所述的间隔板从左到右依次胶接在分线座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保护圈分别胶接在分线座内部开设的通孔内壁;所述的固定板分别胶接在分线座的上端左右两侧和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贯穿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弹簧垫分别套接在方头螺栓的外壁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包括T型管,橡胶圈,橡胶垫,石棉垫,锁紧螺母和防护圈,所述的橡胶圈胶接在T型管的内壁;所述的橡胶垫套接在T型管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石棉垫套接在T型管的外壁下部;所述的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T型管的下端外壁;所述的防护圈胶接在锁紧螺母的内壁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吸附操作板结构包括转动板,塑料盖,吸附条,锁芯,平头螺钉和锁片,所述的塑料盖分别合页连接在转动板的后表面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吸附条分别镶嵌在转动板的正表面右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芯螺栓连接在转动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贯穿锁片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螺纹连接在锁芯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分线座采用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通孔的塑料座;所述的固定板采用塑料板;所述的保护圈采用硅胶圈。

优选的,所述的防水板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十毫米的塑料板;所述的观察片采用透明的塑料片。

优选的,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分线箱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方头螺栓还螺纹连接在第一分隔板的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圈采用硅胶圈;所述的T型管的下端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T型管分别插接在分线箱的内部底端右侧;所述的橡胶垫设置在分线箱的内部底端;所述的石棉垫和锁紧螺母设置在分线箱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塑料盖采用透明的塑料盖;所述的吸附条采用磁铁条;所述的锁片采用不锈钢片。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板合页连接在分线箱的正表面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板,塑料盖,锁芯,平头螺钉和锁片的设置,有利于固定转动板和塑料盖,方便进行多重防护工作,防止工作时电力设备漏电影响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分线箱,通线管和分线管的设置,有利于对电力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进行分线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板,塑料盖和吸附条的设置,有利于转动塑料盖,方便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分线座,间隔板和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对连接输出设备的导线进行分线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分线座和保护圈的设置,有利于保护连接输出设备的导线,防止分线座损坏导线的表面影响工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T型管,橡胶圈,锁紧螺母和防护圈的设置,有利于保护输出用的电缆,防止分线箱损坏输出用的电缆影响工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分线箱,箱门和观察片的设置,有利于观察电力设备的工作情况,方便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工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分线箱,连接板和防水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潮气和灰尘落入分线箱的内部影响电力设备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附操作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线箱;2、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进线管;5、通线管;6、分线管;7、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71、分线座;72、间隔板;73、保护圈;74、固定板;75、方头螺栓;76、弹簧垫;8、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81、T型管;82、橡胶圈;83、橡胶垫;84、石棉垫;85、锁紧螺母;86、防护圈;9、可吸附操作板结构;91、转动板;92、塑料盖;93、吸附条;94、锁芯;95、平头螺钉;96、锁片;10、连接板;11、防水板;12、电力设备座;13、固定座;14、连接管;15、箱门;16、观察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多重防护效果好的电缆分线箱,包括分线箱1,第一分隔板2,第二分隔板3,进线管4,通线管5,分线管6,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7,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8,可吸附操作板结构9,连接板10,防水板11,电力设备座12,固定座13,连接管14,箱门15和观察片16,所述的第一分隔板2螺栓连接在分线箱1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分隔板3的左端螺栓连接在分线箱1的左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分隔板3的右端螺栓连接在第一分隔板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进线管4焊接在分线箱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进线管4贯穿分线箱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通线管5焊接在分线箱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通线管5贯穿分线箱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分线管6分别焊接在分线箱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分线管6从左到右依次贯穿分线箱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7的一端安装在分线箱1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7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分隔板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8安装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分线箱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操作板结构9安装在分线箱1的正表面右侧;所述的连接板10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分线箱1的上端后面;所述的防水板11螺钉连接在连接板10的正表面上部;所述的电力设备座12分别螺栓连接在分线箱1正表面左侧上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座13分别螺栓连接在分线箱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和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14焊接在第二分隔板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箱门15合页连接在分线箱1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观察片16镶嵌在箱门1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固定防护分线座结构7包括分线座71,间隔板72,保护圈73,固定板74,方头螺栓75和弹簧垫76,所述的间隔板72从左到右依次胶接在分线座7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保护圈73分别胶接在分线座71内部开设的通孔内壁;所述的固定板74分别胶接在分线座71的上端左右两侧和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方头螺栓75分别贯穿固定板7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弹簧垫76分别套接在方头螺栓75的外壁左右两侧;使用时,将分线箱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将电缆贯穿进线管4的内部中间位置连接在分线箱1内部左侧设置的电力设备,通过使用电缆将分线箱1左右两侧设置的设置连接好,将连接使用的电缆分别贯穿通线管5和分线管6的内部,方便对连接使用的电缆进行分线工作,同时将连接输出设备的电缆贯穿保护圈73内,方便对电力设备之间的连接用的电缆进行防护工作,通过间隔板72方便对连接用的电缆进行分线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转动出线防护管结构8包括T型管81,橡胶圈82,橡胶垫83,石棉垫84,锁紧螺母85和防护圈86,所述的橡胶圈82胶接在T型管81的内壁;所述的橡胶垫83套接在T型管81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石棉垫84套接在T型管81的外壁下部;所述的锁紧螺母85螺纹连接在T型管81的下端外壁;所述的防护圈86胶接在锁紧螺母85的内壁下部;将输出用的电缆贯穿T型管81的内部,将T型管81插接在分线箱1底端右侧开设的通孔内,通过锁紧螺母85固定好T型管81,方便对输出的电缆进行防护工作,防止分线箱1损坏输出电缆的外壁影响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吸附操作板结构9包括转动板91,塑料盖92,吸附条93,锁芯94,平头螺钉95和锁片96,所述的塑料盖92分别合页连接在转动板91的后表面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吸附条93分别镶嵌在转动板91的正表面右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芯94螺栓连接在转动板9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95贯穿锁片96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95螺纹连接在锁芯9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将设备连接固定好后,将转动板91固定在分线箱1的正表面右侧,进行操作时打开塑料盖92,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工作,防止在操作时电力设备漏电发生事故。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分线座71采用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通孔的塑料座;所述的固定板74采用塑料板;所述的保护圈73采用硅胶圈。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水板11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十毫米的塑料板;所述的观察片16采用透明的塑料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方头螺栓75分别螺纹连接在分线箱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方头螺栓75还螺纹连接在第一分隔板2的右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圈86采用硅胶圈;所述的T型管8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T型管81分别插接在分线箱1的内部底端右侧;所述的橡胶垫83设置在分线箱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石棉垫84和锁紧螺母85设置在分线箱1的下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塑料盖92采用透明的塑料盖;所述的吸附条93采用磁铁条;所述的锁片96采用不锈钢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转动板91合页连接在分线箱1的正表面右侧。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分线箱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将电缆贯穿进线管4的内部中间位置连接在分线箱1内部左侧设置的电力设备,通过使用电缆将分线箱1左右两侧设置的设置连接好,将连接使用的电缆分别贯穿通线管5和分线管6的内部,方便对连接使用的电缆进行分线工作,同时将连接输出设备的电缆贯穿保护圈73内,方便对电力设备之间的连接用的电缆进行防护工作,通过间隔板72方便对连接用的电缆进行分线工作,将输出用的电缆贯穿T型管81的内部,将T型管81插接在分线箱1底端右侧开设的通孔内,通过锁紧螺母85固定好T型管81,方便对输出的电缆进行防护工作,防止分线箱1损坏输出电缆的外壁影响工作,将设备连接固定好后,将转动板91固定在分线箱1的正表面右侧,进行操作时打开塑料盖92,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工作,防止在操作时电力设备漏电发生事故,进而完成分线箱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