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4590发布日期:2019-09-12 08:48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箱式变电站已在国外电力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很多箱式变电站使用在海边风力发电场所,也有些箱式变电站使用在沙漠多风地带,为防止海边的潮湿气体腐蚀箱式变电站内部电器元器件,也为防止沙漠灰尘进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箱式变电站的防护性能需要提高。在箱式变电站中设置微正压系统是提高防护性能的其中一种方法。

现有专利号为CN2014201457202,专利名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箱式变电站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将微正压空调设置在了箱式变电站内部,由于微正压空调将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设置在一起,无法实现箱变内部的快速控温,并且该现有技术中还专门设置了空调室,占用了箱式变电站内部很大一块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其在箱式变电站内独立设置有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温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包括箱式变电站,所述箱式变电站包括顶部隔热层,顶部支撑板和顶部进风口,还包括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主机,新风机进风管道,箱内出风管道,箱内排风管道,新风机排风管道,箱内出风口,箱内排风口,箱外排风口;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主机,空调系统连接线路和空调系统外机;

所述新风系统、空调系统主机和空调系统连接线路均设置在顶部支撑板和顶部隔热层之间。

其中,所述新风系统主机包括换气部和新风部,所述换气部与新风部相互隔开,所述新风机进风管道与新风部入口连接,新风部出口连接箱内进风管道,箱内进风管道另一端连接箱内出风口;

所述箱内排风口通过箱内排风管道与换气部入口连接,换气部出口与新风机排风管道连接,所述新风机排风管道的另一端箱外排风口连接。

其中,所述空调主机为吸顶内嵌式空调。

其中,所述箱式变电站的走线穿孔、缝隙等设置有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密封装置为防火封堵泥。

其中,所述箱内出风口为多个。

其中,还包括测压传感器和控制阀门,所述测压传感器与控制阀门连接,控制阀门与新风系统主机连接。

其中,所述新风系统主机内还设置有过滤网。

其中,所述新风系统和/或空调系统内设置有干燥单元。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相比传统的一体式微正压空调方式,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相互作用且又可独立运转,有利于能源节约;一体式微正压空调成本较大,可选方式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可根据实际条件灵活配置;一体式微正压空调如采用直接出风方式,必须采用侧边安装方式,此种安装方式下将会影响新风对流和温度的传导,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空调顶部直吹式,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系统的出风口均匀分布,风道均匀环控,有效抑制了自然界潮气和灰尘进入箱式变电站内部;通过将新风系统、空调系统都设置在箱式变电站的箱体顶部,主机与管道隐蔽交错设置,节约了箱体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箱式变电站的箱体顶部示意图

图2为箱式变电站的箱体顶部B-B截面图

图3为箱式变电站的箱体顶部A-A截面图

其中,101为顶部隔热层,102为顶部支撑板,103为顶部进风口,201为新风系统主机,202为新风进风口风箱,203为新风机进风管道,204为箱内出风管道,205为箱内排风管道,206为新风机排风管道,207为箱内出风口,208为箱内排风口,209为箱外排风口,301为空调系统主机,302为空调系统内外机连接线路,303为空调系统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微正压系统,包括独立设置的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通过在箱式变电站本体中设置这两种系统,将进风,排风,温度调节的功能相结合,建立起箱式变电站的微正压环境,提高箱式变电站的防护性能。

所述箱式变电站本体包括箱体以及箱体顶部,所述箱体顶部包括顶部隔热层101,顶部支撑板102和顶部进风口103。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主机201,新风进风口风箱202,新风机进风管道203,箱内出风管道204,箱内排风管道205,新风机排风管道206,箱内出风口207,箱内排风口208,箱外排风口209;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主机301,空调系统连接线路302和空调系统外机303。为了进一步提高箱式变电站内的可用空间,所述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主机301、空调系统连接线路302均设置于箱式变电站的顶部隔热层101和顶部支撑板102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主机301为吸顶内嵌式,空调系统连接线路302将废气、冷凝水等从空调系统主机301运输至空调系统外机303,实现箱式变电站的降温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进风口风箱202与箱式变电站的顶部进风口103连接,所述新风进风口风箱202通过新风机进风管道203与新风系统主机201连接,将箱外空气引入新风系统;新风通过箱内出风管道204从箱内出风口207排入箱内。而箱内原本的污浊空气则通过箱内排风口208,从箱内排风管道205送入新风系统主机201,新风系统主机201通过内置排风机将箱内污浊空气送入新风机排风管道206,最终从箱外排风口处209排出箱体。通过控制新风系统的进风量大于排风量,有效提高箱内的气压,实现箱式变电站内的微正压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箱式变电站的正压效果,所述箱式变电站的本体也要采取密封措施。所述密封措施可以是对箱体门窗缝进行密封处理;亦或是,对箱内部件的墙体走线穿孔、各个IP防护等级不同的舱体之间、空调管路穿孔等处进行密封处理,对应箱体底部隔板缝采用防火封堵泥密封。通过上述对箱式变电站本体实施上述密封措施,箱体本体的泄露量得到有效控制。

所述箱式变电站还可以包括测压传感器和控制阀门,所述测压传感器与控制阀门连接,控制阀门则与新风系统连接。所述控制阀门通过测压传感器设定的上下限来控制启停,当箱式变电站所有门关闭,内部压力逐渐升高,达到传感器设定的压力上限,新风系统停止大量进风,转为微量补气状态,补充从缝隙中泄漏的微量气体;当值班人员打开箱式变电站门,导致箱变内部压力迅速降低,达到测压传感器设定的下限,新风系统进行强劲补气,当值班人员离开箱变,关闭所有箱变门,箱变内部压力逐渐升高,达到压力控制仪设定上限,强劲补气结束,并重新转入微量补气状态。

所述箱式变电站的顶部进风口103还可以设置有双层过滤网,保证吹入空气的纯净;新风系统以及空调系统内,可以设置有微型干燥单元以进行空气干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相比传统的一体式微正压空调方式,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相互作用且又可独立运转,可根据情况独立开启相应系统,有利于能源节约;一体式微正压空调则由于集成化程度较高,导致成本较大,型号也较为固定,可选方式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可根据实际条件灵活配置;一体式微正压空调如采用直接出风方式,必须采用侧边安装方式,此种安装方式下将会影响新风对流和温度的传导,如采用风道方式将会引起空调制冷(热)的能量损失,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空调顶部直吹式,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系统的出风口均匀分布,风道均匀环控,有效抑制了自然界潮气和灰尘进入箱式变电站内部;通过将新风系统、空调系统都设置在箱式变电站的箱体顶部,主机与管道隐蔽交错设置,节约了箱体内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