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电站断路器的端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5436发布日期:2019-08-03 15:4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变电站断路器的端子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断路器的端子箱。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箱是一种转接施工线路,对分支线路进行标注,为布线和查线提供方便的一种接口装置。在某些情况下,为便于施工及调试,可将一些较为特殊且安装设置较为有规律的产品如短路隔离器等安装在接线端子箱内。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端子箱内装有温、湿度控制器,用于阻止凝露和预调温度。温、湿度控制器由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凝露传感器组成,随时监测端子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当箱体内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调温度或有凝露要产生时,控制器自动启动加热器运行并加热,以提高箱体内部环境温度,破坏产生凝露的小环境。当箱体内产生凝露的条件消失或环境温度达到预调温度时,加热器自动断开停止加热,控制器又恢复监测状态。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防尘防潮效果差,通风效果差,且过滤网不便拆装清洗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断路器的端子箱,具有通风效果好、方便拆装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电站断路器的端子箱,包括主箱体、中间板、底座板,所述中间板的上方设置有主箱体,还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包括主框架、把手、活动门、通风口、第一网框、第二网框、第三网框、安装框、挡板、散热扇、进风管、活性炭层、初效过滤网、HEPA过滤网,所述主框架安装在中间板的下方,且主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板,所述主框架的四面均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表面偏上位置设置有通风口,且活动门的表面偏下位置设置有把手,所述主框架的内部四面均设置有安装框,所述进风管安装在中间板的下方中间位置,且进风管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活动门靠近进风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网框,所述第一网框远离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网框,所述第二网框远离第一网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网框,所述第一网框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网,所述第二网框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第三网框的内部设置有HEPA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与主框架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活动门与主框架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框、第二网框和第三网框均卡装在安装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扇与进风管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网框对应中间板的表面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与主箱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箱体的四个表面均安装了活动门,增大进风面积,保证散热系统的通风效率;通过设计了第一网框、第二网框和第三网框卡装在安装框的内部,挡板限定第一网框、第二网框和第三网框的位置,活动门固定第一网框、第二网框和第三网框,方便工作人员拆装,便于清灰;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扇带动通过活性炭层、初效过滤网和HEPA过滤网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水汽,保证散热空气的洁净、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箱体;2、中间板;3、下箱体;31、主框架;32、把手;33、活动门;34、通风口;35、第一网框;36、第二网框;37、第三网框;38、安装框;39、挡板;310、散热扇;311、进风管;312、活性炭层;313、初效过滤网;314、HEPA过滤网;4、底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电站断路器的端子箱,包括主箱体1、中间板2、底座板4,中间板2的上方设置有主箱体1,还包括下箱体3,下箱体3包括主框架31、把手32、活动门33、通风口34、第一网框35、第二网框36、第三网框37、安装框38、挡板39、散热扇310、进风管311、活性炭层312、初效过滤网313、HEPA过滤网314,主框架31安装在中间板2的下方,且主框架3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板4,主框架31的四面均设置有活动门33,为了方便开合活动门33,活动门33与主框架31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活动门33与主框架31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活动门33的表面偏上位置设置有通风口34,且活动门33的表面偏下位置设置有把手32,主框架31的内部四面均设置有安装框38,进风管311安装在中间板2的下方中间位置,为了能够带动空气进入主箱体1内部,进风管311与主箱体1连通;且进风管31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310,为了固定散热扇310,散热扇310与进风管311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活动门33靠近进风管3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网框35,第一网框35远离活动门3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网框36,第二网框36远离第一网框3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网框37,为了方便拆装第一网框35、第二网框36和第三网框37,第一网框35、第二网框36和第三网框37均卡装在安装框38的内部;为了方便固定第一网框35、第二网框36和第三网框37,第三网框37对应中间板2的表面设置有挡板39;第一网框35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网313,第二网框36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312,第三网框37的内部设置有HEPA过滤网3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设备通电,在使用时,散热扇310通电运行转动,带动外部的空气与主箱体1内部空气对流,通过通风口34进入下箱体3的内部,通过初效过滤网313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稍大灰尘,通过活性炭层312过滤吸附空气中的颗粒较小的灰尘和水汽,通过HEPA过滤网314过滤空气中的微尘,经进风管311进入主箱体1内部,带走主箱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主箱体1的散热孔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