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接线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5425发布日期:2019-08-03 15:4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快捷接线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捷接线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控制设备内的接线端子在接线时,需要先将电线插入接线端子的接线孔内,再拧紧接线螺钉,用接线螺钉将电线和铜排固定在一起。现有的接线端子由于需要拧接线螺钉才能完成接线,不但操作复杂,而且需要携带安装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快捷接线式接线盒,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接线通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与接线通道数量相同且分别与接线通道相连通的导向通道,相邻的导向通道之间设有连通孔,所述的导向通道内滑动设有线框,所述的线框设有贯穿线框两侧且与连通孔相互对应设置的对线孔,所述的对线孔内穿设有电汇流件,所述的电汇流件从其中一个对线孔穿过连通孔进入相邻对线孔,在线框与壳体之间设有使线框保持朝向电汇流件运动趋势的弹性顶压结构。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弹性顶压结构包括位于导向通道内的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两端分别抵靠于壳体和线框。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弹性件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的弹性件中穿设有位于导向通道内的导向件,所述的导向件一端与线框相连,另一端与壳体滑动相连。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导向件为螺钉,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的线框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钉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相连。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导向通道和接线通道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的导向通道和接线通道均对称设置于壳体,所述的电汇流件从其中一个对线孔穿过连通孔进入另外一个对线孔。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分隔板,所述的对线孔设置于中间分隔板上,所述的中间分隔板、侧板与壳体围成所述的导向通道。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接线通道包括同轴设置的进线孔和锥形导向孔,所述的进线孔设置于侧板,所述的锥形导向孔设置于壳体侧面。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线框呈矩形体且该矩形体远离弹性顶压结构的一端设有支脚,所述的对线孔的截面呈矩形,当支脚端部抵靠于壳体内壁时,对线孔靠近弹性顶压结构的一端抵靠于电汇流件。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导向通道的轴向和接线通道的轴向均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快捷接线式接线盒中,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座,所述的壳体座一侧与壳体盖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快捷接线式接线盒的优点在于:

1、接线时,将电线直接从接线通道插入对线孔,在插入过程中,线框在电线的作用下朝向弹性顶压结构运动,电线进入到对线孔的指定位置即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电线压紧在电汇流件上,接线操作简单,操作人员无需携带接线工具;

2、锥形导向孔能够对电线进行导向,从而便于进入进线孔。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提供了图2中沿A-A剖视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壳体1、侧板11、中间分隔板12、壳体座13、壳体盖14、接线通道2、进线孔21、锥形导向孔22、导向通道3、连通孔4、线框5、对线孔51、支脚52、电汇流件6、弹性顶压结构7、弹性件71、导向件72、通孔73、螺纹孔7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如图1-3所示,本快捷接线式接线盒,包括壳体1,壳体1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接线通道2,壳体1内设有与接线通道2数量相同且分别与接线通道2相连通的导向通道3,相邻的导向通道3之间设有连通孔4,导向通道3内滑动设有线框5,线框5设有贯穿线框5两侧且与连通孔4相互对应设置的对线孔51,对线孔51内穿设有电汇流件6,电汇流件6优选为铜排,电汇流件6从其中一个对线孔51穿过连通孔4进入相邻对线孔51,在线框5与壳体1之间设有使线框5保持朝向电汇流件6运动趋势的弹性顶压结构7,导向通道3的轴向和接线通道2的轴向优选均相互垂直,壳体1包括壳体座13,壳体座13一侧与壳体盖14相连。

接线时,将电线直接从接线通道2插入对线孔51,在插入过程中,线框5在电线的作用下朝向弹性顶压结构7运动,电线进入到对线孔51的指定位置即可在弹性件71的作用下将电线压紧在电汇流件6上,接线操作简单,操作人员无需携带接线工具。

弹性顶压结构7包括位于导向通道3内的弹性件71,弹性件71可以是弹簧、橡胶筒等,弹性件71两端分别抵靠于壳体1和线框5;弹性件71呈两端开口的筒状,弹性件71中穿设有位于导向通道3内的导向件72,导向件72一端与线框5相连,另一端与壳体1滑动相连;导向件72为螺钉,壳体1内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73,通孔73优选为沉头孔,线框5上设有螺纹孔74,螺钉穿过通孔73后与螺纹孔74螺纹相连。

导向通道3和接线通道2的数量均为两个,导向通道3和接线通道2均对称设置于壳体1,电汇流件6从其中一个对线孔51穿过连通孔4进入另外一个对线孔51;壳体1内设有两个侧板11,两个侧板1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分隔板12,对线孔51设置于中间分隔板12上,中间分隔板12、侧板11与壳体1围成导向通道3;接线通道2包括同轴设置的进线孔21和锥形导向孔22,进线孔21设置于侧板11,锥形导向孔22设置于壳体1侧面。锥形导向孔22能够对电线进行导向,从而便于进入进线孔21。

线框5呈矩形体且该矩形体远离弹性顶压结构7的一端设有支脚52,对线孔51的截面呈矩形,当支脚52端部抵靠于壳体1内壁时,对线孔51靠近弹性顶压结构7的一端抵靠于电汇流件6,或者对线孔51靠近弹性顶压结构7的一端与电汇流件6之间的距离小于电线的直径;或者,在未插入电线时,对线孔51靠近弹性顶压结构7的一端抵靠于电汇流件6,或者对线孔51靠近弹性顶压结构7的一端与电汇流件6之间的距离小于电线的直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侧板11、中间分隔板12、壳体座13、壳体盖14、接线通道2、进线孔21、锥形导向孔22、导向通道3、连通孔4、线框5、对线孔51、支脚52、电汇流件6、弹性顶压结构7、弹性件71、导向件72、通孔73、螺纹孔7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