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1924发布日期:2019-11-09 00:0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快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渐渐离不开电子电力设备,而可靠的电源是电子电力设备的基础,现有的电子设备多采用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进行供电输出,为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子设备通常设置有过压、过流和短路等保护措施,其中,短路出现的大电流带来的热和机械的效益会给电子设备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因此,对电子设备的短路保护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包括:交流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外接电源;

所述交流电源经交直流转换电路输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第一比较器的电源端连接外接电源,第一比较器的接地端接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直流电源输出端还连接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第二比较器的电源端连接外接电源,第二比较器的接地端接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三级管的基极,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负载。

优选地,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包括:ACDC电源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所述ACDC电源芯片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输出,ACDC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地之间串联连接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还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准电压由第一基准电路输出,第一基准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外接电源与地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为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可调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准电压由第二基准电路输出,第二基准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外接电源与地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第五电阻为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可调端连接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采用的芯片型号为LM358。

优选地,所述ACDC电源芯片为TMF0165芯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与直流电源输出端之间还串联连接有第七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源保护电路采用两个三极管组合成复合管,提高了直流电源输出端的带载能力,同时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开闭状态,实现电源短路时自动切断直流电源输出端的供电,完成电源短路保护,防止电子设备等负载受到损坏,保证了直流电源的供电安全,且电源保护电路的结构简单,电路稳定可靠,电路反应灵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AC-交流电源,ACDC-ACDC电源芯片,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C1-第一电容,D1-第一二极管,T1-第一三极管,T2-第二三极管,U1-第一比较器,U2-第二比较器,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VCC-外接电源,R7-第七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包括:交流电源AC、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一比较器U1、第二比较器U2、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外接电源VCC;

所述交流电源AC经交直流转换电路输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输出端a,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直流电源输出端a连接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第一比较器U1的电源端连接外接电源VCC,第一比较器U1的接地端接地,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直流电源输出端a还连接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第二比较器U2的电源端连接外接电源VCC,第二比较器U2的接地端接地,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一三级管T1的基极,直流电源输出端a连接负载;

具体地,该保护电路用于防止电子设备的电源出现短路现象,其工作原理为:直流电源输出端a用于采集电压信号,若交流电源正常工作时,直流电源输出端a输出正电压,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为正电压值,第一基准电压的电压值小于直流电源输出端a的正电压,第二基准电压的电压值为负电压值,此时,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大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第一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二极管D2导通;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为负电压,第二比较器U2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值大于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第二比较器U2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三二极管D3截止,第二二极管D2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阴极的公共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三极管T1接收高电平信号导通,同时第二三极管T2导通,直流电源输出端a正常输出,给负载供电,所述第一三极管T1和第二三极管T2组成复合调整管,这种复合结构大大提高了带负载能力;

若交流电源出现短路现象时,此时直流电源输出a处的电压为0V,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值大于同相输入端电压值,第一比较器U1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二极管D2截止,同时,由于第二基准电压为负电压,此时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值大于同相输入端电压值,第二比较器U2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三二极管D3截止,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公共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第一三极管T1和第二三极管T2截止,直流电源输出端没有电压输出,对负载进行保护。

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包括:ACDC电源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一二极管D1;所述ACDC电源芯片将交流电源AC转换为直流电输出,ACDC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地之间串联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还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

所述ACDC电源芯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降低ACDC电源芯片输出的直流电平,供额定电源电压较低的比较器、二极管和三极管等器件使用;第一电容C1提供一个较稳定的分压后的电压,第一二极管D1用于进行第一次整流。

所述第一基准电压由第一基准电路输出,第一基准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外接电源VCC与地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可调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基准电路用于获取第一基准电压,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分压电阻,第三电阻R3采用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第一基准电压值,且调节方便快捷。

所述第二基准电压由第二基准电路输出,第二基准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外接电源VCC与地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为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可调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基准电路用于获取第二基准电压,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为分压电阻,第五电阻R5采用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第二基准电压值,且调节方便快捷。

所述第一比较器U1和第二比较器U2采用的芯片型号为LM358;LM358是双运算放大器。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

所述ACDC电源芯片为TMF0165芯片;TMF0165芯片是一款高集成度、高性能的PWM+MOSFET二合一的电流型离线式开关电源控制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所述第二三极管T2与直流电源输出端a之间还串联连接有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七电阻R7为限流电阻,提高保护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