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5098发布日期:2019-10-08 21:3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永磁电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相无槽风扇电机。



背景技术:

高速电机广泛应用于生活电器、医疗器械、雕刻、喷涂等领域,相较于中低速动力电机方案,高速或超高速电机往往能颠覆消费者对传统产品的认知。在大多数应用场合,终端产品对空间尺寸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小型化后的高速电机依然能够获得预期的输出功率。此外,低振动、低噪声的高速电机将使得产品更受客户青睐。

目前,生活电器产品中安装的动力马达,如吹风筒、空气净化器、吸尘器,使用的中小功率高速电机通常采用永磁型的单相和三相电机方案。

申请号为201611140022.3、201611140021.9、201611141825.0的专利均公开了单相永磁无刷电机的技术,这些单相永磁无刷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固有的齿槽转矩造成输出转矩波动明显,容易造成明显的振动和噪声,且单相电机的固有属性使其无法获得大于三相电机的输出功率。

而对于有齿槽结构的三相永磁无刷电机,其受绕组结构的限制,在产品小型化的需求上没有优势,尤其在低压条件下,绕组槽满率更低(绕组漆包线较粗),而且,三相永磁无刷电机的齿槽转矩依然明显,不能满足低振动、低噪声的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其无齿槽转矩,转矩输出平稳性大大增加,结构空间利用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轴承组件、转子组件、叶轮组件和定子组件,其中,

所述电机壳体的轴线竖直设置,其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内壳和多个肋条,这些所述肋条均位于所述电机外壳与电机内壳之间,每条所述肋条分别连接所述电机外壳和电机内壳;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上下两个轴承和设置在这两个轴承之间的预紧弹簧,这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内壳的内壁上,该预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在一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永磁体,所述转轴竖直设置并且穿过预紧弹簧和这两个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所述永磁体穿装在所述转轴的下端;

所述叶轮组件固定穿装在所述转轴的上端;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壳体、定子、绝缘层、杯型绕组、PCB板、针座和垫板,所述定子壳体的轴线竖直设置,并且该定子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内壳的下端,所述定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定子壳体的内壁,所述绝缘层为筒状并且位于所述杯型绕组和所述定子之间,该杯型绕组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针座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定子壳体和所述PCB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为两极环形永磁体。

优选地,所述叶轮组件包括金属套和叶轮,所述金属套固定穿装在所述转轴的上端,所述叶轮与所述金属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套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叶轮为塑胶件并且与所述金属套整体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转轴在对应于所述金属套的部位进行滚花处理,并且在该滚花处理的部位还设置有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定子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电机内壳的下端通过翻边的方式压紧该环形凸台,从而使该定子壳体与该电机内壳牢固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定子壳体靠近电机内壳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转轴在对应于所述永磁体的部位进行滚花处理,并且在该滚花处理的部位还设置有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采用钕铁硼材料制成。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与单相永磁无刷电机相比,由于采用了杯型绕组,绕组没有缠绕在齿槽上,因此其无齿槽转矩,转矩输出平稳性大大增加,尤其在高速运行条件下(大于10万转/分),更具有优势;

2)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组件采用两极永磁体,可以使磁场交变频率减半,因而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更低;磁路结构中,漏磁更少,有效磁通利用率更高,有利于电机输出效率与输出功率的提高。

3)本实用新型的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与普通三相永磁无刷电机相比,其无齿槽转矩,转矩输出平稳性大大增加,在高速运行条件下(大于10万转/分),更具有优势;结构空间利用率高,获得相同额定输出功率条件下,电机尺寸明显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中杯型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速三相无槽风扇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轴承组件2、转子组件3、叶轮组件4和定子组件5,其中,

所述电机壳体1的轴线竖直设置,其包括电机外壳11、电机内壳12和多个扩散肋条13,这些所述扩散肋条13沿所述电机内壳12的外圆面周向分布并且它们均位于所述电机外壳11与电机内壳12之间,每条所述扩散肋条13分别沿着所述电机内壳12的轴向延伸并且连接所述电机外壳11和电机内壳12,该电机外壳11的上端和下端均超过所述电机内壳12;

所述轴承组件2包括上下两个轴承21和设置在这两个轴承21之间的预紧弹簧22,这两个所述轴承21的外圈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内壳12的内壁上,该预紧弹簧22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在一所述轴承21的外圈上;优选地,轴承21选用滚珠轴承21;

所述转子组件3包括转轴31、轴套32和永磁体33,所述转轴31竖直设置并且穿过预紧弹簧22和这两个所述轴承21的内圈,所述轴套32和所述永磁体33分别穿装在所述转轴31的下端,并且所述轴套32的上端抵住位于预紧弹簧22下方的轴承21而下端抵住所述永磁体33的上端;优选地,所述永磁体33为两极环形永磁体33。永磁体33与转轴31之间通过填充耐高温的粘接剂,转轴31对应的配合面经过“滚花”工艺处理,粘接剂与“滚花”圆柱面嵌合,形成了牢固的连接,可防止永磁体33高速旋转时圆周打滑。轴套32选用不导磁的金属,如铝合金,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同时作用于滚珠轴承21内圈,与预紧弹簧22组合后,使滚珠轴承21产生一定的预紧力,可以显著改善滚珠轴承21噪声。永磁体33材料选用烧结钕铁硼,拥有很高的磁动势,是强劲的磁源材料,且永磁体33为两极环形永磁体,使得定子52内的磁场交变频率比四极环形永磁体33结构少了一半,大幅减少了定子52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有利于电机输出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增加。永磁体33设计成细长型结构,因而转动惯量很低,适合超高速条件下运转;

所述叶轮组件4包括金属套41和叶轮42,所述金属套41固定穿装在所述转轴31的上端,所述叶轮42与所述金属套41固定连接;金属套41材料可以选择铝合金或铜合金。铝合金和铜合金的密度相差大,可根据实际产品的需要合理选择,避开共振频率点,以调节该电机的声学振动效果。密度大的铜合金在高速运转时,离心力更大,但该电机的尺寸小,可以不予考虑。叶轮42为塑胶件,与金属套41整体注塑一体成型。复杂曲面的塑胶叶轮42,比金属叶轮42更方便成型,且该电机尺寸较小,塑胶叶轮42可以抵抗离心力的撕扯作用,此外,金属套41充当了“骨架”的作用,使叶轮组件4更“牢固”。该叶轮组件4中心圆孔与转轴31配合,转轴31相应配合段采用了“滚花”处理工艺,并填充高强度粘接剂粘接,叶轮组件4与转轴31可以采用过盈配合或者过渡配合形式,两者均可达到较高的连接强度。叶轮组件4的轴向安装精度由专用工装来保障。

所述定子组件5包括定子壳体51、定子52、绝缘层53、杯型绕组54、垫板55、PCB板56和针座57,所述定子壳体51的轴线竖直设置,并且该定子壳体5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内壳12的下端,所述定子52由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硅钢片组成,这些硅钢片同轴设置并且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叠加在一起,每个所述硅钢片的外圈均固定在所述定子壳体51上,所述绝缘层53为筒状并且设置在所述定子52的内圈,所述杯型绕组54为空心结构,其位于所述绝缘层53内,该杯型绕组54与所述PCB板56电连接,所述针座57设置在所述PCB板56上,垫板55设置在所述定子壳体51和所述PCB板56之间。硅钢片通过冲压模具成型,通过自扣叠压成需要的轴向长度。杯型绕组54采用同心式绕组,绕组系数高,且采用漆包线排线工艺,使得空间利用率较高,有利于电机输出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增加。杯型绕组54的若干线头自然延伸至PCB板56相应焊锡孔,PCB板56焊锡孔为半开口式,方便线头放入孔内。PCB板56通过合理布线,可实现杯型绕组54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型接法,为了减少“环流”,优先选用星型接法。PCB板56中间区域放置针座57,方便电机控制器上的线缆插拔。杯型绕组54采用多个单线圈相互搭接在一起而形成,这些单线圈环绕所述永磁体33布置并且围成一个类圆柱的形状。

所述定子壳体51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台58,所述电机内壳12的下端通过翻边的方式压紧该环形凸台58,从而使该定子壳体51与该电机内壳12牢固连接在一起,与电机内壳12形成“牢固”整体。

定子壳体51上设置有与电机内壳12配合端部均匀布置若干散热孔,高速流体少部分气流会进入定子组件5内部,将杯型绕组54产生的热量迅速带走,抑制了电机发热造成的电机性能降低和材料老化问题。

定子壳体51采用导磁的超合金材料制成,经铸造成型。该合金的磁晶体各向异性常数和饱和磁致伸缩都接近于零,起始磁导率和最大磁导率很高,矫顽力和磁滞损耗很低,且超合金材料电阻率高,涡流损耗低。因此,采用该超合金材料作的电机,铁芯损耗极低,因而电机输出效率和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