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8579发布日期:2019-08-23 22: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室内使用的配电柜由于额外电源的接入较为简单,因此配电柜所需要的散热扇等电源来源直接接通室内的主电源线即可,当时户外使用的配电柜则往往不易接入额外的电源用于提供配电柜上散热风扇灯所需电量的,因此人们在户外使用的配电柜上设置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光能转换,实现自我发电并供电,方便了配电柜散热、内部照明灯等器件的供电,其使得配电柜的使用更加方便;但是现有技术中户外使用的配电柜,通常都将太阳能光伏板或者风能转换装置通过螺丝等紧固件直接固定在配电柜的顶部,使得太阳能光伏板或者风能转换装置的拆卸安装较为困难,其增加了配电柜的运输难度;而且其移动运输方式通常是采用搬运的,但是由于增加了光伏转换或者风能转换的装置后使得整体体积更大,质量更大,搬运也更加费力费时,大大的降低了移动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通过在柜箱的顶部设置一通过第一插销件进行固定配合的容置箱,再将风力发电机以及太阳能光伏板固定于容置箱顶部,实现发电装置与柜箱之间的可拆卸配合,方便发电装置的安装、拆卸与维护;而且在柜箱的外侧壁端设置若干套筒,并在套筒上设置一通过第二插销件进行固定的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带有滚轮,当需要进行移动时,通过将第二插销件与第二调节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时,能够实现柜箱底部由带有滚轮的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方便移动;而当进行定位安装时,则可以通过将第二插销件与第一调节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能够实现柜箱底部由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安装固定更加平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固定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柜箱顶部的发电装置、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柜箱对称的两外侧面下端的若干移动机构,所述柜箱的底部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撑杆;

所述柜箱顶部设有内凹槽,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活动嵌设于所述内凹槽上的容置箱、固定于所述容置箱顶部于中间位置的风力发电机、固定于所述容置箱内且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电连接的第一逆变器、固定于所述容置箱顶部且对称设于所述风力发电机两侧的太阳能光伏板、固定于所述容置箱内且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的第二逆变器、以及固定于所述容置箱内的蓄电池,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所述第二逆变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容置箱底部活动伸入所述内凹槽内且与所述内凹槽的底面接触贴合,所述容置箱外侧壁上于伸入所述内凹槽位置分别设有内凹孔,所述容置箱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内凹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容置箱与所述柜箱之间通过第一插销件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柜箱外侧壁上于靠近底部位置的套筒、活动插设于所述套筒上的第二支撑杆、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插销件,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活动伸出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有滚轮,所述套筒外侧壁上于中间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套筒且供所述第二插销件活动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杆且沿所述第二支撑杆长度方向间距分布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于所述第二插销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插设配合时,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上方且靠近所述柜箱底部,于所述第二插销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插设配合时,所述滚轮向下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

可选地,所述容置箱包括箱体、以及与箱体铰接配合的箱门,所述箱体内固定有与所述蓄电池输出端电连接的插座,所述箱门上设有与所述插座对应的连通口,所述箱门上于所述连通口位置铰接设有盖板。

可选地,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柜箱一外侧壁上端的进风机以及固定于所述柜箱另一外侧壁下端的排风机,所述柜箱一外侧壁上端设有与所述进风机连通的第一通风口,所述柜箱的另一外侧壁下端设有与所述排风机连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进风机以及所述排风机均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柜箱的一外侧壁上于所述进风机上方位置固定有倾斜向下的第一挡板,所述柜箱的另一外侧壁上于所述排风机上方位置固定有倾斜向下的第二挡板。

可选地,所述容置箱的两外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U形把手,所述柜箱的另一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U形把手。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销件以及所述第二插销件均为快卸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箱的顶部设置一通过第一插销件进行固定配合的容置箱,再将风力发电机以及太阳能光伏板固定于容置箱顶部,实现发电装置与柜箱之间的可拆卸配合,方便发电装置的安装、拆卸与维护;而且在柜箱的外侧壁端设置若干套筒,并在套筒上设置一通过第二插销件进行固定的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带有滚轮,当需要进行移动时,通过将第二插销件与第二调节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时,能够实现柜箱底部由带有滚轮的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方便移动;而当进行定位安装时,则可以通过将第二插销件与第一调节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能够实现柜箱底部由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安装固定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柜本体;11、柜箱;111、内凹槽;112、第一通孔;113、第二U形把手;2、柜箱;21、箱体;211、第一U形把手;212、内凹孔;22、箱门;221、连通口;222、盖板;31、风力发电机;32、太阳能光伏板;41、第一插销件;42、第二插销件;51、套筒;511、第二通孔;52、第二支撑杆;521、第一调节孔;522、第二调节孔;523、滚轮;53、第一支撑杆;61、进风机;611、第一挡板;62、排风机;621、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户外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固定于配电柜本体1的柜箱11顶部的发电装置、以及分别固定于柜箱11对称的两外侧面下端的若干移动机构,柜箱1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撑杆53;具体来说,配电柜本体1包括有呈长方体状的柜箱11、以及过设置在柜箱11内的配电组件,其配电组件直接沿用常规的配电柜即可。

如图1至图3所示,柜箱11顶部设有内凹槽111,发电装置包括活动嵌设于内凹槽111上的容置箱2、固定于容置箱2顶部于中间位置的风力发电机31、固定于容置箱2内且与风力发电机31电连接的第一逆变器(图中未示)、固定于容置箱2顶部且对称设于风力发电机31两侧的太阳能光伏板32、固定于容置箱2内且与太阳能光伏板32电连接的第二逆变器(图中未示)、以及固定于容置箱2内的蓄电池(图中未示),风力发电机31通过第一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太阳能光伏板32通过第二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容置箱2底部活动伸入内凹槽111内且与内凹槽111的底面接触贴合,容置箱2外侧壁上于伸入内凹槽111位置分别设有内凹孔212,容置箱2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内凹孔212对应的第一通孔112,容置箱2与柜箱11之间通过第一插销件41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在柜箱11的内部设置一个内凹槽111用于安装容置箱2,其方便容置箱2的嵌设安装,而且在柜箱11外侧壁上端设置连通内凹槽111的第一通孔112,以及在容置箱2外侧壁上于伸入内凹槽111位置分别设置与之对应配合的内凹孔212,再利用第一插销件41实现容置箱2与柜箱11之间的固定配合,这种配合安装方式简单快速,拆卸容易,如果是进行运输或者移动的时候可以先将容置箱2拆下,实现分开运输;另外本实施例中容置箱2底部以及内凹槽111底面上均设有用于供导线穿过的布线孔(图中未示),方便隐藏式布线;而且可以在容置箱2与内凹槽111底面接触贴合的底部四周设置密封胶圈(图中未示),其能够提高容置箱2与内凹槽111之间配合的密封性,从而在雨天时候具有较好的渗水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中分别还具有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31的第一控制和用于控制太阳能光伏板32的第二控制器,由于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技术较为成熟,本实施例也就不做过多的赘述,其中风力发电机31可以为垂直风力发电机31;风力发电机31的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力发电机31上的叶片旋转,再带风力发电机31中的发电机进行发电,产生的电能经过整流器(图中未示)进行整流后再经过逆变器逆变,最后给蓄电池进行充电;而太阳能光伏板32的发电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32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再将产生的电能经过逆变器逆变后给蓄电池进行充电。

如图1至图4所示,移动机构包括竖直固定于柜箱11外侧壁上于靠近底部位置的套筒51、活动插设于套筒51上的第二支撑杆52、以及用于固定第二支撑杆52的第二插销件42,第二支撑杆52向下活动伸出套筒51的一端固定有滚轮523,套筒51外侧壁上于中间位置设有贯穿套筒51且供第二插销件42活动穿过的第二通孔511,第二支撑杆52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贯穿第二支撑杆52且沿第二支撑杆52长度方向间距分布的第一调节孔521与第二调节孔522,于第二插销件42分别与第一调节孔521以及与第二通孔511插设配合时,滚轮523位于第一支撑杆53底部上方且靠近柜箱11底部,于第二插销件42分别与第二调节孔522以及与第二通孔511插设配合时,滚轮523向下伸出第一支撑杆53底部;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当置于平地进行安装时,此时应该保证第二支撑杆52的滚轮523位置高于第一支撑杆53的底部,使得柜箱11由第一支撑杆53提供支撑,其较于滚轮523支撑更加平稳,具体的操作操作步骤是:先如图4所示将柜箱11往一侧倾斜,使得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杆52以及第一支撑杆53离开地面,再使得第二插销件42与第一调节孔521以及第二通孔511实现配合,这样就能够使得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杆52的滚轮523位于该侧的第一支撑杆53底部上方了,同理将柜箱11往另一侧方向进行倾斜,使得原来的一侧方向的第一支撑杆53以及第二支撑杆52离开地面,再重复上述操作,最后放平即可;而当需要移动位置时,同样可以如图4所示先将柜箱11往一侧倾斜,再调整柜箱11另一侧位置的第二支撑杆52,使得第二插销件42与第二调节孔522以及第二通孔511进行配合,使得该位置的第二支撑杆52的滚轮523向下伸出第一支撑杆53底端,同理再以调整好的第二支撑杆52作为支撑脚进行倾斜,使得另一未调整的第一支撑杆53以及第二支撑杆52离开地面,并再重复上述操作调整离开地面后的第二支撑杆52位置,使得该位置的第二支撑杆52的滚轮523向下伸出第一支撑杆53底端,最后放平即可实现由滚轮523来支撑柜箱11,这样就方便移动了。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箱11的顶部设置一通过第一插销件41进行固定配合的容置箱2,再将风力发电机31以及太阳能光伏板32固定于容置箱2顶部,实现发电装置与柜箱11之间的可拆卸配合,方便发电装置的安装、拆卸与维护;而且在柜箱11的外侧壁端设置若干套筒51,并在套筒51上设置一通过第二插销件42进行固定的第二支撑杆52,且第二支撑杆52带有滚轮523,当需要进行移动时,通过将第二插销件42与第二调节孔522以及第二通孔511配合时,能够实现柜箱11底部由带有滚轮523的第二支撑杆52进行支撑,从而方便移动;而当进行定位安装时,则可以通过将第二插销件42与第一调节孔521以及第二通孔511配合,能够实现柜箱11底部由第一支撑杆53进行支撑,从而安装固定更加平稳。

可选地,如图1至图2所示,容置箱2包括箱体21、以及与箱体21铰接配合的箱门22,箱体21内固定有与蓄电池输出端电连接的插座(图中未示),箱门22上设有与插座对应的连通口221,箱门22上于连通口221位置铰接设有盖板222;具体来说,通过设置的插座边缘检修人员进行户外检修时使用,其能够提供检修人员检修设备接通电源便利。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固定于柜箱11一外侧壁上端的进风机61以及固定于柜箱11另一外侧壁下端的排风机62,柜箱11一外侧壁上端设有与进风机61连通的第一通风口(图中未示),柜箱11的另一外侧壁下端设有与排风机62连通的第二通风口(图中未示),进风机61以及排风机62均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具体来说,通过设置的进风机61以及排风机62能够提供柜箱11内部较好的散热效果,其中进风机61以及排风机62均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小型轴流风机。

可选地,如图1所示,柜箱11的一外侧壁上于进风机61上方位置固定有倾斜向下的第一挡板611,柜箱11的另一外侧壁上于排风机62上方位置固定有倾斜向下的第二挡板621;具体来说,通过设置的第一挡板611以及第二挡板621能够对进风机61以及排风机62起到一定的防雨淋,更好的保护进风机61以及排风机62。

可选地,如图1以及图4所示,容置箱2的两外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U形把手211,柜箱11的另一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U形把手113;具体来说,通过设置第一U形把手211便于容置箱2的搬运,方便安装拆卸;而设置的第二U形把手113便于柜箱11的移动,其如图4所示,可以类似拉杆箱进行倾斜拉动。

可选地,第一插销件41以及第二插销件42均为快卸销;具体来说,快卸销安装拆卸方便,使用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