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8103发布日期:2019-10-19 03:21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在安装箱式变电站时,需要将箱式变电站安装到箱式基础上。

但是目前现有的箱式变电站基础设计不合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的基础稳定差,容易发生坍塌现象,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的基础内部的线路布置杂乱,不能将线路很好的理顺,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的基础内部爬梯直安装与拆卸十分麻烦。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潮除湿防水箱式变电站基础(授权公告号CN106356749B),该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因百叶窗进风量小造成的除湿散热问题,采用排风扇与基础的组合设计,解决了变电站底钢机构的挂有水珠造成的锈蚀问题,基础的多种设计,例如三高一底外凸三角边和倒弧形弯头的设计,避免电缆与雨水等接触,有效的增强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在基础建造时,把底部做成三高一低样式,使得积水能够向低点迅速排出,同时把渗井口管道用水泥处理和地面一体状态;在基础面上做出长条状等高支撑架,方便积水方便的排出,但是该装置在布置线路时由于线路过长会发生杂乱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均匀开设有布线孔,且箱体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垂直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一侧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件,四个所述连接件之间交叉安装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楼梯,且箱体的内部水平均匀设置有布线管,所述布线管的两端均套接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下表面与箱体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爬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通过定位轴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之间靠近定位轴的两侧位置处均垂直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线管的数量设置与布线孔的数量相同,且布线管的位置与布线孔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支座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设置有L形连接块,所述L形连接块的上端前表面贯穿转动安装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另一个L形连接块的前表面转动连接,且绕线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绕线轴的外表面靠近两个L形连接块之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楼梯是一种折叠式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爬梯包括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为对称设置,且两个连接杆之间水平设置有爬杆,所述爬杆的两端均套接滑动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嵌入滑动安装于连接杆的一端侧面,所述爬杆与固定筒的内部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侧面开设有与固定筒相对应的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爬杆的外表面靠近两个固定筒之间位置处套接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是一种棉质材质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起到很好的稳定性,在恶劣的天气下,该装置不会发生坍塌情况,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能,当箱式变电站在布线时,能够使线路布置的整齐,通过设置绕线轴,可以将多余的线路的缠绕起来,该装置在安装爬梯时,能够快速的进行安装,同时也便于拆卸,节省了安装与拆卸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的绕线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的爬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布线孔;3、支撑脚;4、连接件;5、固定杆;501、定位轴;502、第一弹簧;6、楼梯;7、布线管;8、支座;801、L形连接块;802、绕线轴;803、把手;804、挡块;9、爬梯;901、连接杆;902、固定筒;903、爬杆;904、第二弹簧;905、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整体式基础,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均匀开设有布线孔2,且箱体1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垂直连接有支撑脚3,支撑脚3的一侧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件4,四个连接件4之间交叉安装有两个固定杆5,两个固定杆5之间通过定位轴501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5之间靠近定位轴501的两侧位置处均垂直连接有第一弹簧502,为了该装置能够起到很好的稳定性,箱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楼梯6,楼梯6是一种折叠式梯子,为了便于对楼梯6进行折叠。

箱体1的内部水平均匀设置有布线管7,布线管7的两端均套接安装有支座8,布线管7的数量设置与布线孔2的数量相同,且布线管7的位置与布线孔2相对应,其中一个支座8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设置有L形连接块801,L形连接块801的上端前表面贯穿转动安装有绕线轴802,绕线轴80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另一个L形连接块801的前表面转动连接,且绕线轴8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03,绕线轴802的外表面靠近两个L形连接块801之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挡块804,为了能够将线路布置整齐。

支座8的下表面与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部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爬梯9,爬梯9包括有两个连接杆901,两个连接杆901为对称设置,且两个连接杆901之间水平设置有爬杆903,爬杆903的两端均套接滑动安装有固定筒902,固定筒902的一端嵌入滑动安装于连接杆901的一端侧面,爬杆903与固定筒902的内部之间通过第二弹簧904固定连接,连接杆901的一端侧面开设有与固定筒902相对应的插孔,爬杆903的外表面靠近两个固定筒902之间位置处套接设置有连接套905,连接套905是一种棉质材质构件,为了便于拆卸或安装爬梯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两个固定杆5由于相互交叉连接,因此固定杆5能够对支撑脚3起到支撑作用,而第一弹簧502会提高两个固定杆5之间的稳定性,布置线路时,将电线穿过箱体1上的布线孔2,然后将电线再穿过布线管7,而多余的线路可以缠绕在绕线轴802上,通过转动把手803,把手803会带动绕线轴802转动,可以将多余的电线缠绕到绕线轴802上,安装爬梯9时,将两个连接杆901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到箱体1内部侧面上,然后用手握住爬杆903两端的固定筒902,使两个固定筒902往中间方向移动,然后将固定筒902对准连接杆901上的插孔,松开固定筒902,在第二弹簧904的弹性下,固定筒902一端插进插孔中,从而完成爬梯9的安装工作,当需要拆卸爬梯9时,使固定筒902脱离连接杆901上的插孔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