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导线的便捷剥除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2599发布日期:2020-02-08 00:3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导线的便捷剥除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导线的便捷剥除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低压抢修、施工作业中,要对低压导线进行环切剥除绝缘外皮的时候,主要采用工具刀或者钳子或者火烧掉绝缘外皮再进行接线操作。但是现有工具刀或剥线钳结构复杂,不仅工具较为昂贵,剥线钳常用来对绝缘电线、电缆等进行剥皮,而且只能逐根线缆剥除绝缘外皮,使用起来不方便。目前的剥线钳多数只能剥单根单规格的电线,然而电线规格繁多,横截面积大小不一,甚至线芯直径及绝缘外皮的厚度都不相同,现在操作人员进行电力线路检修接线时需要配备多把剥线钳,使用的时候,找到合适规格的剥线钳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携带不便,加重负荷量,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配电导线的便捷剥除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电导线的便捷剥除工具,包括通过销轴铰连在一起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所述销轴铰连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中部,位于销轴前部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形成剥线钳口,位于销轴前部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形成钳柄;

所述剥线钳口包括固定在第二钳体前端的固定连接座、安装在固定连接座上的钳口线管、开设在钳口线管上的豁口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钳体前端的刀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的刃部朝下并与豁口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口线管的中空管轴线方向与第一钳体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连接座的上端面开设有下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凹槽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口线管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与下凹槽相匹配的连接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与下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口线管内侧壁设置有来福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口线管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刀片的数量与钳口线管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所述钳口线管侧部固定连接后安装于固定连接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靠的特点;在进行电力线缆剥皮时,电力线缆自钳口线管内穿入,手握动钳柄,使得第一钳体前端的刀片通过钳口线管上的豁口压紧电力线缆,刀片的刀刃割开电力线缆的绝缘外皮,向外拉拽钳柄,将电力线缆的绝缘外皮自线芯上剥除;通过安装双钳口线管进行两根电力线缆的剥皮操作,提高剥线速度,操作方便,剥线快速。针对不同规格的电力线缆,仅需更换钳口线管便可匹配使用,减少工作人员在电力线缆接头维修过程中工具负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钳口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双钳口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钳体、2销轴、3第二钳体、4刀片、5固定连接座、6钳口线管、7豁口、8电力线缆、9连接柱、61钳口线管内侧壁、62来福线、81线芯、82绝缘外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附图1-5所示,一种配电导线的便捷剥除工具,包括通过销轴2铰连在一起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3;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3采用金属杆支撑。

所述销轴2铰连在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3的中部,位于销轴2前部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3形成剥线钳口,位于销轴2前部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3形成钳柄;所述剥线钳口包括固定在第二钳体3前端的固定连接座5、安装在固定连接座5上的钳口线管6、开设在钳口线管6上的豁口7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钳体1前端的刀片4。在进行电力线缆剥皮时,电力线缆自钳口线管6内穿入,手握动钳柄,使得第一钳体1前端的刀片4通过钳口线管6上的豁口7压紧电力线缆,刀片4的刀刃割开电力线缆的绝缘外皮82,向外拉拽钳柄,将电力线缆的绝缘外皮82自线芯81上剥除;操作方便,剥线快速。

所述刀片4的刃部朝下并与豁口7位置相对应。所述钳口线管6的中空管轴线方向与第一钳体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在剥线操作过程中,发力拉脱线芯外的绝缘外皮更加轻松,避免弯折损伤线芯81。所述固定连接座5的上端面开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钳口线管6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与下凹槽相匹配的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9螺纹连接与下凹槽内。针对不同规格的电力线缆,仅需更换钳口线管6便可匹配使用,减少工作人员在电力线缆接头维修过程中工具负荷。所述钳口线管6内侧壁61设置有来福线62,一方面增大绝缘外皮82与钳口线管6内侧壁61的摩擦力,压紧剥线不打滑,另一方便螺旋布置的来福线62不阻挡电力线缆穿入钳口线管6。所述钳口线管6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刀片4的数量与钳口线管6的数量相同,相邻的所述钳口线管6侧部固定连接后安装于固定连接座5上。可采用双钳口线管,两根电力线缆分别穿入双钳口线管两个管内,同时进行两个线的剥皮,为了便于操作,所述钳口线管6的数量不超过4个为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