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定长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2600发布日期:2020-02-08 00:3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定长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定长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剥线机就是将线束等外包裹的塑料包皮与金属芯剥离的机器,剥线机的基本配件:进线轮:输送线材及剥出线头。剥线机在剥短线时既剥线头又剥线尾,在剥线机剥中剥的时候除剥线头外,还具备剥开中间几处的功能;出线轮:为剥线机输送线材及剥出线尾;刀架总成:在剥线机中负责线材的切断,剥头和剥尾,停机状态下,上、下两刀片需打开到最大,以便线材顺利通过刀具。通过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控制电动马达定时工作以及上刀片的压下,从而实现线束的定长剥线。

然而现有的剥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传送的导向部件一般只能通过固定直径的线束,使得剥线机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定长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线束定长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线装置本体、控制面板、减震支腿、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剥线刀具、第二压紧传送辊组、调直架、导向套、限位块一、限位块二、螺母、螺栓、电动马达、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于剥线装置本体顶部,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于剥线装置本体内底面上,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蓄电池上,所述减震支腿对称布置于剥线装置本体底部的四个拐角,所述剥线刀具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剥线装置本体前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对称布置于剥线装置本体前表面的剥线刀具两侧,所述电动马达固定安装于剥线装置前内壁并可带动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所述限位块二固定连接于剥线装置本体前表面位于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前,所述剥线装置本体前表面位于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后铆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包括后半导向套和前半导向套,所述后半导向套四角焊接有螺母并通过螺栓与前半导向套连接,所述调直架通过紧固螺栓安装于剥线装置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均由两对辊轮组成且其辊轮中间设置有v字形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上设置有u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二上的u形凹槽前侧面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调直架、导向套、限位块一、限位块二、剥线刀具、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调直架包括下辊架、滑动杆、上辊架和辊轮,下辊架和上辊架上等距铆接有辊轮,滑动杆固定连接于下辊架上,上辊架可滑动套接于滑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导向套中空间距和调直架的上、下辊架间距可调,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直径的线束,大大扩大了剥线机的适用范围,第一压紧传送辊组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中间设置的v字形凹槽可以使线束在传送过程中不易发生轴向偏移,增大了线束传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剖面的示意图。

其中,1-剥线装置本体,2-控制面板,3-减震支腿,4-第一压紧传送辊组,5-剥线刀具,6-第二压紧传送辊组,7-调直架,71-下辊架,72-滑动杆,73-上辊架,74-辊轮,8-导向套,81-后半导向套,82-前半导向套,9-限位块一,10-限位块二,11-螺母,12-螺栓,13-电动马达,14-蓄电池,1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线束定长剥线装置,包括剥线装置本体1、控制面板2、减震支腿3、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剥线刀具5、第二压紧传送辊组6、调直架7、导向套8、限位块一9、限位块二10、螺母11、螺栓12、电动马达13、蓄电池14和控制器15,所述控制面板2固定连接于剥线装置本体1顶部,所述蓄电池14固定安装于剥线装置本体1内底面上,所述控制器15固定安装于蓄电池14上,所述减震支腿3对称布置于剥线装置本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所述剥线刀具5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剥线装置本体1前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6对称布置于剥线装置本体1前表面的剥线刀具5两侧,所述电动马达13固定安装于剥线装置前内壁并可带动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6,所述限位块二10固定连接于剥线装置本体1前表面位于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前,所述剥线装置本体1前表面位于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后铆接有导向套8,所述导向套8包括后半导向套81和前半导向套82,所述后半导向套81四角焊接有螺母11并通过螺栓12与前半导向套82连接,所述调直架7通过紧固螺栓安装于剥线装置本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6均由两对辊轮组成且其辊轮中间设置有v字形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一9和限位块二10上设置有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二10上的凹槽前侧面设有倒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直架7、导向套8、限位块一9、限位块二10、剥线刀具5、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直架7包括下辊架71、滑动杆72、上辊架73和辊轮74,下辊架71和上辊架73上等距铆接有辊轮74,滑动杆72固定连接于下辊架71上,上辊架73可滑动套接于滑动杆72上。

工作过程及原理:首先将线束从限位块一9和调直架7依次穿过,然后再调节导向套四角的螺栓12至待剥皮的线束可通过前半导向套82和后半导向套81中空部分,最后将线束依次穿过限位块二10、第一压紧传送辊组4、剥皮刀具5和第二压紧传送辊组6,通过控制面板2设置剥线长度等参数,实现不同直径线束的稳定传送和剥皮。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