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660发布日期:2019-10-19 03:2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转子外圆均设有磁钢,为了保证磁钢与转轴的配合进度,大部分磁钢呈扇形,但是现有转轴和扇形磁钢因为零件加工误差,装配人员在进行零件装配时,由于操作水平差异也会造成误差,使得磁钢在与转轴装配后,转子的同轴度难以保证,使得电机转子动平衡差,安装在电机上后,电机的工作噪音大,使用寿命短。

针对这个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磁钢与转轴粘接后,以转轴中心为定位基准,对磁钢外圆进行精加工,来提高转子的同轴度,但是这样的方式容易造成磁钢脆裂,产品报废率高。

CN 201810276303.4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校正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转子磁钢两端的左、右两配重盘以及可以嵌入配重盘内的钢珠,钢珠在配重盘内的嵌入孔以配重盘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嵌入孔在配重盘上阵列设置的圈数至少为一圈;还包括动平衡机、夹持组件、自动配重组件、电控组件;其中,自动配重组件由左气缸、顶锥、自动夹头、右伺服电机、左送珠压珠器、右送珠压珠器、传感器组成;电控组件包括相互通信的PLC控制器和CPU,PLC控制器与用于控制所有气缸的电磁阀组件、位移伺服电机、右伺服电机、传感器、动平衡机相连,CPU与动平衡机相连。该装置虽然可以达到提高了电机转子的动平衡,但是结构复杂,操作也复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磁钢外圆与转轴自动校正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钢外圆与转轴自动校正的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磁钢外圆与转轴同轴度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校正装置,包括挤压件和夹持件,夹持件设于挤压件内;

夹持件上部为爪型夹头,爪型夹头外表面从上至下呈向外倾斜的斜面,夹持件下部内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转轴定位孔,爪型夹头内壁与转轴定位孔内壁同轴;

挤压件上部安装孔形状与爪型夹头外形相适配。

较佳的,夹持件下部为电磁铁,电磁铁的下部外圈设有电磁线圈;挤压件底部设有磁块。

较佳的,磁块通过弹簧连接在底座上。

较佳的,挤压件下部安装孔直径大于上部安装孔直径,电磁铁设于挤压件下部安装孔内,爪型夹头设于挤压件上部安装孔内。

较佳的,电磁铁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上部与爪型夹头底部形状相适配,中部向外凸出与挤压件下部内壁贴合,下部外圈设有电磁线圈。

较佳的,上部外套设有弹簧。

较佳的,下部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较佳的,定位块的上部设有扇形磁铁限位凸台,扇形磁铁限位凸台截面形状与扇形磁铁截面形状相同。

较佳的,弹簧共设有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爪型夹头由两个爪齿或多个爪齿构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夹持件对电机转轴和扇形磁钢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给挤压件一个向下的力,使得挤压件向下运动,配合爪型夹头外表面是斜面,当挤压件向下运动时,爪型夹头受到向内的挤压力,又因为爪型夹头内壁与转轴轴心同轴,进而可以实现扇形磁钢与转轴的同轴度,避免了后期的精加工,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件上设置电磁铁,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即可使得电磁铁产生磁力,吸引挤压件向下运动,实现了自动校正磁钢外圆与转轴的效果,整个校正过程,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压件;

2-夹持件;21-爪型夹头;22-电磁铁;22a-上部;22b-中部;22c-下部;23-定位块;231-转轴定位孔;232-扇形磁铁限位凸台;24-电磁线圈;

3-弹簧;4-底座;5-磁块;6-转轴;7-扇形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磁钢校正装置,包括挤压件1和夹持件2,夹持件2设于挤压件1内;

夹持件2上部为爪型夹头21,爪型夹头21外表面从上至下呈向外倾斜的斜面,夹持件2下部内设有定位块23,定位块23上设有转轴定位孔231,爪型夹头21内壁与转轴定位孔231内壁同轴。本实用新型中,爪型夹头21由一个或多个爪齿构成,但是一般采用多个爪齿,因为相比一个爪齿而言多个爪齿受力时更容易收紧,本实施例中就采用了六个爪齿,六个爪齿均匀分布在夹持件2上部;

挤压件1上部安装孔形状与爪型夹头21外形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给挤压件施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压力,因为夹持件上部的爪型夹头外表面的斜面,配合形状相匹配的挤压件,当挤压件向下运动时,爪型夹头受到一个方向向里的压力,进而压紧扇形磁铁向里,又因为爪型夹头内壁始终与转轴中心同轴,因此经过挤压后的扇形磁铁与转轴就保持同轴度。

为了能够使本实用新型自动对扇形磁铁和转轴进行定位校正,夹持件2下部为电磁铁22,电磁铁22的下部外圈设有电磁线圈24,挤压件1底部设有磁块5;磁块5通过四个弹簧3连接在底座4上。当对电磁线圈通电后,电磁铁产生吸力,使得磁块带动挤压件向下运动,进而收紧爪型夹头。其中,弹簧3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只有一个弹簧时,用大弹簧围绕电磁铁22的下部;但是现有一般采用多个小弹簧,这样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弹簧的压力,现有一般采用四个弹簧,四个弹簧呈矩形排列,有利于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挤压件1下部安装孔直径大于上部安装孔直径,电磁铁22设于挤压件1下部安装孔内,爪型夹头21设于挤压件1上部安装孔内。有利于挤压件与夹持件的配合。

电磁铁22包括上部22a、中部22b和下部22c,上部22a与爪型夹头21底部形状相适配,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电磁铁22与爪型夹头21一体成型;同时上部位置与挤压件1下部外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为挤压件向下运动提供了空间,同时还降低了挤压件向下运动的摩擦力。中部22b向外凸出与挤压件1下部内壁贴合,中部与挤压件1下部外壁贴合,对电磁铁与挤压件的位置关系有定位作用。下部22c外圈设有电磁线圈24;将电磁线圈设置在底部,保证了电磁铁产生磁力的方向。

下部22c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4上,有利于增加整个装置结构稳定性。

定位块23的上部设有扇形磁铁限位凸台232,扇形磁铁限位凸台232截面形状与扇形磁铁截面形状相同,可以对扇形磁铁进行定位。

使用时,先将粘接了扇形磁铁的转子按照转轴安装在转轴定位孔内的标准进行装配,然后为电磁线圈通电,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电磁铁产生引力,然后吸引磁块带动挤压件向下运动,挤压爪型夹头,进而挤压扇形磁块,又由于爪型夹头内表面形状与扇形磁铁外表面相同相适配,且爪型夹头内表面与转轴同轴心,因此挤压后的扇形磁铁与转轴能够保持同轴度;当不使用后,电磁线圈断电,电磁铁的吸力消失,弹簧又将挤压件送回原有初始状态。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弹簧3的设置位置,实施例2中弹簧3设置在上部22a外。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