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0808发布日期:2019-12-03 18:1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通风口雨水除灰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柜很常见,在马路两边经常见到,在马路两边的配电柜,有两种,一种比较大,散热量比较大,一般采用强制通风,利用风扇或者鼓风机散热,还有一种散热量小些,采用自然通风,为了防止雨水进入,自然通风型的一般在开口处设置自由端向下倾斜的挡板,避免雨水淋入,但是,这种也存在弊端,那就是灰尘会直接进入,如果加过滤网,容易堵塞,在室外,配电柜又那么多,清理的话耗费人力物力,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自然通风除尘的情况下能自动去除过滤网上的灰尘的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开设在箱体左右两端的前后设置的条状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上端固定有自由端向下倾斜挡住散热口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且挡板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三角形的连扳与箱体连接;

所述连扳的下端面的左端向下倾斜,且两个连扳与挡板围成的开口处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过滤网,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利用挡板上流下的雨水对过滤网冲洗清灰的冲刷机构。

优选的,所述冲刷机构包括设置在挡板一侧的冲刷板,且冲刷板的下端呈方便向过滤网冲水的倾斜状。

优选的,包括调节冲刷板到过滤网距离的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为螺纹连接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挡板靠近冲刷板一侧的前后两个螺纹杆,且螺纹杆穿过冲刷板连接有支撑冲刷板的螺母,以实现螺纹连接和距离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风经过滤网吹入散热口,将箱体内热量带走,经对侧的散热口排出,这样灰尘被聚集在过滤网上,从而保证箱体内部清洁,避免灰尘的落入影响散热;

2、下雨时,雨水流到挡板上,并顺着下流,流到冲刷板上,经冲刷板的下端流出,冲向过滤网,顺着倾斜的过滤网下流,这样,就将过滤网上的灰尘冲下,每下雨一次,清理一次,下雨越长,清理时间越长,保证过滤网的透气性,这样无需人工专门清理,更省事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a结构放大图。

图中:1箱体、11散热口、12挡板、13连扳、2过滤网、21冲刷板、22螺纹杆、2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包括箱体1以及开设在箱体1左右两端的前后设置的条状散热口11,散热口11的上端固定有自由端向下倾斜挡住散热口11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12,且挡板12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三角形的连扳13与箱体1连接;

连扳13的下端面的左端向下倾斜,且两个连扳13与挡板12围成的开口处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过滤网2,挡板12的一侧设置有利用挡板12上流下的雨水对过滤网2冲洗清灰的冲刷机构,冲刷机构包括设置在挡板12一侧的冲刷板21,且冲刷板21的下端呈方便向过滤网2冲水的倾斜状,冲刷板21在与过滤网2平行的基础上,下端向过滤网2靠近,并与过滤网2之间留有透水间隙,这里冲刷板21的下端靠近过滤网2的上侧,便于从上到下整体冲到,包括调节冲刷板21到过滤网2距离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实现冲刷板21到过滤网2的距离,改变冲刷时水量的大小(这里针对于暴雨或者特别小的雨作用就不大了,针对于普通雨量),调节机构为螺纹连接的方式,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调整,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挡板12靠近冲刷板21一侧的前后两个螺纹杆22,且螺纹杆22穿过冲刷板21连接有支撑冲刷板21的螺母23,以实现螺纹连接和距离调节,转动螺母23,便可以移动冲刷板21,冲刷板21上开设有与螺纹杆22对应的插孔。

工作原理:风经过滤网2吹入散热口11,将箱体1内热量带走,经对侧的散热口11排出,这样灰尘被聚集在过滤网2上,从而保证箱体1内部清洁,雨水流到挡板12上,并顺着下流,流到冲刷板21上,经冲刷板21的下端流出,冲向过滤网2,顺着倾斜的过滤网2下流,这样,就将过滤网2上的灰尘冲下,每下雨一次,清理一次,保证过滤网2的透气性,这样无需人工专门清理,转动螺母23,便可以调节冲刷板21到过滤网2的距离,改变冲刷力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