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0802发布日期:2019-12-03 18:1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配电箱真空灭火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低压配电箱。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箱,在各厂区,以及商场都有用到,虽然低压配电柜电压比较低,但是,有些地方用电量大,比如商场,特别是在夏天,很容易造成配电箱温度过高而着火,因此,防火很重要,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灭火配电箱,加灭火器,但是,这些结构比较复杂,把灭火装置加上去,无意大大增加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便于普及的灭火低压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低压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铰接连接在箱体前端的箱门,所述箱体内分别安装有烟雾传感器以及电性连接烟雾传感器的控制器;

所述箱体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口,且箱体的外端下侧连接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抽风机,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在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时对进风口进行封闭促使箱体内空气隔绝的断气机构。

优选的,所述断气机构包括连接在进风口上的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的进气端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上侧设置有将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分散吹向箱体内的隔板,且隔板上均匀开设有透风孔。

优选的,所述箱门与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抽风机工作,箱体内压强降低,空气经电磁阀从进风口进入,在隔板的作用下,空气充满箱体位于隔板上侧的腔室,从而顺着透风孔向下均匀吹向箱体内,对内部器件进行降温,热量再经抽风机抽出,从而保证内部温度不会过高,不容易着火;

2、一旦箱体内部着火时,会被烟雾传感器检测到,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工作,进行关闭,这样箱体形成密闭腔室,空气不断减小,缺少了氧气,火源就会慢慢熄灭,从而灭火;

这里,在降温的基础上增加电磁阀,进行真空灭火,降温智能灭火都有了,相对于市场上的灭火器,成本更低,便于普及,而且,不容易因为灭火产生喷洒物而弄脏箱体的内部器件,这里不产生任何灭火原料,更环保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箱体、11烟雾传感器、12控制器、2进风口、21抽风机、22电磁阀、23过滤网、24隔板、25透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低压配电箱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1以及铰接连接在箱体1前端的箱门,箱体1内分别安装有烟雾传感器11以及电性连接烟雾传感器11的控制器12,这里烟雾传感器11连接控制器12,控制灭火部件动作,为市场上常见的技术,在各大厦商场的灭火系统中都会出现,因此,具体的连接和型号不再详述,比如控制器12可以采用80c51。

箱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口2,且箱体1的外端下侧连接有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的抽风机21,箱体1上安装有在烟雾传感器11检测到烟雾时对进风口2进行封闭促使箱体1内空气隔绝的断气机构,断气机构包括连接在进风口2上的电磁阀22,控制器12电性连接电磁阀22,电磁阀22工作,促使箱体1空气无法进入,而抽风机21的继续工作,促使箱体1内空气急剧减小,从而缺氧灭火,电磁阀22的进气端设置有过滤网23,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的内腔上侧设置有将进风口2进入的空气分散吹向箱体1内的隔板24,且隔板24上均匀开设有透风孔25,这样散热时,风能均匀吹下,增大吹风面积,散热效果更好,箱门与箱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图中未示出),增加密封性,这样灭火时,空气隔绝效果更好。

工作原理:抽风机21工作,箱体1内压强降低,空气经电磁阀22从进风口2进入,在隔板24的作用下,空气充满箱体1位于隔板24上侧的腔室,从而顺着透风孔25向下均匀吹向箱体1内,对内部器件进行降温,热量再经抽风机21抽出,一旦箱体1内部着火时,会被烟雾传感器11检测到,将信号传给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电磁阀22工作,进行关闭,这样箱体1形成密闭腔室,空气不断减小,缺少了氧气,火源就会慢慢熄灭,从而灭火,这里,在降温的基础上增加电磁阀22,进行真空灭火,降温智能灭火都有了,相对于市场上的灭火器,成本更低,便于普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