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头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2771发布日期:2020-01-17 21:1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接线头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头防护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或者通信线路中都会有很多接线头,大部分接头需要进行很好的防护,特别是在室外环境下,接线头往往需要做绝缘、防水、防尘等处理。传统的防护措施大多为利用胶泥胶带等对接线头进行防护,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是存在如下问题:1、操作比较复杂,在一些复杂环境(如高空处)不仅操作难度大,而且危险性较高;2、使用寿命短,暴露在室外环境时很容易老化而失去防护效果;3、不能重复使用,容易造成浪费。并且,在天馈线等对于接线头的防护要求比较高的使用场合,传统的防护措施很难达到防护要求,不能满足防水、防潮、防盐雾、耐高温、抗紫外线照射等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通讯领域很多接线头使用专用的保护盒进行保护,以达到安装方便,防护效果更好,可重复使用的目的。但是,现有的保护盒的使用可靠性不够高,虽然可重复使用,但是寿命比较短,可靠性也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头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可靠性比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头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盒和滑扣,

所述保护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柔性连接,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滑扣卡接,以在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之间形成容纳腔,

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外的侧壁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滑扣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片,当所述滑扣卡接到所述保护盒上时,所述滑扣两侧的所述卡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上的所述挡块抵接。

优选地,所述滑扣上的两个所述卡片在所述滑扣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滑扣内侧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盒体内部形成有第二容纳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对接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槽沿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边设置,所述第一连通槽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连通;

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三槽、第四槽和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四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槽沿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侧边设置,所述第二连通槽与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四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沿所述第一容纳槽的边缘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密封筋与所述第一连通槽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两侧;

所述第二盒体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沿所述第二容纳槽的边缘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密封筋与所述第二连通槽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盒体设置所述第二连通槽的一侧边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筋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一密封筋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槽的侧部;和/或,

所述第二密封筋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槽内,所述第二密封筋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四槽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上均形成有半圆形凹槽,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未连接的侧边上均形成有卡边,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上靠近所述卡边的位置设有所述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滑扣两侧设置两个卡片,分别用于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上的挡块抵接,提高了滑扣安装的可靠性。并且,当其中一个卡片或挡块损坏时,不会影响接线头保护装置的使用,使接线头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能够更长,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头保护装置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头保护装置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3示出保护盒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滑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保护盒;11、第一盒体;111、第一容纳槽;112、第一安装槽;1121、第一槽;1122、第二槽;1123、第一连通槽;113、第一密封筋;12、第二盒体;121、第二容纳槽;122、第二安装槽;1221、第三槽;1222、第四槽;1223、第二连通槽;123、第二密封筋;13挡块;14、卡边;15、插片;20、滑扣;21、卡片;22、卡槽;23、卡块;24、插孔;30、密封件;31、第一端部;311、豁口;32、第二端部;3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头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盒10和滑扣20,所述保护盒10整体呈大致圆筒形结构,所述滑扣20呈长条形结构,其长度优选与所述保护盒10的长度相同,所述滑扣20卡接到所述保护盒10上形成所述接线头保护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盒包括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的一侧边缘柔性连接,使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能够相对转动,并能够对接在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对接时,所述滑扣20卡接到所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未连接的两侧边缘处,使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压紧在一起。

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位于所述容纳腔外的侧壁上设置有挡块13,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上的所述挡块13相对设置。所述滑扣20上设置有卡片21,在所述滑扣2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卡片21,两个所述卡片21在所述滑扣20两侧对称设置,优选地,使所述滑扣20整体构造为对称结构。当所述滑扣20卡接到所述保护盒10上时,两个所述卡片21各自抵接到一个所述挡块13上,使所述滑扣20不能从所述保护盒10上滑出。所述卡片21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当需要拆卸所述滑扣20时,同时按压两个所述卡片21能够使所述卡片21不与所述挡块13接触,再沿着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所述滑扣20即可拆下。

所述滑扣20上同时设置两个所述卡片21使所述滑扣20安装的可靠性更好,并且,当其中一个所述滑扣20损坏时,所述滑扣20还能正常使用,延长了所述滑扣20的使用寿命。同理,当所述保护盒10上的其中一个所述挡块13损坏时,另外一个还能够保证对所述滑扣20进行有效阻挡,不会影响所述保护盒10和所述滑扣20的正常使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片21对称设置,使操作时可以方便地同时按住两个所述卡片21,与单侧设置所述卡片21相比不会对操作的便利性造成任何影响。

如图4所示,所述滑扣20内侧沿着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卡槽22,所述卡槽22在所述滑扣20的第一端呈敞开状态,可通过所述第一端卡入到所述保护盒10上。所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上远离两者连接处的边缘形成有卡边14,两个所述卡边14均朝向所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对接处的外侧凸出并沿着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的边缘延伸形成。所述卡槽22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朝向所述卡槽22内侧形成,所述卡边14能够卡入到所述卡块23与所述卡槽22的底壁之间。所述卡块23可以是沿着所述卡槽22的延伸方向连续设置的凸起结构,或者,还可以是间断设置的多个凸起结构。

所述卡边14沿着所述滑扣20滑入的方向逐渐变宽,所述卡槽22沿着与所述滑扣20滑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宽度缩小,从而使得当所述卡边14完全滑入所述卡槽22内时,所述卡槽22能够将两个所述卡边14压紧到一起,并使得所述卡边14延伸方向上各处均能够受到较大挤压力,使所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之间形成紧密接触,提高其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滑扣20上还设置有插孔24,所述插孔24形成在所述卡槽22的第二端,在所述卡槽22的延伸方向上设置为通孔,优选地,所述插孔24构造为l形孔,形成在所述卡槽22的第二端的侧壁与底壁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未连接的边缘设置有插片15,如图3所示,所述插片15构造为沿着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的边缘延伸形成凸起薄片结构,当所述滑扣20安装到所述保护盒10上时,两个所述插片15重叠插入到所述插孔24内,被所述插孔24压紧,以提高所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的密封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盒体11内形成有第一容纳槽111,所述第二盒体12内形成有第二容纳槽121,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对接,使所述第一容纳槽111和所述第二容纳槽121对接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第一盒体11内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2,所述第一安装槽112用于安装密封件(下文详细介绍),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包括第一槽1121、第二槽1122和第一连通槽1123,所述第一槽1121和所述第二槽112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111的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1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槽1121和所述第二槽1122分别与所述第一盒体11的两端连通,使所述第一盒体11构造为轴向上贯通的半圆筒形壳体。所述第一连通槽1123沿着所述第一容纳槽111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连通槽1123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1不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槽11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槽1121和所述第二槽1122连通。

所述第一盒体11上还设置有第一密封筋113,所述第一密封筋113位于所述第一盒体11的内侧,所述第一密封筋113构造为长条形凸筋,沿着所述第一容纳槽111的边缘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通槽1123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111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筋113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槽1121内,所述第一密封筋113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槽1122的侧部。

所述第二盒体12内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2,所述第二安装槽122用于安装密封件(下文详细介绍),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包括第三槽1221、第四槽1222和第二连通槽1223,所述第三槽1221和所述第四槽122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121的两端,并均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21连通。并且所述第三槽1221和所述第四槽1222分别与所述第二盒体12的两端连通,使所述第二盒体12构造为轴向上贯通的半圆筒形壳体。所述第二连通槽1223沿着所述第二容纳槽121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二连通槽1223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21不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槽12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槽1221和所述第四槽1222连通。

所述第二盒体12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筋123,所述第二密封筋123位于所述第二盒体12的内侧,所述第二密封筋123构造为长条形凸筋,沿着所述第二容纳槽121的边缘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通槽1223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121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筋123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三槽1221内,所述第二密封筋123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第四槽1222的侧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1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22的结构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盒体11和所述第二盒体12内安装的密封件的结构相同,从而使装置整体用到的零件种类减少,并且也可以使密封件的安装效率更高,降低加工制造和装配的成本。

如图5所示,密封件30包括第一端部31、第二端部32和连接部33,所述第一端部31和所述第二端部32上均形成有弧形凹槽,可供线路通过。所述连接部33构造为长条结构,其两端在所述第一端部31和所述第二端部32的一侧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31、第二端部32和所述连接部33一体形成。所述密封件30安装到所述第一盒体11内时,所述第一端部31装入到所述第一槽1121内,所述第二端部32装入到所述第二槽1122内,所述连接部33装入到所述第一连通槽1123内。同理,所述密封件30安装到所述第二盒体12内时,所述第一端部31装入到所述第三槽1221内,所述第二端部32装入到所述第四槽1222内,所述连接部33装入到所述第二连通槽1223内。优选地,所述密封件30由凝胶制成,使其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密封筋113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槽1121内时,所述第一端部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筋113对应的豁口311,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密封筋113。同理,当所述第二密封筋123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三槽1221内时,所述第一端部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筋123对应的豁口311,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密封筋123。

所述第一盒体11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筋113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二盒体12上设置所述第二连通槽1223的一侧边缘连接,即所述第一密封筋113与所述第二连通槽1223相邻设置,优选通过软质塑料材质形成柔性连接,既可以保证连接可以实现转动,又能够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所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对接时,所述第一密封筋113压紧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内的密封件30的所述连接部33上,所述第二密封筋123压紧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内安装的所述密封件30的所述连接部33上,从而保证所述容纳空间两侧的密封性。两个所述密封件30的第一端部31相互对接,第二端部32相互对接,线材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端部31和两个所述第二端部32伸入到所述容纳空间内,接线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且所述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将线材压紧,使线材不能与所述密封件30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可以减小线材晃动时对接线头处的作用力,进一步保证接线头的稳定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头保护装置用于天馈线的接头保护,容易想到地,还可用其对其他需要对接线头进行保护的电源线接头、通讯线路的接头等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