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护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7220发布日期:2020-03-24 15:4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便于维护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8508260u,主题名称为便于维护的电气设备配电柜,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安装板(1)和口形壳体(5),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的正面开设有口形凹槽(2),安装板(1)顶部的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安装板(1)两侧的底部均横向开设有第二定位孔(4),口形凹槽(2)的内腔设置有口形壳体(5),口形壳体(5)顶部的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一卡孔(6),口形壳体(5)两侧的底部均横向开设有第二卡孔(7),第一定位孔(3)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定位销(8),且第一定位销(8)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卡孔(6)的内腔,第二定位孔(4)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定位销(9),且第二定位销(9)的左端贯穿第二卡孔(7)并延伸至第二定位孔(4)的内侧”。

然而,在配电柜技术领域,以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为例,现有的配电柜,为了解决维保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定位配合来实现。然而,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定位销、定位孔等技术手段较为常见,而没有通过改进配电柜柜体本身来提升配电柜的相关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柜。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便于维护的配电柜包括框架,还包括:

框架上加强板和框架下加强板,所述框架上加强板和框架下加强板均位于框架的同侧,所述框架上加强板和框架下加强板分别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上加强板抵接于框架下加强板;

盖板,所述盖板与框架下加强板位于框架的同侧,所述盖板同时与框架上加强板和框架下加强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联动组件,其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同时跨接于框架上加强板和框架下加强板,所述第二联动板与盖板固定连接;

螺栓和支撑板,所述螺栓的一端接入第一联动板并且与第一联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螺栓和第二联动板两两之间正交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二联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具有供嵌入第一段体的凹槽;

第一段体和第二段体,所述第一段体与第二段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段体具有供置入螺栓的贯通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组件的数量为2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的数量为2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2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与第一联动板的接合处设有垫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和支撑板相对于第二段体错位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设有盖板中部和位于盖板中部的上下两侧的盖板上部和盖板下部,所述盖板上部和盖板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盖板下部与盖板中部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于维护的配电柜,其有益效果在于,支撑板、螺栓和第二联动板两两之间正交设置,第一联动板相对于框架上加强板保持相对固定位置,第二联动板相对于盖板保持相对固定位置,使得无论盖板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上或者向下的外部作用力,其作用力均能够在第二联动板、支撑板、第一段体、第二段体、螺栓、第一联动板之间传递并且分散,从而本配电柜在不需要维护时避免不必要的位移甚至形变。另一方面,当确实需要维护时,通过将第一段体从第二段体旋出,使得在第二联动板、支撑板、第一段体、第二段体、螺栓、第一联动板之间的作用力传递关系自然解除。此外,支撑板和螺栓错位设置,在打开盖板的过程中,支撑板不会与第二段体产生干涉,方便开启或者关闭盖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0-框架上加强板;11-框架下加强板;20-框架;30-盖板;31-盖板上部;32-盖板中部;33-盖板下部;34-第一观察窗;35-第二观察窗;36-第三观察窗;40-联动组件;41-第一联动板;42-第二联动板;43-螺栓;44-支撑板;45-第一段体;46-第二段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电柜,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所述便于维护的配电柜的一个角度的等轴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便于维护的配电柜的另一角度的等轴结构,图3示出了所述便于维护的配电柜的再一角度的等轴结构。

优选实施例。

优选地,所述便于维护的配电柜包括框架20,还包括:

框架上加强板10和框架下加强板11,所述框架上加强板10和框架下加强板11均位于框架20的同侧,所述框架上加强板10和框架下加强板11分别与框架20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上加强板10抵接于框架下加强板11;

盖板30,所述盖板30与框架下加强板11位于框架20的同侧,所述盖板30同时与框架上加强板10和框架下加强板1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联动组件40,其中,所述联动组件40包括:

第一联动板41和第二联动板42,所述第一联动板41同时跨接于框架上加强板10和框架下加强板11(换而言之,部分的第一联动板41与框架上加强板10固定连接,其他部分的第一联动板42与框架下加强板1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联动板41同时与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的框架上加强板10和框架下加强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板42(完整地)与盖板30(的顶面)固定连接;

(两个)螺栓43和(两个)支撑板44,所述螺栓43的一端接入第一联动板41并且与第一联动板4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4、螺栓43和第二联动板42两两之间正交设置,所述支撑板44的一侧与第二联动板4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4的另一侧具有供嵌入第一段体45的凹槽;

第一段体45和第二段体46,所述第一段体45与第二段体4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段体46具有供置入螺栓43的贯通腔。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40的数量优选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43的数量优选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44的数量优选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43与第一联动板41的接合处设有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43和支撑板44相对于第二段体46错位设置。

具体地,所述螺栓43均与第二段体46位于同侧。换而言之,所述螺栓43全部插入位于第二段体46的贯通腔。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44均与第一段体45位于同侧。换而言之,所述支撑板44仅用于承托第一段体45。

其中,由于支撑板44、螺栓43和第二联动板42两两之间正交设置,第一联动板41相对于框架上加强板10(即框架20)保持相对固定位置,第二联动板42相对于盖板30保持相对固定位置,使得无论盖板30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上或者向下的外部作用力,其作用力均能够在第二联动板42、支撑板44、第一段体45、第二段体46、螺栓43、第一联动板41之间传递并且分散,从而本配电柜在不需要维护时避免不必要的位移甚至形变。

另一方面,当确实需要维护时,通过将第一段体45从第二段体46旋出,使得在第二联动板42、支撑板44、第一段体45、第二段体46、螺栓43、第一联动板41之间的作用力传递关系自然解除。此外,由于支撑板44和螺栓43错位设置,在打开盖板30的过程中,支撑板44不会与第二段体46(螺栓43同理)产生干涉,方便开启或者关闭盖板30。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30设有盖板中部32和位于盖板中部32的上下两侧的盖板上部31和盖板下部33,所述盖板上部31和盖板中部32铰接连接,所述盖板下部33与盖板中部32铰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盖板中部32具有第一观察窗34和第二观察窗35。

其中,所述第一观察窗34位于盖板中部32的中央。

具体地,所述盖板下部33具有第三观察窗36。

其中,所述第三观察窗36位于盖板下部33的中央。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框架的具体材质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