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配电箱安装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7459发布日期:2020-03-24 15:4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配电箱安装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现有配电箱在进行安装时,通常使用只使用螺丝进行安装,并使得配电箱之间进行对接时,需要人工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现有配电箱无法方便使用者进行安装,且现有的配电箱在进行安装后,底部与地面贴合,并不利于配电箱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配电箱不方便安装对接,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配电箱安装的装配结构,该装置中设置卡接架,能够对配电箱之间进行加固,使得该种配电箱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对接,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配电箱安装的装配结构,包括配电箱,配电箱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柱,底座的两侧镶嵌有散热网,底座的内部嵌入有散热槽,散热槽的一侧设置有隔板,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卡接架,卡接架的一侧贯穿有贯穿口,配电箱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架呈十字状与卡接架呈嵌套连接,且贯穿口内部贯穿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架通过卡接架与贯穿口对应设置,且卡接架和限位架分别设置于配电箱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网、散热槽和隔板呈水平方向对于设置,且散热槽嵌入于底座底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的中部与配电箱下端散热孔呈垂直方向对应设置,且隔板呈口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环绕设置于底座下端的外侧,且底座内部呈中空状设置。

有益效果:

(1)该种便于配电箱安装的装配结构通过设置有卡接架和限位架进行对接,使得可通过卡接架方便配电箱之间进行快速对接,并能够通过在贯穿口内部贯穿螺丝对应卡接架和限位架进行进一步限位固定,且能够对配电箱之间进行加固,使得该种配电箱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对接。

(2)通过设置有底座,使得可通过底座将配电箱与地面进行隔离,并能够通过底座一端对应配电箱散热孔,使得可通过底座方便该种配电箱进行散热,且能够通过隔板和散热槽辅助配电箱进行散热,从而使得该种配电箱能够快速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配电箱,2-卡接架,3-底座,4-散热网,5-贯穿口,6-固定柱,7-隔板,8-散热槽,9-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配电箱1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配电箱安装的装配结构,包括配电箱1,配电箱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3,底座3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柱6,底座3的两侧镶嵌有散热网4,底座3的内部嵌入有散热槽8,散热槽8的一侧设置有隔板7,配电箱1的一侧设置有卡接架2,卡接架2的一侧贯穿有贯穿口5,配电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架9。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架9呈十字状与卡接架2呈嵌套连接,且贯穿口5内部贯穿螺丝,设置有卡接架2和限位架9进行对接,使得可通过卡接架2方便配电箱1之间进行快速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架9通过卡接架2与贯穿口5对应设置,且卡接架2和限位架9分别设置于配电箱1的两侧,通过设置有贯穿口5,能够通过在贯穿口5内部贯穿螺丝对应卡接架2和限位架9进行进一步限位固定,且能够对配电箱1之间进行加固,使得该种配电箱1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网4、散热槽8和隔板7呈水平方向对于设置,且散热槽8嵌入于底座3底部的两侧,通过设置有散热网4,使得可通过散热网4方便底座3内部进行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3内部的中部与配电箱1下端散热孔呈垂直方向对应设置,且隔板7呈口状设置,通过设置有底座3,使得可通过底座3将配电箱1与地面进行隔离,并能够通过底座3一端对应配电箱1散热孔,使得可通过底座3方便该种配电箱1进行散热,且能够通过隔板7和散热槽8辅助配电箱1进行散热,从而使得该种配电箱1能够快速进行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6环绕设置于底座3下端的外侧,且底座3内部呈中空状设置,通过设置有固定柱6,使得可通过固定柱6方便底座3进行快速安装固定。

工作原理:首先将固定柱6贯穿于土壤内部,随后将限位架9卡接于卡接架2的内部,并将贯穿口5内部贯穿螺丝,能够通过在贯穿口5内部贯穿螺丝对应卡接架2和限位架9进行进一步限位固定,且能够对配电箱1之间进行加固,使得该种配电箱1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对接,随后配电箱1进行工作,配电箱1内部散热热气进入底座3的内部,底座3将热气通过散热网4、散热槽8和隔板7进行快速散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