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197发布日期:2020-05-20 03:00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控制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电源切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可靠,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车型,必将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电动汽车行使一段路程后需到充电桩处充电,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部分充电桩采用光伏电源供电。但光伏电源的不足之处是电压值不是很稳定,当光伏电源的电压值低于充电桩所能承受的最低电压值时,充电桩就不能够正常工作,此时,需要切换到市电电源供电,才能够保证充电桩正常工作。目前的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技术,主要是采用智能控制电路检测光伏电源的电路电压波动,通过判断光伏电源系统电压波动范围是否超过预定值,如果超过,就自动切换成市电电源。而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控制系统制造成本较高,技术复杂,不易更换及检修。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可靠,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可靠,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绝缘壳体、导向方柱、弹簧、市电电源插座、导线、光伏电源插座、滑动衔铁转换插头、电磁吸盘,所述的绝缘壳体内之底部设置电磁吸盘;所述的电磁吸盘通过导线与光伏电源连接;所述的电磁吸盘之中部上方设置导向方柱共两件;所述的导向方柱之上端与绝缘壳体之顶部固结;所述的导向方柱内设置弹簧;所述的弹簧之下端设置滑动衔铁转换插头,上端与绝缘壳体之顶部固结;所述的滑动衔铁转换插头之滑槽与导向方柱相配合;所述的绝缘壳体内之中上部设置市电电源插座;所述的市电电源插座之插口与滑动衔铁转换插头相配合;所述的市电电源插座之一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市电电源连接;所述的电磁吸盘之上端面上设置光伏电源插座;所述的光伏电源插座之插口与滑动衔铁转换插头相配合;所述的光伏电源插座之一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光伏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绝缘壳体、导向方柱、弹簧、市电电源插座、导线、光伏电源插座、滑动衔铁转换插头、电磁吸盘构成,在电磁吸盘及弹簧的作用下,滑动衔铁转换插头可以在导向方柱内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电磁吸盘由光伏电源提供电能,当光伏电源的电压大于等于充电桩所能承受的最低电压值(电磁吸盘电压设定值)时,电磁吸盘的吸附力大于弹簧的拉力,在电磁吸盘吸附力的作用,滑动衔铁转换插头沿导向方柱向下运动到光伏电源插座处,接通光伏电源,此时由光伏电源向充电桩供电;当光伏电源的电压小于充电桩所能承受的最低电压值(电磁吸盘电压设定值)时,电磁吸盘的吸附力小于弹簧的拉力,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滑动衔铁转换插头沿导向方柱向上运动到市电电源插座处,接通市电电源,此时由市电电源向充电桩供电。正常情况下,优先由光伏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技术简单,容易更换及检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可靠,可自动切换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整体结构示意图(接通光伏电源);

图2为图1之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整体结构示意图(接通市电电源);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滑动衔铁转换插头示意图;

图5为图4之b-b剖视示意图。

图中:1-绝缘壳体,2-导向方柱,3-弹簧,4-市电电源插座,5-导线,6-光伏电源插座,7-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1-插头本体,72-导体,73-衔铁板,74-导向槽,8-电磁吸盘,9-市电电源,10-光伏电源,11-充电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壳体1,导向方柱2,弹簧3,市电电源插座4,导线5,光伏电源插座6,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电磁吸盘8,所述的绝缘壳体1内之底部设置电磁吸盘8;所述的电磁吸盘8通过导线5与光伏电源10连接;所述的电磁吸盘8之中部上方设置导向方柱2共两件;所述的导向方柱2之上端与绝缘壳体1之顶部固结;所述的导向方柱2内设置弹簧3;所述的弹簧3之下端设置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上端与绝缘壳体1之顶部固结;所述的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之滑槽与导向方柱2相配合;所述的绝缘壳体1内之中上部设置市电电源插座4;所述的市电电源插座4之插口与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相配合;所述的市电电源插座4之一端通过导线5与充电桩11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5与市电电源9连接;所述的电磁吸盘8之上端面上设置光伏电源插座6;所述的光伏电源插座6之插口与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相配合;所述的光伏电源插座6之一端通过导线5与充电桩11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5与光伏电源10连接。

所述的弹簧3为圆柱拉伸弹簧。

所述的电磁吸盘8之吸力可调。

所述的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包括插头本体71,导体72,衔铁板73,导向槽74;所述的插头本体71上设置导体72共两件;所述的插头本体71之下底面上设置衔铁板73;所述的插头本体71之两侧分别设置导向槽74。

所述的插头本体71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所述的导体72采用铜制作。

所述的导向槽74之宽度与导向方柱2之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由绝缘壳体1、导向方柱2、弹簧3、市电电源插座4、导线5、光伏电源插座6、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电磁吸盘8构成,在电磁吸盘8及弹簧3的作用下,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可以在导向方柱2内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光伏电源10与市电电源9自动切换;电磁吸盘8由光伏电源10提供电能,当光伏电源10的电压大于等于充电桩11所能承受的最低电压值(电磁吸盘8电压设定值)时,电磁吸盘8的吸附力大于弹簧3的拉力,在电磁吸盘8吸附力的作用,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沿导向方柱2向下运动到光伏电源插座6处,接通光伏电源10,此时由光伏电源10向充电桩11供电;当光伏电源10的电压小于充电桩11所能承受的最低电压值(电磁吸盘8电压设定值)时,电磁吸盘8的吸附力小于弹簧3的拉力,在弹簧3拉力的作用下,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沿导向方柱2向上运动到市电电源插座4处,接通市电电源9,此时由市电电源9向充电桩11供电。正常情况下,优先由光伏电源10供电。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绝缘壳体(1)、导向方柱(2)、弹簧(3)、市电电源插座(4)、导线(5)、光伏电源插座(6)、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电磁吸盘(8),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壳体(1)内之底部设置电磁吸盘(8);所述的电磁吸盘(8)通过导线(5)与光伏电源(10)连接;所述的电磁吸盘(8)之中部上方设置导向方柱(2)共两件;所述的导向方柱(2)之上端与绝缘壳体(1)之顶部固结;所述的导向方柱(2)内设置弹簧(3);所述的弹簧(3)之下端设置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上端与绝缘壳体(1)之顶部固结;所述的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之滑槽与导向方柱(2)相配合;所述的绝缘壳体(1)内之中上部设置市电电源插座(4);所述的市电电源插座(4)之插口与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相配合;所述的市电电源插座(4)之一端通过导线(5)与充电桩(11)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5)与市电电源(9)连接;所述的电磁吸盘(8)之上端面上设置光伏电源插座(6);所述的光伏电源插座(6)之插口与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相配合;所述的光伏电源插座(6)之一端通过导线(5)与充电桩(11)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5)与光伏电源(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簧(3)为圆柱拉伸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吸盘(8)之吸力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衔铁转换插头(7)包括插头本体(71)、导体(72)、衔铁板(73)、导向槽(74);所述的插头本体(71)上设置导体(72)共两件;所述的插头本体(71)之下底面上设置衔铁板(73);所述的插头本体(71)之两侧分别设置导向槽(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插头本体(71)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体(72)采用铜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槽(74)之宽度与导向方柱(2)之宽度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光伏电源与市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导向方柱、弹簧、市电电源插座、导线、光伏电源插座、滑动衔铁转换插头、电磁吸盘,所述绝缘壳体内之底部设置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与光伏电源连接;所述电磁吸盘之中部上方设置导向方柱共两件;所述导向方柱之上端与绝缘壳体之顶部固结;所述导向方柱内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之下端设置滑动衔铁转换插头,上端与绝缘壳体之顶部固结;所述绝缘壳体内之中上部设置市电电源插座;所述市电电源插座之一端与充电桩连接,另一端与市电电源连接;所述电磁吸盘之上端面上设置光伏电源插座;所述光伏电源插座之一端与充电桩连接,另一端与光伏电源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罗晋荣;冯小勇;何锋;赵纲;尹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天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