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3329发布日期:2020-08-05 01:2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绝缘环网柜,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sf6)具有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广泛应用于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中。sf6的是一种化学性质高度稳定、具有高温室效应的绝缘介质,sf6气体同时具备电弧猝熄能力、优异的绝缘性能、化学惰性、无毒、不易燃、液化温度低等多种优点。sf6气体的优异性能使得其在电气领域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每年大约有10000吨sf6气体用于电力行业,占其总使用量的80%左右。然而,由于sf6气体的大气寿命长达3200年,且具有很强的红外射线吸收能力,故具有极高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约为co2的23900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sf6气体经过放电分解会产生大量有毒的低氟化物,如sf4、s2f10等,严重威胁人的健康。1997年《京都议定书》已明确将sf6气体列为全球限制使用的6种气体之一,并要求发达国家首先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冻结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要求到2020年基本限制sf6气体的使用。为减少乃至杜绝sf6气体的使用,近些年来sf6气体替代技术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故对sf6替代气体的寻找与研究显得势在必行。

因此,研制一种不含有sf6气体绝缘环网柜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所述绝缘环网柜包括:气箱、电缆室、二次仪表室、泄压通道和外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的气体绝缘环网柜包括真空断路器和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所述断路器的每相灭弧室均单独配置一支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每支所述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传动杆与断路器的每相灭弧室之间垂直连接;所述断路器、隔离-接地开关和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均设置在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内,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内充有由c5f10o和co2的混合气体组成的环保气体。

其中,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气箱内c5f10o和co2的混合气体组成的环保气体的压力为0.10-0.16mpa,所述c5f10o的体积分数为10%-18%。

所述环网柜设置询问式联锁操作系统,具有清楚的操作界面,带电操作顺序和开关联锁。

其中,所述隔离-接地开关的操动机构和所述断路器的手分机构均设置在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外部。

其中,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上还设置有气体密度表和防爆泄压装置。

其中,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实现侧连接扩展功能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断路器采用真空灭弧。

其中,所述隔离-接地开关与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之间、以及所述断路器与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轴封组件。

其中,所述电缆室中的电缆插头水平设置,换相方便,适用于多种形式电缆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具备电动和手动分合闸功能,且同时具有接地关合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绝缘环网柜中,三相永磁断路器的每相灭弧室均各自在箱体的内部单独配置一支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且使每一项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传动杆与每相灭弧室间直接垂直相连,在进行合分闸操作时,永磁驱动器给三相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同步通电,三只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各带动一相灭弧室完成合分闸动作,由于每相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是通过直动方式直接与灭弧室连接,与常规断路器的拐臂、四连杆传动方式相比,这种连接方式的传动结构更简单,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合分闸的操作力直接作用在灭弧室上,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传动效率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体绝缘环网柜中,通过在三相直动永磁断

路器的每相灭弧室均各自单独配置一支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以进行合分闸的设计方式能使断路器在执行分合闸操作时满足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5ms,分闸时间≤15ms,这是常规断路器产品所不能达到的。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所有方案统一柜深,统一高度。另外,此气体绝缘环网柜占地面积小、防护等级高、适用于高海拔等地区的运行、便于维护和安装。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内充有由c5f10o和co2的混合气体组成的环保气体,该环保气体电气性能高、能有效地避免现有的sf6充气柜所带来的温室效应、无臭氧消耗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的侧视图

图中,1-断路器,2-隔离-接地开关,3-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4-充有由c5f10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11-手分机构,12-操动机构,13-外壳,14-电缆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本申请中所述的方位例如上下左右均为对照附图描述的方便而使用,并不构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如图1-2所示,所述绝缘环网柜包括:气箱、电缆室14、二次仪表室、泄压通道和外壳13。

优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包括断路器1和隔离-接地开关2,所述断路器1的每相灭弧室均单独配置一支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3,每支所述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传动杆与断路器的每相灭弧室之间垂直连接;所述断路器1、隔离-接地开关2和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3均密封在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内;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内充有由c5f10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所述断路器采用真空灭弧;其中,所述隔离-接地开关为三工位隔离开关。

常规断路器一般是外置一只永磁操动机构,永磁操动机构通过轴密封与传动主轴相连。传动主轴通过拐臂、连杆等与a/b/c三相灭弧室连接;操作合分闸时,永磁操动机构通电动作带动传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a/b/c三相灭弧室共同完成合分闸动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具备电动和手动分合闸功能,且同时具有接地关合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绝缘环网柜中,三相永磁断路器的每相灭弧室均各自在箱体的内部单独配置一支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且使每一项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传动杆与每相灭弧室间直接垂直相连,在进行合分闸操作时,永磁驱动器给三相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同步通电,三支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各带动一相灭弧室完成合分闸动作,由于每相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是通过直动方式直接与灭弧室连接,与常规断路器的拐臂、四连杆传动方式相比,这种连接方式的传动结构更简单,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合分闸的操作力直接作用在灭弧室上,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传动效率高。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气体绝缘环网柜中,通过在三相直动永磁断路器的每相灭弧室均各自单独配置一支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以进行合分闸的设计方式,能使断路器在执行分合闸操作时满足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5ms,分闸时间≤15ms,这是常规断路器产品所不能达到的。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分闸功能的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c5f10o-co2气体绝缘环网柜,占地面积小、防护等级高、适用于高海拔等地区的运行、便于维护和安装。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内充有由c5f10o和co2的混合气体组成的环保气体,该环保气体电气性能高、能有效地避免现有的sf6充气柜所带来的温室效应、无臭氧消耗效应。

优选地,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内c5f10o和co2的混合气体组成的环保气体的压力为0.10-0.16mpa,所述c5f10o的体积分数为10%-18%。更优选地,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内c5f10o和co2的混合气体组成的环保气体的压力为0.13mpa,所述c5f10o的体积分数为14%。

其中,气体绝缘环网柜的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所有方案统一柜深,统一高度。电缆连接室空间大,电缆插头水平布置,换相方便,适用于多种形式电缆的连接,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采用不锈钢制作。

优选地,所述环网柜设置询问式联锁操作系统,具有清楚的操作界面,带电操作顺序和开关联锁。

优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隔离-接地开关2的操动机构12和所述断路器1的手分机构12均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实现侧连接扩展功能的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上还设置有气体密度表和防爆泄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隔离-接地开关2与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以及所述断路器1与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之间均设置有轴封组件,所述轴封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隔离-接地开关2和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以及所述轴封组件用于连接所述断路器1和所述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箱体4。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