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4238发布日期:2020-05-01 17:4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线缆敷设技术,具体是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与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新型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目前部分大型光伏项目设置在屋顶,而大量的电缆需要运输到屋顶,目前普遍采用吊车装运。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299337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缆敷设支架结构,包括夹具、滚筒支架、滚筒和电缆盘,所述滚筒支架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滚筒支架通过夹具固定在屋面上,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滚筒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滚筒支架包括支架基础、第一斜撑、第二斜撑和立杆。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缆敷设支架结构,可以在光伏项目电缆敷设过程中,快速、高效、安全的将电缆搬运至屋面,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时间,但是,当该支架通过底部夹具安装在倾斜角度的屋顶上,而卷满线缆的滚筒重量较大,极易使该支架倾斜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包括滚轴,所述滚轴两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位于第二支杆内侧,所述第一支杆与底板底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与底板顶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支杆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支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杆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支杆铰接,所述底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底板表面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空腔连通,所述底板底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贯穿孔内,所述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位于底板顶部,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底板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与基座上表面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位于底板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底板一体化设置,所述安装板两端均设有螺纹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滚轴两端分别依次贯穿两个支撑机构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并延伸至第二条形孔外侧,所述滚轴两端设有圆盘,左侧所述圆盘与滚轴螺纹连接,右侧所述圆盘与滚轴固定连接,右侧所述圆盘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两个支撑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呈平行分布,顶部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部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等,通过转动固定螺母,可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块、连接块和基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移动,最终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转动,以此调节相交处滚轴的位置,使滚轴的重心位于底板中间,避免滚轴上的线缆负重使本装置倾斜,有利于同时适应斜面和平面的屋顶环境,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通过设有连接板可将两个支撑架构连接安装,且便于拆卸,相互交错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可折叠收纳至底板表面,便于携带搬运,通过设有把手,转动把手方便了操作滚轴转动,便于将电缆缠绕收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中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中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轴;2、底板;3、第一支杆;4、第二支杆;5、第一条形孔;6、第二条形孔;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空腔;10、贯穿孔;11、螺纹孔;12、滑块;13、连接块;14、基座;15、螺纹杆;16、固定螺母;17、安装板;18、螺纹安装孔;19、圆盘;20、把手;2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光伏项目电缆敷设支架结构,包括滚轴1,滚轴1两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机构。

支撑机构包括底板2,底板2顶部设有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第一支杆3位于第二支杆4内侧,第一支杆3与底板2底端铰接,第二支杆4与底板2顶端铰接,第一支杆3上设有第一条形孔5,第二支杆4上设有第二条形孔6,第一支杆3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与第一支杆3铰接,第二支杆4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8与第二支杆4铰接,底板2内部设有空腔9,底板2表面设有贯穿孔10,贯穿孔10与空腔9连通,底板2底端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与空腔9连通,空腔9内部设有滑块12,滑块1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位于贯穿孔10内,连接块13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4,基座14位于底板2顶部,滑块12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贯穿螺纹孔11并延伸至底板2底部,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均与基座14上表面铰接,螺纹杆15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螺纹杆15位于底板2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16,底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与底板2一体化设置,安装板17两端均设有螺纹安装孔18,滚轴1两端分别依次贯穿两个支撑机构的第一条形孔5和第二条形孔6并延伸至第二条形孔6外侧,滚轴1两端设有圆盘19,左侧圆盘19与滚轴1螺纹连接,右侧圆盘19与滚轴1固定连接,右侧圆盘19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把手20,两个支撑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连接板21呈平行分布,顶部连接板21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2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部连接板21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2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两个支撑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连接板21呈平行分布,顶部连接板21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2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部连接板21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2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先用连接板21将两个支撑机构连接,然后,通过安装板17上设有螺纹安装孔18,再通过螺丝或螺栓将底板2固定在屋顶,然后通过扳手转动两个固定螺母16,通过固定螺母16一端与螺纹杆15固定连接,螺纹杆15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且螺纹杆15一端延伸至空腔9内部,同时螺纹杆15位于空腔9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当固定螺母16转动时可带动螺纹杆15转动并移动,带动滑块12移动,通过滑块1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4,滑块12移动时可带动基座14移动,由于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均与基座14铰接,当基座14移动时可带动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7与第一支杆3铰接,第一连接杆7与底板2铰接,同时第二连接杆8与第二支杆4铰接,第二支杆4与底板2铰接,当基板移动可带动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转动,通过滚轴1两端分别依次贯穿两个支撑机构的第一条形孔5和第二条形孔6并延伸至第二条形孔6外侧,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移动时可带动滚轴1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调节滚轴1位置,将滚轴1的重心调节至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之间,通过滚轴1两端设有圆盘19,左侧圆盘19与滚轴1螺纹连接,右侧圆盘19与滚轴1固定连接,右侧圆盘19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把手20,转动把手20可打动滚轴1转动实现收卷线缆,通过拧动左侧圆盘19块而实现对滚轴1的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